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學院舉行首屆「三七文化周」啟動儀式暨2020年元旦迎新晚會

2020-01-02     文筆塔網

為充分發揮高校服務社會職能,凸顯學校應用型辦學特色,提升文山學院服務地方經濟社會能力,深挖三七文化內涵,發揮三七文化育人功能,助推文山三七產業發展,推進學校應用型示範校建設工作。


文山學院與文山市苗鄉三七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組織開展文山學院首屆「三七文化周」系列活動,啟動儀式於2019年12月30日晚7點在藝馨樓舉行,與啟動儀式同時舉行的文山學院2020年元旦迎新晚會也拉開了帷幕。


文山學院黨委書記熊榮元,黨委副書記、校長李炳澤等校領導,文山市苗鄉三七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余育啟、雲南大同集團董事長華學生等企業家,州委宣傳部、州文化局等相關單位及雲南日報社文山分社、騰訊新聞等媒體朋友出席了啟動儀式並觀看了晚會。



啟動儀式由李炳澤校長主持,熊榮元書記、李炳澤校長為第一屆校長特別獎理事會理事頒發了證書,華學生董事長、余育啟董事長、熊榮元書記分别致辭。



熊書記在致辭中強調,三七不僅是文山經濟的重要支柱,也是文山的名片、形象和代表。抓好品牌建設、講好三七故事,是貫徹落實省、州委千億元三七產業部署的關鍵環節。


只有賦予三七產品豐富的內涵和文化,才能更好地讓三七產品「有血有肉」地呈現在消費者面前,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讓廣大群眾了解三七、喜歡三七、呵護三七。

建好、打好、用好三七文化品牌,早研究、早部署、早安排三七文化建設,對推進對我州三七產業發展、我省大健康產業推進具有直接的現實意義。熊書記指出,三七,這株南國神草,象徵著文山各族人民群眾勞動、創造與開拓的精神,凝聚著傳統及當代的精神歷史文化、城市歷史文化、工商業歷史文化、生態歷史文化等內涵,它連接著歷史與現實、連接著文山與世界、連接著文山經濟社會發展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熊書記希望更多的社會組織和企業積極加入到支持文山三七文化的研究中來,聚有志之士的智慧和力量,一起添磚加瓦,真正挖掘三七的魂與根,以三七產業為基礎,進一步開發三七文化資源、深化三七文化研究、培養優秀三七文化人才,構建繁榮有序的三七文化市場,打造三七文化品牌,努力把三七文化研究院建設成為國內有影響力的三七文化研究機構和三七文化人才專業培訓基地,為三七產業發展提供理論支撐和智力支持,加快推動三七產業建設,促進三七產業振興。




藝術學院戴艷院長,人文學院黨總支書記陳世榮分別向在場觀眾介紹了文山學院首屆「三七文化周」主要活動內容,據介紹,「三七文化周」將會圍繞「美麗文山——七花韻」聲樂、舞蹈藝術創作大賽,「美麗文山—七花紅」美術設計作品大賽,「美麗文山 七花情」短視頻大賽和「美麗文山 七花夢」主題攝影大賽開展。


大賽廣泛動員廣大師生及社會專業人士,以音樂、繪畫、設計、短視頻、文學作品、攝影作品等形式,瞄準新媒體、網際網路等平台,圍繞三七文化內涵,開展主題鮮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三七文化創意設計大賽,徵集一批有質量、有內涵、市場認可的三七文化創意作品,並通過「三七文化周」集中展示和宣傳,擴大三七文化影響力,助推文山州三七產業發展。


熊書記、李校長、華董事長和余董事長為「三七文化周」撒上鎏金沙,開啟了首屆三七文化周活動。


此外,在儀式中,校領導還為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演講比賽獲獎選手頒發了獎狀。


隨後,在場觀眾觀看了文山學院2020年元旦迎新晚會,《盛世歡歌》《不忘初心》宏大開場,《走山的漢子》《花竹鼓》充滿了民族韻味,《媽媽,我一直在等你》《望星空》勾起了在座師生對老山精神的崇高敬仰,最後晚會在《花開新時代》和《走向復興》澎拜的旋律中落下了帷幕。




相信文山三七會發揚光大

文山學院會越來越好~


來源:文山學院黨委宣傳部

(免責申明:本平台部分文章和圖片來源於網絡收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作刪除處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UT6IZW8BMH2_cNUg0Z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