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招商局披露了增資計劃,全資子公司招商局港通發展(深圳)有限公司擬增資,擬募資80—100億元,引入不超過2家戰略投資方,增資完成後,戰略投資者合計持股比例不超過50%。
除了港通發展,招商局集團旗下的招商資本也在10月11日引入戰略投資人普洛斯,增資完成後,招商局與普洛斯對招商資本的持股比例各有50%。另外,還有兩家大型央企中國鹽業、中國郵政集團也在近日相繼公布了旗下多家企業的混改計劃。港口、郵政、鹽業等重點領域密集發布混改方案,一定程度上說明國企改革的步伐正在加快。
據了解,招商局集團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三大核心產業包括綜合交通、特色金融、城市與園區綜合開發運營,而港通發展是招商局的核心港口資產。
資料顯示,港通發展成立於2018年1月,註冊資本為100億元。截至2019年6月末,港通發展的資產規模超過2000億元。同時,港通發展是上市公司招商港口的第二大股東,還控股了遼寧兩家上市港口營口港和大連港。
據媒體報道,招商局被國資委列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招商局方面表示,招商局2/3的二級公司已經實現混合所有制,還有1/3的二級公司正在根據混改方案進行股權結構的多元化,預計三年內將進入國內和國際市場。
除了招商局,其他大型央企也在近期相繼公布了混改方案。
9月19日,中國鹽業集團旗下的中國鹽業股份有限公司宣布,中鹽股份目前已經完成混改項目的資產重組工作和產權交易所掛牌、摘牌、遴選、投資者二次報價、增資協議談判等工作,擬引入投資者13家,總投資額為30.6億元。
另外,10月9日,中國郵政集團方面表示,將對中郵保險、中郵科技、中郵速遞易引入戰略投資人,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
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1—9月,全國範圍內的國企改革產權交易項目一共有1438項。近年來,產權交易市場已經成為國有企業引入社會資本、推動國有企業實現混改的「主戰場」。2017年,產權市場完成國企混改項目1091宗,交易額為1752.5億元;2018年,產權交易資本市場共完成國企混改項目1349宗。顯然,2019年前三季度的交易項目已經超過2018年的總和。
同時,2019年的國企混改還出現了一些新特徵。例如,以基金形式參與的投資者增多,用市場化債轉股和混改相結合的方式增多,搭車進行國企改制的案例增多,央地合作推動地方國企改革的案例增多。
2018年8月17日,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正式印發了《國企改革「雙百行動」工作方案》,公布了404家「雙百企業」名單,標誌著綜合改革實施大幅提速。另外,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國企混改已經由路線規划進行到實際操作、由試點為主發展到行動為主、由單項改革轉向綜合改革。可以說,各地的國企改革政策框架已經基本搭建完備,國企混改逐漸進入落地階段。
2019年7月份,國資委方面表示,將穩步推進央企集團戰略性重組,積極研究做好裝備製造、船舶、化工等領域的企業戰略性重組。其中,船舶領域最重磅的一批重組已經啟動。7月初,中國重工、中國船舶、中國動力、中船科技等上市公司集體發布公告稱,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正與中國船舶重工集團籌劃戰略性重組。
再來看一下裝備製造和化工領域,官方資料顯示,裝備製造領域存在混改預期的主要有中國一重集團、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哈爾濱電氣集團、中國東方電氣集團;化工領域存在混改預期的主要有中國中化集團、中國化工集團和中國化學工程集團。隨著央企混改步伐不斷加快,投資者可以關注混改預期較強的中國重工和中國化學。
中國重工
中國重工是海軍裝備的主要供應商,主要業務涵蓋軍工軍貿、船舶製造及修理改裝、艦船裝備、海洋經濟產業、能源交通裝備及科技產業等五大業務板塊,是一家全產業鏈的艦船研發製造上市公司。
從股價表現來看,在4月份見到階段高點後,中國重工的股價開始走弱。7月份以來,中國重工的股價進入橫盤整理狀態。隨著國企混改提速,中國重工的混改方案將逐漸逐步落地。在混改預期的提振下,中國重工的股價或有望向上突破。
中國化學
中國化學隸屬於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是我國化學工業工程領域內資質最為齊全,功能最為完備、業務鏈最為完整的工業工程公司之一。
10月13日晚間,中國化學發布公告稱,全資子公司與波羅的海化工聯合有限責任公司簽署了俄羅斯波羅的海化工綜合體項目FEED+EPC總承包合同,合同總金額不超過120億歐元(摺合人民幣約943億元),預計將對中國化學未來年度的經營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從K線上看,與中國重工相似,中國化學也在4月份見到了階段高點,並隨後開始震盪調整。不過,中國化學在近期出現了上漲跡象。在混改預期的刺激下,中國化學的股價或有望重返升勢。
免責聲明
本文由投資顧問:張檳(執業編號:A0740618100005)進行編輯整理,僅代表個人觀點,任何投資建議不作為您投資的依據,您須獨立作出投資決策,風險自擔。請您確認自己具有相應的權利能力、行為能力、風險識別能力及風險承受能力,能夠獨立承擔法律責任。所涉及個股僅作案例分析和學習交流,不作為買賣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