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大維
首發:公眾號良大師(ID:liang_da_shi)
我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是個早熟的孩子。
小時候看電影或電視,總會引發自己不靠譜的聯想。
比如看西遊記,最後師徒四人取得真經,各自封聖,圓滿歸來,這故事不就結束了嘛?
然而,我卻忍不住往後想:
他們師徒四人,還會在一起嗎?
如果在一起,又不用取經打怪,那他們平時都幹什麼呢?會不會很無聊啊?
孫悟空被封聖,就等於是如來佛的人了,那他需要時常彙報工作吧?
可他的性格會不會受不了?然後又把如來佛給得罪了,可咋辦?
豬八戒那麼好色,成了聖人,還會不會就範?能不能忍得住?
......
一長串的問題襲來。
突然覺得,其實取經路上還好。
雖然辛苦,可是大家目標很明確:
打敗妖精,保護唐僧,取得真經。
因此,一切顯得很簡單。
然而,回來之後,很多事情要處理,很多矛盾要平衡......這麼看來,似乎才更難。
公主和王子的童話故事,更是如此。
小時候,看所有童話故事的結尾,都是:
公主和王子幸福地在一起了。
我就忍不住想,然後呢?
他們在一起後,每天都幹啥呢?
時間久了,會不會也變得很無聊?
晚上的洗腳水誰打?
第二天的夜壺誰倒?
他們會不會每天相互看著,就開始生厭?
王子會不會遇到新的年輕公主?
於是動了心,那老公主怎麼辦?
......
正是這種思想,讓我總對一些美好的事情有些懷疑。讓我相信,任何事情,在沒有實現前,會讓你遐想萬千。
一旦實現了,曾經的幻想也就破滅了。
你將面對新問題和新挑戰。
甚至,你會覺得,還不如不實現。
我為什麼會生出這種感慨?
最近自媒體發生一件大事:
知名大號HUGO註銷了。
這個號有600萬粉絲,絕對是頭部大號。
也是所有公眾號經營者,嚮往的高度。
然而,就這麼一夜之間灰飛煙滅了。
幾年的努力瞬間清零。
雖然在圈內,這個號名聲不太好:
極度地販賣焦慮、洗文、低俗化標題......
但是,拋開道德和情感因素,其實良叔還蠻明白這種大號經營的苦衷的。
因為,這種量級的號,不像良叔這樣小打小鬧,而是有一個團隊,甚至極有可能是有風投的。
於是,所有的一切都已經和情懷無關了。
投資人只看數據:
閱讀量有沒有提升?
粉絲有沒有增長?
然而,這種級別的號,再想有大的增長,卻難如登天。
於是只能一次次打擦邊球,不斷喂養讀者越發刁鑽的味口。
與此同時,你既然是頭部號,也必然會被所有人盯著。有一點毛病,別人就會百般挑剔、大肆渲染,任何缺點都被無限放大了。
最終,一點小問題,都足以將你拉下馬。
以前的努力也就付之東流了。
咪蒙、今夜90後、二更食堂這些號被封掉,莫不如此。
我並不是為這些號說話。
他們的確犯了錯,理應受到懲罰。
我只想感慨一下,這種高處不勝寒。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並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實現目標上。
如果你總是實現不了,難免心灰意冷,怨天尤人。
然而實現後,你的困惑和痛苦,也絲毫得不到解脫。因為你會面臨更多的問題,和更難的局面。
這就是人生的一個真相吧。
和很多年輕人聊天,他們總說,如果我掙夠多少錢,就能如何如何;
或者,如果我到達怎樣的位置,就能怎樣怎樣。
這都是一種「終點思維」。
你以為在那高度,就可以盡享美好風景?
其實,根本不可能。
高處的瑟瑟寒風,以及腳下的幽暗谷底,都會沖淡達到目標後的喜悅。
因為,人生在世,根本就沒有一個所謂的「終極時刻」。
以上內容,是良叔在神遊狀態時寫的。
回頭來看,才發現這像是一個中年男人的牢騷。
好吧,小隨講究真實,就這樣吧。
如果你有想表達的,可以留言告訴我。
我每天在小隨等你,還有138天。
-END-
良叔請你吃碗餛飩吧。 ——攝於2019年7月24日
本文作者簡介:徐大維,暢銷書《超級個體:打造你的多維競爭力》作者,公眾號良大師主筆,原平安集團渠道總監,香港理工大學管理碩士,知名培訓顧問,簡書籤約作者。歡迎關注公眾號良大師(ID:liang_da_shi)。
點擊了解更多,跟良叔學多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