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車主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新買的車子還沒到保養期限,4S店就打電話來,提醒車子該去做保養了,比如,你的車首保過後才開了不到3000公里,就讓你去做保養。4S店告訴你保養是以時間3個月或過5000公里哪個先到為準的,到底是不是這樣哪?
一、保養看里程還是看時間?
據調查,有70% 的車主習慣按里程數去保養,一般4S店都讓每5000公里或者半年保養一次,其實車子根本不像車商說的那麼嬌氣,4S店狠不得讓你2000公里保養一次,就能賺取更多的工時費和材料費用,所以無論是銷售還是售後,都會負責任的跟你說,國內的交通狀況這麼擁堵,用車環境差,為了車子更好的狀態,還是應該縮短保養周期吧,其實8000公里6個月保養一次也是可以的,有的還可以1萬公里或一年的時間保養一次,這個也要看具體的機油種類和發動機型號。
建議賣了新車,還在質保期內,保養就按廠家的來,按照保養手冊去保養,避免有脫保風險。
過了質保期的就聽車子的,如果平時車用的少,就面臨著過了規定做保養的時間,而里程數沒到的情況,此時可以完全不用理會4S店的電話催促,應儘量把里程跑夠,再到店做保養,若你平時開車較多,里程數自然會上升,雖然也不一定能達到規定的里程數,但肯定比不怎麼開車的車主跑的多,這時就應該按照規定的時間來保養。機油的保質期加入到發動機後一般都在一年,所以一年的時間到了,不管你跑了多少的里程數也要去做保養。
二、如何判斷機油變質
其實還有一種方法,當機油用了半年之後,每月檢查一次或是要出車之前檢查,從機油尺取出點機油,看看油位和油的質量。感覺還好就繼續使用,質量差了就馬上去換掉,這樣對汽車損害的程度會減小些。
四種鑑別機油的方法
1.聞味道,抽出機油尺湊近鼻子聞一聞,若有極強的酸臭味,說明機油已經變質,應該更換。
2.手捻法,將取出的舊機油用大拇指和食指反覆研磨,質量好的手感有潤滑性、磨屑少,無摩擦感。如感到有雜質,粘性差,甚至發澀,應該更換。
3.辯色法,取一張乾淨的白濾試紙(可用好一點的面巾紙),滴數點舊機油在上面,待機油滲透後,質量還好的機油無粉末,用手摸去而光滑,且顏色浸潤帶清晰,呈深黑褐色,有雜質,應該更換。
4.光照法,取出機油尺高舉45度,在光照之下觀察機油油滴,可清晰看到油滴中無磨屑末為好,若磨屑末多,應該更換。
歡迎大家關注點評,共同探討學習,我們的口號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