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品種進入超高密度養殖時代
文/圖 水產前沿 李釩
「今年新投封的塘漲了500-1000元/畝不等,大家搶瘋了。」一位台灣泥鰍養殖戶告訴筆者,今年新投封的塘租已經回到前幾年的高位,平均3000多元/畝,也預示著養殖信心的回暖。
江門新會是台灣泥鰍養殖最為集中的地方,特別是九子沙村,更是台灣泥鰍的養殖重地。前幾年由於對蝦難養,大家紛紛轉向台灣泥鰍養殖,塘租也有所下滑。
台灣泥鰍(來源於朋友圈)
台灣泥鰍(來源於朋友圈)
據一位當地的藥店經營者表示,自2013年以來,台灣泥鰍養殖在江門新會地區養殖已經走過了7個年頭,經歷過十幾元一斤的暴利期,也經歷過價格最低迷時期(6塊多一斤)。起起浮浮間,新會人已經掌握了台灣泥鰍的養殖習性,產量和效益都穩步提升,從畝產2000多斤,到現在畝產甚至達到上萬斤,這是新會人不斷探索創新模式的結果。
以一個簡單的例子說明,一位江門新會的養殖戶8畝池塘,養殖兩個多月,盈利了10多萬。他是怎麼養的呢?
8畝池塘,1.2米水深,7月8日放苗400萬尾,相當於密度達到50萬尾/畝,規格2000尾/斤,苗價為0.02元/尾,光是苗錢就投了8萬元,而且是現金。
全程投喂1050包料,最高峰時一天喂30包料,兩台投料機投喂,相當於一天能投喂到4包料/畝。9月10日出魚,規格為58條/斤,價格為8.8元/斤,共出魚36000斤左右,畝產4500斤,總產值316800元,盈利10萬多。
而這樣的密度還只是中等水平,有養殖戶的投苗密度達到驚人的80萬尾/畝,養殖小規格泥鰍(40-60條)為主,一般兩個多月可以賣魚,周轉速度非常快,畝產近萬斤,價格好時畝利潤可達3萬。真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可以說,現在台灣泥鰍在新會地區已經進入超高密度養殖時代,密度的增加促使投尾量的增加,目前寸苗價格高的甚至賣到2分5一尾,有養殖戶一塘魚的苗款就達到十幾萬。所以很多養殖戶都選擇自己開花,以降低投苗的成本。
養殖密度的提高,也使得養殖投入品數量的增加。飼料容量增加是其一,據悉,當地動保店50%-60%的銷量來自於台灣泥鰍養殖,藥店數量明顯增加。
近幾年小規格魚的價格也相對穩定。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出,在新會地區規格越小,價格反而越高。「現在全國各地都有養殖台灣泥鰍,新會地區的主要優勢就是氣侯,在11月份到次年3月份,全國泥鰍市場青黃不接的時候價格最好,所以養殖反季節泥鰍還是很有前景的。」一位養殖戶說到。
「泥鰍這條魚救活了很多人。」一位動保經銷商告訴筆者,他認為泥鰍養殖比對蝦養殖風險低是大量轉養的主要原因,當地養殖戶已經形成夏天養泥鰍,冬天養棚蝦的輪養模式,模式上整體比較穩健。
未來,台灣泥鰍還有多大的發展空間,我們拭目以待。
【關鍵字】:泥鰍高密度養殖種苗水產養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TYgHWm4BMH2_cNUgAnV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