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關鵬:2019年,最高法新聞發布會四大亮點值得稱道

2020-01-21     最高人民法院

新聞發布專家評

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召開27場新聞發布會、參與國新辦專題發布會2場。

一年29場新聞發布會,每一場都是令人振奮的重磅官宣,發出新時代的法治強音。

過往可憶,未來可期。在新春佳節即將到來之際,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聯合「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公眾號,隆重推出「新聞發布廳紀事2019」專題策劃,講述2019年新聞發布廳里的那些事兒。一年過去了,傳媒專家們對最高人民法院新聞發布工作又是怎麼評價的呢?TNT模式、NNN模式、「1+N」的聯動傳播模型了解一下?一起聽聽他們是怎麼說吧!

這位專家是

董關鵬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政府學院院長,最高人民法院司法傳播專家

點評

貫徹黨的精神 遵循新聞規律

豐富傳播手段 堅持開拓創新

新聞發布是法院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民群眾支持法院工作、理解法律精神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國法院系統普及法律知識、貫徹司法公開、構建法治社會的重要抓手。

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遵循新聞規律,豐富傳播手段,不斷加大新聞發布力度,認真履行「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工作,打造了優良法治宣傳品牌。一年以來,四大亮點值得稱道。

一、現場連線,發布內容更直觀

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最高人民法院創新內容與形式,在最高人民法院全媒體新聞發布廳內,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同步解讀」、「堅決堅守保護產權和企業家合法權益『最後一道防線』」、「知否知否?應是嚴懲電信詐騙」等主題舉行了5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解讀系列全媒體直播訪談活動,對報告進行權威深度的解讀與宣傳。40餘家網絡媒體對活動並機直播,5場直播訪談的觀看量累計突破1.5億。

2019年3月12日至14日,圍繞《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的重點內容,最高人民法院舉行5場全媒體直播訪談。

在5G時代即將到來的當下,新媒體、新平台、新業態不斷湧現,媒體融合成為發展趨勢。最高人民法院善於利用網絡直播、視頻訪談等新工具,主動與人民群眾獲取信息的渠道相適應,以現場連線視頻直播的方式解讀《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方便人民群眾以更加直觀的方式了解報告內容、普及法律知識,提升新聞發布效果,這種新的嘗試值得肯定。

二、四級聯動,發布聲勢更浩大

同樣在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最高人民法院充分發揮法院新媒體的宣傳輿論引導作用,積極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聯合中國法院網、今日頭條、抖音、快手、新浪微博等平台,組織全國四級法院聯動發布展現法院工作成績和亮點的短視頻等新媒體產品,集中力量做大做響,形成熱門話題,打造「爆款」產品,累計話題訪問量已超4.1億。

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帶領下,全國四級法院已經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今日頭條等社交媒體普遍建立官方帳號,自媒體矩陣初步形成。全國四級法院官方自媒體帳號發布展現法院工作成績和亮點的短視頻等新媒體產品,可謂聲勢浩大。在多樣化內容展示特定主題的同時,通過相互轉發、點贊、留言等多種互動形式,讓更多網民看到不同帳號發布的內容,擴大了新媒體產品的影響力。建立自媒體矩陣、聯動發布內容、相互轉發支持,這一系列新聞發布工作遵從了融媒體時代新聞發布工作的基本規律,探索了法院系統新聞發布工作的新形式,也取得了良好的發布效果。

三、公眾開放,發布方式更多樣

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圍繞重要時間節點,分別在六一兒童節、國家憲法日舉辦公眾開放日活動,輿論反響積極熱烈,收到了普法、司法公開的良好效果。

2019年5月31日舉辦的「成長路上·法治同行」六一兒童節公眾開放日活動,設置了參觀中國法院博物館、法治教育圖書捐贈活動和保護未成年人權益十大優秀案例新聞發布會三個環節,邀請北京市中小學師生代表參加,讓法律知識、法律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2019年5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辦「成長路上·法治同行」六一兒童節公眾開放日活動。

2019年12月4日國家憲法日當天,最高人民法院在杭州網際網路法院開展「憲法e路行」主題公眾開放日活動,邀請世界網際網路法治論壇外賓、社會公眾和中外媒體走進杭州網際網路法院,有效向大眾展現了中國法院網際網路司法建設新成就。

2019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開展「憲法e路行」主題公眾開放日活動。

兩次公眾開放日活動不僅影響了前來參觀的中外民眾、媒體,更受到了中外媒體的關注。我國的報刊新聞、網絡新聞、APP、視頻等報道兩次活動共計一萬餘條。法新社、俄羅斯RT RUPTLY、英國Daily Mail Online、日本時報The Japan Times、新加坡Asia One、越南《人民報》等外媒也紛紛進行了正面積極的報道。

外媒對《中國法院的網際網路司法》白皮書新聞發布會和「憲法e路行」公眾開放日活動進行關注報道。截圖報道來源:越南《人民報》、新加坡Asia One、俄羅斯RT RUPTLY、英國Daily Mail Online。

公眾開放日活動,有助於消除人民與媒體心中法院的神秘感,推動我國法院工作公開化和透明化,在贏得理解的同時,也推動了法治國家建設。「公眾開放+媒體報道」的組織形式和「線上+線下」的發布方式擴大了活動的影響力,通過開放日的示範效應,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支持法院的相關工作。

四、著眼視頻,發布形式更鮮活

法治動漫微視頻製作也是最高人民法院新聞發布工作的一大亮點。

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組織全國法院發揮媒體平台作用,推出動漫視頻產品,採取系統內外相結合、線上線下相結合等多種形式,組織全國法院參與第三屆「我與憲法」微視頻徵集活動、第十六屆法治動漫微視頻作品徵集展示等活動。

最高人民法院還聯合新浪司法頻道推出《2019全國兩會——最高人民法院精彩亮相花式指南》,短短几天即有超過12萬人在線點贊;推出的「動漫版解讀全國法院成績進展的七個重點(方言版)」「全國法院成績進展的七個重點」等短視頻產品,對「大法官訪談」、新聞發布會中的精彩片段剪輯短視頻,通過抖音平台進行了發布和推介,閱讀量超過千萬。

與傳統傳播形式相比,動漫視頻更加鮮活有趣,易於被人們接受和理解。在網速越來越快的今天,動漫和視頻更加符合人們快節奏生活的需求,方便人民群眾在碎片時間內了解法律知識,了解法院工作。最高人民法院組織全國各級法院,與廣大媒體進行合作,通過動漫視頻的形式進行新聞發布,有效利用了法院內外的優質資源,宣傳了法律知識,弘揚了法律精神,是一次種極為成功的發布嘗試。

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圍繞著「貫徹黨的精神、遵循新聞規律、豐富傳播手段、堅持開拓創新」的指導思想,在工作實踐中摸索出了「現場連線」、「四級聯動」、「公眾開放」、「著眼視頻」四大成功經驗。這些成功的經驗值推動了法律知識普及、司法制度公開,為構建法治社會做出了卓越貢獻,同時也值得全國各級黨政機關學習效仿。2020年,希望最高人民法院繼續堅持新聞發布工作常態化、機制化不動搖,在愈加複雜多變的輿論環境下,取得新的勝利。

來源: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

作者:董關鵬 | 編輯:冼小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TUpQyW8BjYh_GJGVXft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