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女,你是大姐,幫你弟還房貸應該的」「誰生的誰管」

2020-04-02   西廂有情


在新時代社會早已倡導男女平等的背景之下,我國的重男輕女現象,依然較為廣泛地存在著。

而這些「重男輕女」的人,並不只是包括祖父祖母那一代,也包括部分父母,他們在家庭生活中,一味地虧待女兒,寵溺兒子。

無論是小時候在日常生活里的偏愛,還是長大以後道德綁架女兒來幫助自己的兒子,這些行為,對於女兒來說是絕對不公平的,而且是會造成很大傷害的。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里,有很多女人形成了逆來順受的性格,她們已經沒有了獨立財產的意識,可能一生都要做一個可憐的「伏地魔」。

而有些女人,反而藉助這樣的逆境,培養了自己可貴的反抗精神和強大的反抗能力。

讀者張芸就十分不幸,為什麼說她不幸呢?因為她就出生並成長於這樣一個家庭。

張芸的出生使得她的母親在婆家抬不起頭來,使得她每次回婆婆家吃飯都要受到擠兌和不尊重,所以無論是張芸的奶奶還是母親,都覺得張芸是個多餘的孩子。

不受疼愛的張芸雖然過得並不幸福,但是在她的童年之中還是比較快樂的,畢竟她還是家裡唯一的女兒,可等到張海出生的那一天,張芸的生活就徹底變為了地獄模式。

張芸說,從小到大,弟弟想要什麼家裡就會給買什麼,而自己一年四季也不見得買幾件新衣服;弟弟成績不好,家裡花高價也要讓他上好學校,而成績優異的張芸,差點被逼放棄高中而選擇學費很低的職業高中。

好在,張芸沒有放棄,無論是高中還是大學,她都依靠自己的力量做一些兼職,以此來付自己的學費和生活費。

好不容易熬到了畢業工作,張芸感嘆自己終於做到了獨立,而對於那個不曾好好對待自己的家庭,她兩三年也不回一次家。

每一次張芸的母親給她打電話,不是問她要錢,就是想給她介紹相親對象,而介紹對象的目的,也不是擔心她的終身大事,只是想要結婚的那筆彩禮錢。

張芸十分厭惡自己父母的行為,可是他們畢竟生育養育了自己,所以,對於小筆的數目,張芸還是會儘量滿足父母。只不過,張芸沒有想到,自己的讓步,竟然變成了父母壓榨的資本。

讓張芸下定決心離開這個家的,是母親的一個謊言。在年前,母親給張芸打電話,說自己已經生病住院了,想要張芸回來,孝順的張芸聞訊趕來,卻發現母親只是為了騙她回家相親。

不僅如此,母親給她介紹的是自己單位領導的兒子,那是吸煙喝酒,人品不佳的一個男人。

儘管如此,母親在沒有和張芸商量的前提下,直接答應了讓兩個孩子訂婚,這次讓張芸回來,就是為了直接領結婚證的。

還沒有等張芸發問,母親就把自己的目的全部說了出來:「閨女,他們家願意給三十萬的彩禮啊,有了這三十萬,你弟弟的房貸就有著落了,他就能少點壓力啊!」

「所以說,三十萬你就把我賣了嗎?」張芸十分憤怒,又感到心寒。她在和母親大吵一架以後,拉著行李箱就要回到自己工作的城市,可還沒出門,她就被母親一把攔下。

張芸被攔下後,母親語重心長,一副慈母模樣地對張芸說:「閨女,你是大姐,幫你弟弟還房貸是應該的啊……」

張芸一把甩開她的手,轉身拉著行李箱便對母親吼道:「你給我聽好了,誰生的誰管,以後我不會再回這個家了,你隨便怎麼折騰吧。」

回到城市的張芸,立馬拉黑了父母和弟弟的聯繫方式,她真的不想再和他們有任何關係了,可是血脈里的聯繫,她又怎麼能說割捨就割捨的呢?

只不過,就算如此,張芸也下定決心,哪怕以後父母和弟弟再次找到她,她也不會再心軟和妥協半分……

或許,對於張芸的母親來說,生下張芸本就是一個「虧本的買賣」,所以在張芸的成長過程中,她所做的一切過分的事情都是在回本。

這些事情包括不經過張芸的同意,就包辦了她的婚姻,為了自己兒子的房貸,她可以犧牲自己女兒的終身幸福。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幸運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治癒童年。」我想,對於重男輕女家庭里的女兒來說,家真的是一個可怕的地方。

被自己的家人背叛,是這個世界上最痛苦的悲傷,女兒原本應該受到家庭的呵護而不是出賣,可在重男輕女的父母眼中,女兒的人生根本不算什麼。

然而,女兒的人生也是人生,她不應該為哥哥或者弟弟做出任何非自願的犧牲。這是父母的獨裁,最終只會導致一個家庭的破碎。

孩子的性別無論男女,都是與自己血脈相連的親生骨肉,養兒防老的思想也早已過時,兒女的孝順和價值,不應該直接由性別來進行謬斷。

要知道,每一個人的性格不同,思想道德高度不同,對於家庭的貢獻也會不同,這並不是性別可以決定的。

最後,西妹也想告訴女人們,別因為家庭而讓自己成為「取款機」,你有你自己的人生,尊重孝順父母沒錯,但你也要好好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