明日「歸籠」!這些「哄娃入園」的妙招你一定用得上

2020-10-08     父母世界Parents

原標題:明日「歸籠」!這些「哄娃入園」的妙招你一定用得上

曾經我以為,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是節後第一天上班;直到娃3歲了,才發現最最痛苦的事,是節後第一天送娃去上幼兒園。想想一個月前他剛上幼兒園撒潑打滾的悲壯場面又要再次上演,我跟豬隊友就焦慮的整宿都睡不著~

雖說重返幼兒園難,但可以確定的是,入了園就不要擔心,很多時候孩子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樂觀、勇敢。

所以,我們急於攻克或者說只需攻克的就是「校園門口前的這幾分鐘」。

今天特別整理出送孩子入園的各種哄騙「小把戲」, 這幾種方法效果都很不錯,希望也能幫助到有同樣困惑的你。

轉移注意力

父母的擔心和不安情緒會傳染給孩子,因此,最重要的是父母要保持冷靜、耐心,積極樂觀地安慰孩子。 與其告訴孩子不要哭,不如引導他把注意力放在其他事情上。

你可以對孩子說「我們一起去看看你畫的畫,然後就說再見」,或是問問孩子,「放學後,你是希望媽媽拿滑板車還是自行車來接你?」一般都會給出個答案,穩住情緒。

撒個小謊

跟孩子描述幼兒園的美好場景,一定要描述的有畫面感,激發參與欲。「你的涼蓆掉地上了,趕快去看看,要不被小朋友拿走了!」、 「娃娃家好像換廚房玩具了,加了會噴氣的小奶鍋,看能找到嗎?」

藉助道具

指派任務,對這個階段的孩子很實用。幫孩子準備一些送給同班同學的小禮物。

比如,一罐糖果,讓他對幼兒園充滿期待。或是對他說:「我拿了防蚊貼或者鼻腔噴霧(常備小藥或益生菌等),你能幫我交給老師嗎?一定看好了,幫媽媽放在你的枕頭下面啊!

用硬紙做一個小手機放在他的口袋裡,告訴他想媽媽了就打個電話。

美食誘惑

這點很適合愛吃的寶寶,一般我都會提前看好「今日餐單」,找出孩子最愛吃的,然後大誇特夸:「哇,又有花生米啊!只能去學校吃喲,媽媽可不會做。你多吃點,回來告訴我吃了幾顆吧!」

提前約伴

幫孩子找一個同班或同校相對熟悉且「心態好」的朋友,一起手拉手上學。夥伴之間的鼓勵,有時比媽媽磨破嘴皮更給力。

故意夸、用力夸、找老師配合夸

從小就灌輸給孩子一個觀念,只有表現好的才有資格去幼兒園上學。雖然在學校經常遇到哭鬧的小朋友,孩子回來也說害怕不想去,家長就去和老師溝通,假裝表揚她,讓她幫老師安慰哭鬧的孩子。

故意在老師、在外人面前大聲表揚,說我們**去幼兒園可棒了,「多夸細節」孩子也不好意思再胡鬧。

其實寶寶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是,在遊戲中釋放焦慮情緒,讓寶寶感受到即使跟爸爸媽媽分開,自己也是有能力獨自面對一切的。 這裡列舉3個親子小遊戲,幫助寶寶克服分離焦慮。

1.魔法親親

用卡紙剪出一些吻。

裝在盒子裡送給寶寶,讓寶寶有足夠多的能量和你分別。

和你分開後,寶寶每次想念你,就可以拿出一個吻來親一親。

把吻拼成一個心是不是很有愛!等你回來了,會看到寶寶滿滿的思念。

2.愛之項鍊

讓寶寶從家庭成員的照片中選出自己喜歡的幾張。

在照片上打孔。

用絲帶把照片穿起來,做成一條項鍊。

把項鍊掛在寶寶脖子上,低頭看看,最愛的人都在心口,滿血復活啦!

3.手心裡的愛

寶寶和媽媽互相在對方手心裡留下一個吻,然後用彩筆畫出來,也可以和寶寶分別拿一樣東西作信物交給對方。

和媽媽分開後,想媽媽了就在手心裡親一口,或是看看媽媽留給寶寶的信物,那感覺就像媽媽還陪在身邊一樣。媽媽要告訴寶寶,自己想他的時候也會在手心裡親一下,這樣會讓寶寶很安心。

當然還可以藉助繪本,除了經典的《我愛幼兒園》、《魔法親親》、《幼兒園裡我不哭》這幾個繪本, 媽媽們不妨也聽聽孩子們的心聲:《我不要上幼兒園》和《我討厭上學》。

最後還是那句話:「別著急,孩子都有個適應過程,早晚都會好起來,除了當家長多費心努力,不妨試著多和學校溝通,儘可能讓老師了解咱孩子的習慣和性格。」

撰文/倩敏

編輯、視覺/雅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Ue2YCnUBURTf-Dn5xrKt.html












《Parents BEST》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