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經歷過中考的准高一新生們,作為新高考的首批試用者,你們即將迎來文理不再分科的時代,但這同時也意味著所有人站在了相同的標準線前,語、數、外作為三門主課是必選。之前數學不夠,文綜來湊的人將不再倖免。
很多同學都有這樣一個感覺:數學就像是一個攔路虎,無論怎麼努力,都邁不過去,其實,數學就是一個工廠,內部的每一個部件都是關鍵,掌握基礎,由簡入難,層層遞進。如果中間某一環節出現了問題,很容易引起一系列不良反應。
今天,學長就來給大家講講如何在高一打好基礎,以下是師兄整理的部分高中數學知識結構。我整理了《2019年高中數學快速入門指南及知識結構思維導圖》,私信:數學,即可免費領取。
其實學習數學,沒什麼捷徑。就是要先打牢基礎,然後一步步培養自己的數學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抽象思維能力、計算能力、空間想像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不過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太一樣,還要針對自己的學習情況,採取一些具體的措施。下面學長就來簡單的介紹幾種方法。
(1)記數學筆記,特別是對概念理解的不同側面和數學規律,教師在課堂中拓展的課外知識。記錄下來本章你覺得最有價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題,以及你還存在的未解決的問題,以便今後將其補上。
(2)建立數學糾錯本。把平時容易出現錯誤的知識或推理記載下來,以防再犯。爭取做到:找錯、析錯、改錯、防錯。達到:能從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確東西;能由果朔因把錯誤原因弄個水落石出、以便對症下藥;解答問題完整、推理嚴密。
(3)熟記一些數學規律和數學小結論,使自己平時的運算技能達到了自動化或半自動化的熟練程度。
(4)經常對知識結構進行梳理,形成板塊結構,實行「整體集裝」,如表格化,使知識結構一目了然;經常對習題進行類化,由一例到一類,由一類到多類,由多類到統一;使幾類問題歸納於同一知識方法。
(5)閱讀數學課外書籍與報刊,參加數學學科課外活動與講座,多做數學課外題,加大自學力度,拓展自己的知識面。
(6)及時複習,強化對基本概念知識體系的理解與記憶,進行適當的反覆鞏固,消滅前學後忘。
(7)學會從多角度、多層次地進行總結歸類。如:從數學思想分類從解題方法歸類從知識應用上分類等,使所學的知識系統化、條理化、專題化、網絡化。
(8)經常在做題後進行一定的「反思」,思考一下本題所用的基礎知識,數學思想方法是什麼,為什麼要這樣想,是否還有別的想法和解法,本題的分析方法與解法,在解其它問題時,是否也用到過。
(9)無論是作業還是測驗,都應把準確性放在第一位,通法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這是學好數學的重要問題。
暑期是拉開學習差距的好時期,希望同學們把握住時機,爭取年年拿高分!最後友情提醒大家:私信:數學,即可免費領取學長整理的《2019年高中數學快速入門指南及知識結構思維導圖》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