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繼獲得國家級園林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等稱號,近日,又因「鹽鹼地綠化」,作為河北省唯一項目被推薦至住建部,申報第十二屆杜拜國際可持續發展最佳範例獎,小城黃驊美到了世界。
4月16日早晨,踏著雨後的溫潤上路,「相約看滄州」一行人,來到了本次目的地——黃驊,一睹鹽鹼地上的綠色風景。
第一站,西湖水岸——以西湖公園南岸水文化為背景的多功能濱河生態景觀走廊。沿階而下,步入親水棧道,景觀長廊中的十二生肖噴水銅雕,生動有趣,人在旁邊走過,水霧氤氳,夢幻朦朧。遠眺湖面,微波粼粼,與周邊建築相映生輝,頗有幾分煙雨江南的味道。追隨著雨後的清新,環湖散步,植物高低錯落、疏密有致,微風輕拂、楊柳搖曳,小橋、流水、人家,就在眼前。
「這裡曾經是個廢棄磚廠啊!」「哦,西湖水岸前身是普通綠化帶呀,現在成了多功能濱河生態景觀走廊。」人們邊聽介紹邊討論著。
南海公園與西湖水岸隔路相望。「一心、一環、兩場、十景點」的南海公園,簡約、大氣、親民、現代,又與黃驊本地特色相融合,遠遠望去,山水園林環境隨形就勢,游廊曲折,步移景異;山石跌宕,花木生情;水綠交融,生機盎然,是黃驊市人氣最高的公園。
文星湖、文萃園、桃李園、第一大街綠化帶……不管是開放式公園,還是街頭遊園,放眼望去,綠意盎然,各種花色搭配其間,多彩又活潑。
驅車前行,森林公園出現在眼前。這個總占地面積約5000畝的天然大氧吧,集生態、科研、生產、遊覽等功能於一體,也是市民青睞的休閒勝地。森林公園一期占地1400畝,設有苗木實驗基地,主要培育耐鹽鹼植物。
走進森林公園苗木實驗基地,空氣中瀰漫著泥土的芬芳,鳶尾、觀賞榆樹……各種觀賞樹和草花,分片生長,小路兩旁,觀賞榆樹被工人們搭建成花環,仿佛彎腰招手,迎接著客人的到來。69歲的何清江,在這裡從事綠化管理工作3年多,眼看著苗木實驗成功品種越來越多,很是開心:「我們鹽鹼地上,也能種出花樣植物。」
東西兩側臨高架橋,北側、南側緊臨公路,交通便利,這裡,就是鹽生植物園的所在地。「鹽生植物園巧妙地把新舊城區聯繫了起來。」看位置,觀風景,一位市民看出了門道。
入口廣場區、兒童拓展區、果樹集中展示園……鹽生植物園設有8個區,區區有特色。紅的花,綠的樹,密密麻麻的本地植物荊條,鋪滿了道路兩旁。「這個耐鹽鹼。」一位工作人員說。
一座座掩映在花花草草中的公園、遊園漸次而來。時空仿佛瞬間穿越,桂雨竹徑、荷塘溪澗,書卷墨畫,仿佛誤入江南小院,又似幽靜的世外桃源。
在茶香微風中,人影綽綽也不會打擾她的美,人們細心地感受溫潤閒雅的風情,感受溫婉秀麗的田園風光,樸素淡雅,如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渴求歸去,幽清一時,又放下塵世片刻,洗滌心靈。
走進一片園林,遇見一座城市,這樣匆匆的一天,探尋鹽鹼地上的綠色奇蹟,收穫的是希望與生機。「以後,這座城市會越來越好的。」一位市民說。
來源:滄州日報 記者 尹 超 通訊員 尹 川 李從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TaOgoHEBnkjnB-0zoji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