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嚴查,礦山粉塵污染如何治理?

2019-12-09     嵩安企業環保管家


對於露天礦山生產來說,礦山生產過程中產生粉塵已經成為影響環境、作業效率、運輸安全和生產成本的重要控制因素。空氣中的粉塵惡化了采裝和運輸作業條件,並且面臨著環保部門的嚴厲查處,所以防塵工作愈來愈顯得尤為重要。因此,防塵已經成為礦山生產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分析露天礦山生產中粉塵污染產生的原因及治理對策。

粉塵污染源幾乎產生於露天採區生產的各個環節,如穿孔、爆破、鏟裝、運輸、破碎、排土等。另外,採區內的輔助車輛和採礦工程的施工(如斜坡道的施工、邊坡清理等)也會產生粉塵污染源,但比較而言,前者產生的污染程度要嚴重得多。

穿孔作業產塵

牙輪鑽機或二次破碎所使用的手持式、氣腿式或鑿岩機在工作面過程中,由於鑽頭對岩石的衝擊、擠壓以及切剝、摩擦,被碎成大小不一的顆粒煙塵,其中有一部分排出孔口後就形成粉塵。鑿岩產塵的特點是時間長而持續,而且大量粒塵的直徑小於微米級,它是露天採區微細礦塵的主要來源之一。尤其是牙輪鑽機分布點廣且散,造成產塵點多而散,而接觸這類粉塵作業的人較多,接觸時間較長,對職工的危害性較大。

爆破作業產塵

爆破作業時,因礦岩受到藥包爆破的巨大壓力、高溫及應力波作用而粉碎,位移後形成粉塵。其瞬時產塵量極大,產塵量與一次爆破的炮孔數目、炮孔參數、炸藥種類、礦岩性質、地質構造體傷害極大。

鏟裝作業產塵

首先電鏟挖掘礦岩時,沉落在礦岩表面上的和摩擦、碰撞產生的粉塵因受振動而揚起形成二次揚塵;其次鏟斗在向電動輪車卸下礦岩時,由於落差,會產生巨大粉塵。另外,電鏟在清掃爆堆時也會產生粉塵。

運輸作業產塵

運輸路面沉積的粉塵在受到電動輪汽車經過時所產生的壓擠、振動和氣流的影響,無規則地運動起來,造成二次揚塵。同時從有關露天礦大氣質量監測表明,汽車運輸礦岩時,路面行車揚塵是露天礦採區最大的粉塵污染源,占採區總產塵量的70%~90%。

排土場排土作業產塵

排土場因電動輪汽車在卸岩時岩石的碰撞、摩擦而產塵。特別是採礦場採區高段排土的排土場,其落差較大,且排放量又大,所形成的二次揚塵量很大,對周邊環境污染嚴重。

邊坡清理、道路修築、工作面平整的二次揚塵

這些部位的粉塵受到振動和氣流作用時,飛散到空氣產生二次揚塵。

破碎作業產塵

破碎機工作時,礦石被擠壓撞擊,使礦石間隙中的空氣猛烈擠壓出來。當這些氣流向外高速運動時,由於氣流和粉塵的剪切壓縮作用,帶動粉塵一起通過加料口向外排出。

篩分作業揚塵

在篩分過程中,由於物料隨振動篩作垂直於篩面的方向快速振動產生揚塵。

皮帶運輸作業揚塵

礦石篩分後,經溜槽排到下部的皮帶運輸機上。由於之間有一落差,粉塵流與周圍空氣產生剪切作用,空氣被卷進物料中,相互的卷吸作用瞬間在卸料口揚起粉塵,並向四周飛揚。

粉塵污染治理對策

從採區粉塵源的產生原因情況來看,各道工序都會產生粉塵污染,只是產生的強度不同。要分清主次,抓住重點,對這些產塵部位進行綜合治理,粉塵污染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塵源的封閉

採取密封措施,嚴格封閉產塵部位和產塵設備,使粉塵封閉在一定的空間內。如牙輪鑽機的鑿岩平台設置孔口積塵罩,使得產塵部位全部密封,就地控制粉塵。

濕式作業

增加礦岩和工作面、道路濕度,防止粉塵飛揚,降低空氣中含塵量。這是在旱季防塵採取的主要手段。

穿孔作業防塵

牙輪鑽機穿孔。利用設於鑽機上的水泵向氣壓管路中送入一定量的水,水與氣形成風水混合物,沿鑽杆中心送到孔底,在鑽進過程和排渣過程中濕潤粉塵,形成潮濕粉團或泥漿,然後排至密封罩內。

爆破作業防塵

在爆破前可向預爆區洒水。水不僅能濕潤礦岩表面和粉塵,還可通過裂隙滲透到礦體內部,起到很好的防塵效果。

鏟裝作業防塵

(1)預先濕潤爆堆。裝載硬岩,採用水槍沖洗;挖掘軟而容易起塵的岩土時,採用洒水器噴洒。

(2)裝載時噴霧洒水。在電鏟上設水箱及扇風機,使之形成風水混合噴霧,並使之隨鏟裝和卸裝作業移動,直接噴向塵源,以取得良好降塵效果。

運輸道路防塵

(1)洒水車噴洒。路面行車揚塵是採區最大的粉塵污染源,搞好路面防塵是粉塵污染治理最重要的手段。旱季時,在主要的運輸線上鋪設適當規格的路料,定期用洒水車向路面洒水,實行坡道間斷洒水或霧狀洒水,使幹線粉塵合格率達到安全技術要求。

(2)管路加壓噴洒。隨著採區凹陷開採固定坑線越來越長,採區防塵工作難度加大,尤其在夏季,用電動輪洒水車噴洒抑塵,難於滿足安全防塵工作需要,面對這種局面,通過在採區部分有條件的固定坑線採用管路噴洒水,以緩解電動輪洒水壓力,達到提高抑塵效果。


破碎篩分粉塵治理

設置噴霧降塵裝置。在破碎作業中,物料表面含濕度是減少粉塵逸散的重要因素。在破碎機各料口設置噴霧降塵裝置能起到有力的抑塵作用。若單純採用噴水降塵,水量過大,出現料口阻塞;水量過小,又達不到抑塵效果,採用化學潤濕劑即可保持物料表面一定的含濕度又可減少用水量(前後用水量比為4:1)。將化學潤濕劑按1:20000比例和水混合,用高壓氣體將混合液通過噴霧咀充分霧化,均勻噴洒在物料上,使物料潤濕,增大表面含濕度。


皮帶運輸揚塵的治理

在各轉運點合理設置噴霧降塵裝置,採用轉運點密封噴霧抑塵,可以達到有效的降低崗位粉塵濃度的治理效果。各轉運點皮帶頭、尾密封3~5m,罩內均勻設置噴霧咀,利用高壓氣體將水通過噴霧咀霧化成30~60um左右的霧滴,靠凝結、碰撞捕集罩內空氣中的揚塵。為避免皮帶與帶輪之間打滑,在水中加入化學潤濕劑,減少用水量。破碎系統採用濕式作業及濕式除塵可使崗位粉塵濃度下降70%~80%,外排粉塵濃度降至100mg/m³以下。

二次揚塵的處理

向粉塵二次飛揚點(如工作面、整修邊坡、排土場等)洒水或氯化鈉溶液,或在揚塵物料表面噴洒覆蓋劑。覆蓋劑和廢石間具有黏結力,它們互相滲透擴散。在化學作用和物理吸附作用下,廢石表面形成薄層硬殼,以防風吹日曬而揚塵。


實行技術改造

(1)採用合理的炮孔網和空氣間隙裝藥結構,減少粉塵產生量。

(2)水封爆破。將水袋放置在炮孔外部表面,利用輔助起爆藥包,與爆破同時將水袋破碎,使水分散成細水滴,並與產生的粉塵接觸濕潤,以達到降塵效果。

(3)向水中加入氯化鈉,洒水效果和作用時間也將大大增加。

加強現場管理

(1)防塵工作是採礦場的一項重要工作,各有關部門在布置、檢查、評比生產工作的同時,把防塵工作也應放在相等的地位。

(2)各相關部門實行防塵目標管理。對每月的各個工序的防塵制定相應的目標,然後月底進行總結,改善防塵措施,加強現場防塵管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TnoU-24BMH2_cNUgrwT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