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9.8%,比上月回升0.3個百分點。
9月製造業PMI超預期回升,新訂單指數重返擴張區間,服務業PMI也環比回升,顯示經濟運行穩中向好,PMI小幅回升,經濟動能有所企穩。
金融市場往往存在著日曆效應,我們統計了2000年以來申萬一級行業的國慶節前節後各5個交易日的指數表現,發現節後上漲的機率普遍較節前有提升,其中銀行、商貿、化工、醫藥、汽車、通信、食品飲料、電子等行業節前上漲機率超過50%,而機械設備、化工、電氣設備、建築材料、建築裝飾等行業節後上漲機率較大。
四季度地產銀行有望再次成為異動板塊
低估值、低配置、低漲幅、政策與事件催化,銀行地產板塊四季度有望再次異動。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1. 低估值,異動板塊在上漲前估值較低,低於全部A股的估值水平,如2012年12月的銀行、2014年底的銀行地產、2018年1月的銀行;從估值角度看,當前銀行、地產板塊估值水平低,銀行、地產板塊最新PB(2019/9/30)分別為0.88倍和1.48倍。
2.低配置、低漲幅,機構年底排名博弈激烈,低配板塊成為排名靠後機構實現彎道超車的潛在籌碼,如2012年12月銀行板塊大漲前機構持倉比例僅為5.3%,處於歷史低點;從機構持倉角度看,當前銀行、地產板塊機構持倉比例也較低,根據最新基金持倉統計,2019年二季度銀行機構持倉比例為5.7%,房地產機構持倉比例為4.5%,年初至今(2019/9/30)漲幅為18%、房地產漲幅為15%,均低於所有行業指數漲幅平均數24%,可以看出銀行、地產行業年初至今漲幅均很低。
3.政策與事件催化,政策或事件的催化會帶來全新投資機會,如2012年底十八大召開引起改革預期升溫、2014年底央行降息影響。從政策與事件催化角度看,為了應對經濟持續下滑風險,貨幣政策有望持續寬鬆,9月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及時運用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等政策工具,9月6日央行宣布全面降准0.5%,同時對僅在省級行政區域內經營的城商行額外定向降准1%,預計釋放資金約9000億,顯著降低了銀行資金成本。
若貨幣、財政政策進一步加碼,將提振市場對未來經濟基本面的信心,緩解對銀行壞帳的擔憂,銀行板塊將獲得估值修復的動力。在面臨內外經濟壓力的背景下,即將於十月召開十九屆四中全會有望出台更有力的穩增長和改革措施。在以上多個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市場對經濟基本面的預期將逐步改善,銀行和地產板塊的估值預計也將修復,同時深化改革會提升市場風險偏好,因此預期四季度銀行、地產可能出現異動。
進入四季度,有安全邊際的低估值股確定性更強。那麼如何選擇低估值的藍籌股呢?我們可以通過相關財務指標來挑選。
本文作者:張檳
執業編號:A07406181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