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聚焦
這段時間,有一個東西很火:電子煙。
魅族副總裁李楠離職,硬被說成去做電子煙了。
錘子科技的羅永浩在懟來懟去的日常中也在時不時地推廣著電子煙。
最近就連國家衛健委規劃司司長毛群安都在新聞發布會上說起了電子煙。
雖然羅永浩做的是推廣,毛司長說的是監管,但是兩者的焦點卻是同一個:電子煙的危害!
那麼,電子煙到底有沒有危害?如果沒有危害,為什麼世界上已經有42個國家禁止或限制公共場所使用電子煙?如果有危害,為什麼英國政府卻放寬政策?我國的電子煙行業和消費市場又是怎樣一種狀況?
深度爆料
當電子煙剛剛進入市場的時候,很多國家是直接禁止的;還有一些國家沒有任何限制煙草的政策,卻唯獨抵制電子煙;只有英國採取了不用的策略,擴大範圍推廣電子煙。並且英國公共衛生部對於電子煙有一個這樣的定論:電子煙對健康的危害比傳統香煙低95%。在戒煙服務機構的幫助下,能夠幫助大多數吸煙者完全戒煙。
當然英國政府的策略和對電子煙的了定論絕非一拍腦袋做出來的,而是由牛津大學、倫敦大學等科學家針對電子煙的一項大型試驗結果決定的。他們的實驗證明:電子煙在有害成分、致癮性,以及對周圍空氣的影響方面比傳統香煙要低得多,並且可以幫助大多數的戒煙者順利度過戒煙期,比強制戒煙的有效性高很多。
但是顯然,英國之所以對電子煙給予正面的評價是在其作為香煙的替代品,或者幫助戒煙者戒煙這一立場上的。事實,政策的放寬使英國未吸過煙的人群,電子煙使用者的占比從2017年的0.4%上升至0.8%。而美國,2018年吸煙的青少年達到490萬人次,吸煙的高中生人數同比增長了38.3%,而造成這一增長的「罪魁禍首」就是電子煙。
而這也正是中國政府的擔憂。中國的擔憂還來自我國電子煙市場的混亂。
中國是電子煙的最大生產地,世界上90%以上的電子煙來自中國。2018年中國電子煙市場規模達51.52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8.5%;2012-2018年電子煙市場規模年復合增速達到約35%,呈高速增長態勢。
在規模龐大的電子煙產業背後是可觀的利潤。有一種觀點認為,傳統捲菸利潤能達到成本的10倍甚至50倍,而從目前電子煙多種模具多種煙彈不統一的模式來看,電子煙的利潤率只會比傳統捲菸行業更高。
行業暴利吸引大量資本與創業者的湧入,中國完整的電子煙生產供應鏈,讓這些企業依靠OEM/ODM模式,迅速實現了產品的量產,產品同質化嚴重,品質參差不齊,保健電子煙、養生電子煙等各類虛假宣傳,漏油、漏電等質量問題接踵而至,嚴重影響了整個電子煙行業的環境,亂象頻發。
清華大學快營銷研究員孫巍指出:「目前,電子煙市場同質化嚴重最主要的原因在於產品技術含量並不高。市場主要參與者都是電子煙的組裝商和分銷商,具有大資金投入研發、持續經營的品牌,並不多。很多品牌都是投機行為,小錢進入搶賽道,其實很難持久,引起剛剛起步的電子煙行業混亂。」
鉑德電子煙CEO汪澤其表示,現在電子煙行業沒有標準,市場上的產品參差不齊,各種虛假誇大宣傳大行其道,不僅擾亂了行業的秩序,也給消費者帶來了很大的風險。
看來,立法監管電子煙勢在必行。
獵頭分析
我國電子煙行業之前一直處於缺乏監管的野蠻生長期,但是隨著此次國家衛健委明確對電子煙說「不」,「趁熱圈錢」的居心不良者的好日子就要到頭了。而受益者莫過於一直專注做好產品的專業正規企業。
對此,獵頭行業資深人士——衛士藍人力資本運營總監鉏綜認為,政府的監管有利於行業規範化,但企業發展的關鍵還在於好的產品。在衛士藍人力資本二十餘年與數千家大中型知名企業的合作過程中,並沒有發現哪家企業是靠趁熱圈錢而強大的。
不是有這麼句老話嘛: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