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小薯的旅行流浪館,跟我一起看世界。
要說中國的自然風光,山嶽景色可謂一絕,前有三山五嶽引領風騷,還有黃山、三清山等網紅山嶽,而在浙江,有一座誕生唐詩最多的山峰,這座山峰也深受文人墨客的喜歡,給這座山峰填上了許多文藝色彩,現在的人也通過這些詩詞認識到這座宏偉的山峰。
這座山峰就是浙江天台的天台山,主峰華頂山在天台縣東北,海拔1098米,天台山多懸岩、峭壁,但最著名的還要屬大瀑布的景觀,以佛宗道源,山水靈秀著稱的天台山,讓它在全國各地的山嶽景區中脫穎而出,令無數文人騷客為其傾倒,在天台山創作的唐詩就有1000多部。
要說最喜歡天台山的旅行家,就是鼎鼎大名的徐霞客,作為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對天台山非常鍾情,他曾三上天台山,寫下兩篇遊記,並在《徐霞客遊記》中,將《游天台山日記》放在首篇,足以見得天台山的風光對於這位旅行家十分有吸引力。
雲台山是一座非常適合人們周末前來休閒徒步的山峰,它的難度不算很難,在經過一系列的階梯攀爬後,很大一段路都是平路,所以爬起山來也比較輕鬆,在路上,還能看到不少老年人也在一起爬山,可以說是老少皆宜的山嶽景區。
在天台山,能看到許多這種刻在石壁上的詩句,「天台去不還,世上求真客」,表達了作者對於天台山深深的喜愛而久久不願離去。在爬天台山時,仿佛就像一場人文之旅,在這裡能看到許多古人和我們爬同一座山時所留下的所感所思。
這些深深烙印在石壁上的詩句,增強了天台山的文化底蘊,或許在於全國的山峰來說,天台山沒有那麼出名,但也是文化足夠深厚的山嶽景區,在幾千年前,天台山就已經是一座網紅山,因為在天台山這個地方,有著很多自然資源,大大小小的景點加起來有四十多處。
當然能吸引這麼多文人墨客來天台山還是因為其豐富壯觀的自然風光,其中尤以壯觀的大瀑布為亮點。大家比較熟知的天台山瀑布是石樑飛瀑,是當地非常有名的奇觀,不過天台山也有屬於自己的大瀑布,自從斷流了60年後,如今又一次重現於我們眼前,爬山的同時,一路也伴隨著大瀑布的水流聲。
如今天台山的風光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爬到山頂俯瞰天台山下的壯美風光,桐柏下水庫那碧綠的水質,乍一看,還以為是一片湖泊。天氣晴好時,從天台山可以望到很遠,在盤山步道上走著,身邊都是這種如此壯美的風景,身體和眼睛都在享受。
和其他景區喜歡建玻璃網紅橋不同,天台山上連接兩個峰頂的廊橋是非常結實的鐵欄木地板廊橋,因為這裡海拔高,又正好是山峰的風口,所以站在橋上風非常大,為了遊客們的安全,而選擇了更加結實的廊橋,人在上面行走不會太晃悠。
天台山的景色可以說是我爬過的浙江的山中最壯觀的,徒步道就像一條項鍊鑲嵌在山腰中,巨型的瀑布傾瀉而下激起層層浪花。穿過幽深的洞府,跨過玄妙的廊橋,順著臨溪棧道緩緩前行,一路都是奇特的峰巒,陡峭的山崖,飛泄的瀑布,碧綠的龍潭,加上山林間若隱若現的道觀,一步一景,就像一幅充滿詩意的山水畫。
在天台山的大瀑布下,非常適合穿一襲漢服,仿佛回到古代,自己也是一位文人墨客,在飛瀑下感受天台山神奇的大自然景觀。在天台山下,漢服姑娘們就像一道靚麗的風景,更加襯托出天台山除了自然景觀外,更有著人文底蘊。
在天台山中徒步,沿著階梯慢慢往上走,身旁就是洶湧的瀑布,人們在叢林中穿梭,欣賞著大自然賦予的的美景。因為徐霞客也曾來過這個地方,所以這裡還有一座徐霞客的雕像,大家也可以找找藏在了哪兒?
天台山大瀑布的水最終是流向了這片九龍湖,這裡也是天台山的入山口,大家一般會先在這裡欣賞大瀑布的壯觀,在九龍湖上欣賞蓑衣竹筏的演出,再開始沿著瀑布向下流的反方向往上爬,而在山中行走時能看到瀑布的更多細節。
作為浙江最著名的山峰,天台山以它絕美的雄姿傲視著天台縣,每逢周末節假日,許多浙江人也會到天台山放鬆下,感受當年文人墨客在這裡留下的豪情。那麼你來爬過天台山嗎?你覺得在天台山眾多景區中,哪些最美呢?歡迎留言發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