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帶妞妞去鄰居家串門,鄰居虎子媽媽來給開門,小虎子也興奮的從房間裡衝出來,舉著小手「阿姨,看我搭的積木好不好?」我正想答話,虎子爸爸過來跟我們打招呼,一臉誇張的驚喜的說「我兒子最棒了,太厲害了」,5歲的小虎子聽了卻沒有像想像中的高興,一臉的不相信的翻了他爸爸老大個白眼,拉著妞妞去的房間看他搭的積木了,邊走還說「我爸爸總是騙我,看都沒看就說好看」。他爸爸很尷尬的解釋:「我從你房間過,看了」,小虎子還是不信他的話,嘟囔著說:「反正你們大人總是糊弄小孩……」
虎子媽媽把我讓到客廳,一臉不解的說,「這個虎子上了幼兒園以後可不好糊弄了,動不動就說家長騙小孩,你家妞妞有過這種情況嗎?」我很無語的問「為啥要糊弄呢?」。虎子媽一臉尷尬的說,「小孩子問題太多,回家就不停的問這問那的,哪有那麼多時間陪他,還要不要吃飯、收拾家務了。」「那他爸爸呢?「他爸爸更忙,下班還要做兼職,吃口飯就走了。」
這種家庭場景相信許多家庭都遇見過,為什麼你的孩子總是覺得你在敷衍他?
忙固然是一個方面,但是回答孩子問題並不需要很多時間,如何回答才能讓孩子覺得你重視他,如何讓有限的親子時間給你帶來家庭的和諧?
親子關係是個日常積累的過程,長期的單向付出得不到具體的回應對孩子來說會造成以下狀況:
1、 拒絕溝通,產生逆反心理。
虎子跟父母的態度就是很能說明他對父母的不信任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此時再不著手彌補,會發現孩子越來越不聽話,越來越逆反。
2、 拒絕交流,形成自閉性格
虎子是到了上幼兒園的時候才從鄉下奶奶家接回來的,剛剛回到父母身邊的時候,媽媽全職在家的時候情況還沒有這麼糟糕,畢竟有大段時間陪他,但因為生活壓力媽媽不得不上班後,就發現虎子越來越不愛跟父母相處。
3、 拒絕成長,不能適應集體生活
在幼兒園,虎子跟妞妞關係最好,因為我們是鄰居,但跟其他小朋友關係都不是很好,因為他很少能主動去幫助其他小朋友,相反很孤僻,一副生人勿近的「刺蝟」狀態。
如何才能高效的幫助孩子成長,同時融洽親子關係呢
1.陪伴是最有效的關愛孩子的方式
作為父母而言,努力去賺錢養家也是為孩子,一天工作下來回家還要做飯、洗洗涮涮,各種事情都是必選項目,往往陪伴孩子這塊就容易被忽視。家長要有意識的互相分工搭配,一個人抽出15~30分鐘陪孩子專心玩積木或者給他講個故事書並不是做不到。往往忽視了這點時間,到孩子發生逆反的時候就很難彌補。
2.利用適當的工具書
孩子經常要問「天為什麼要黑了」?「為什麼會下雨」「為什麼要上幼兒園」等等讓家長沒法回答的問題,其實這些問題都有答案,你可以準備一套圖文並茂的百科全書,固定一個時間段跟孩子進行共同學習,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發現,孩子收穫了知識,而你收穫了孩子對你的愛。
3.讓孩子參與到你的家務勞動中
往往家裡被孩子的玩具搞得狼藉一片,你不但收拾得很辛苦,而且對孩子來說沒有養成好的習慣,在你忙碌於重複性的家務勞動時,不妨讓孩子也參與進來,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對他來說,是養成好習慣、而且會有「我幫助媽媽」做事的自豪感。
總之,生活處處皆學問,只要有心,有方法,就能夠同時增長孩子知識、提升孩子思維能力、養成良好習慣,同時讓孩子跟你親密融洽。
【文/布丁媽媽私享會】勵志職場辣媽,多平台邀約原創作者,專注孕產、親子、育兒,親子閱讀踐行者,健康育兒倡導者,用愛分享育兒經驗。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