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也有嫉妒心?當然,家長教育不好可能會孩子成長不利

2019-12-31     寶寶樹官方

很多媽媽有過這樣的體驗:當著寶寶的面誇讚其他小朋友,或者伸手去抱其他小孩子的時候,寶寶會變得不高興。

嫉妒心理可不是成年人才有的,不同於成年人會掩飾情緒,小寶寶的嫉妒心是外露的。

雖然這是寶寶發展的自然現象,但聽之任之可能會形成古怪的性格,對成長不利。

​01

嫉妒是寶寶的一種情緒

嫉妒是一種心理活動,這種心理活動是從人的早期情緒分化而來的。

在新生兒期,寶寶得到了生理上的滿足,吃飽穿暖了就會表現出愉快的情緒,反之,生理上得不到滿足,如飢餓、疲倦等都會引起哭鬧。

3—4個月的情緒分化成快樂與苦惱;

5—6個月時,苦惱的情緒又分化為懼怕、厭惡、發怒;

1歲半以後,從苦惱的情緒中進一步分化為嫉妒和一般的苦惱,這時期如果媽媽抱了別的孩子,寶寶會因嫉妒而哭鬧。

孩子的「嫉妒期」通常有兩次

一次是在弟妹誕生時,另一次則是弟妹長到1.5—2歲、開始具有行為能力時。

2歲左右的幼兒攻擊性較強,凡事以自我為中心,此時一旦有弟弟妹妹出現,大孩子就會深感威脅,如果大孩子比較內向,有時更會導致神經機能障礙而異常焦慮,繼而產生嫉妒心。

一般而言,兩個孩子的年齡相差在1.5—3歲之間被認為最易引發嫉妒心,因此,4歲幼兒與一兩歲的弟妹是很難和諧相處的。

​02

如何應對寶寶的嫉妒心?

1.建立良好的環境

父母應當在家庭中為孩子建立一種團結友愛、互相尊重的家庭氣氛,這是預防和糾正孩子嫉妒心理的重要基礎。

2.少表揚多鼓勵

好孩子的是夸出來的,但這個「夸」大有學問,做為家長,不要空洞地表揚「你真棒!」,「你真聰明!」,「你是天下最棒的孩子!」要多鼓勵孩子做事情的過程,例如:「今天的飯吃得特別乾淨!」、「自己能穿襪子了,寶貝長大了。」、「玩具都放到箱子裡了,房間真漂亮呀。」

這樣公正的評價為孩子建立起平等、互相尊重的環境氣氛,可以預防孩子嫉妒心理的產生。

3.不拿孩子與別人對比

有時家長在談論其他孩子時,一句無心的話可能被孩子解讀為比較,比如「人家孩子個子長得高。」,這樣的語言更讓孩子對「人家孩子」產生嫉妒。

家長應該記住,不論什麼時候都不拿孩子與別的孩子作無意義的比較。

4.不要忽視寶寶

如果家裡來了小客人,或者帶孩子參加家庭聚會,媽媽要注意在對其他孩子熱心照顧的同時,也要把自己的孩子放在心上,不要讓孩子感覺到媽媽只管別的小朋友,都不愛搭理自己了。

5.幫寶寶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

有的寶寶會因為自己折不好一張紙、畫不好一隻蘋果而嫉妒別的小朋友,知識和技能上的匱乏常常是寶寶產生挫敗感的直接因素。

如果寶寶是這種情況,就手把手地教知識和技能,讓他產生成就感,蓄積自身的潛能和優勢。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TDckYW8BMH2_cNUgwz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