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人高手李敖都罵過誰?他如何評價善於罵人的魯迅?

2020-07-24     說歷史的女人

原標題:罵人高手李敖都罵過誰?他如何評價善於罵人的魯迅?

(說歷史的女人——第1386期)

如果評選誰是文壇罵人高手,恐怕大家首先要想到魯迅。魯迅先生一生罵人無數,有人曾經做過統計,他在文章中罵過的人超過了1000個。包括作家、學者、政客、軍閥等,看不慣誰罵誰,毫不留情,從而使自己成了一位著名的文化鬥士。當然,從另一面看,他又被說成是一個刻薄的人,不容易被接近和接受的人,從而又被不少人抨擊和罵。

然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文壇上善於罵人的也並非魯迅一人,還有一個可以同魯迅一決高下,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敖。說實在話,李敖也是個人才,一生筆耕不輟,著作等身,出了100多本書,多達3000萬字(相當於魯迅的5倍),被西方傳媒追捧為「中國近代最傑出的批評家」。然而,他這100多本書中,前後就有96本被禁,創下歷史紀錄。為何?除了政治等因素外,恐怕就是他在書中毫無顧忌地罵人了。

李敖有句「名言」:「別人都罵人是王八蛋,可我有一個本領,我能證明你是王八蛋。」此君在文章中的罵人之語簡直俯拾皆是。有好事者也曾做過一個統計,李敖口誅筆伐過的人數超過3000人,是魯迅的3倍!而且他似乎比魯迅更狠,逮誰罵誰。魯迅當時還有所顧忌,進行「迂迴」戰術,沒有公開點名罵過開歷史倒車的袁大頭,和大權在握的老蔣。而李敖則不然,他罵人是直呼其名,不管是誰。比如他曾罵老蔣是「王八」,也罵當政者李登輝是「老烏龜」等。因為他的口不擇言,也曾吃了些苦頭,坐過幾年大獄。

那麼,做為一名罵人高手,甚至是罵人聖手,李敖一生都罵過誰?尤其是他對善於罵人的魯迅先生怎麼評價?他對魯迅服不服?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跟魯迅一樣,主要從事文字工作的李敖首先罵的也是文人。比如三毛。大家知道,三毛在撒哈拉大沙漠漂泊數年,曾幫助過當地的一些人,她在文章中多次提到過。但李敖說三毛那是作秀。他說:「三毛所謂幫助黃沙中的黑人,其實是一種「秀」,其性質與影視歌星的慈善演唱會並無不同,他們做「秀」的成分大於一切,你絕不能認真。」

這還不算罵,但下面的話就猛了。三毛早年曾有個戀人早逝,後來她的西班牙丈夫荷西又早逝了,於是李敖如此罵道:「三毛的言行,無非白虎星式的克夫」,說女人是白虎星也算歹毒了。李敖對三毛的評論還有:「白雲鄉式的逃世、白血病式的國際路線,和白開水式的泛濫感情。她是偽善的,這種偽善,自成一家,可叫做『三毛式偽善』」等。

其實對於三毛,一個弱女子,能夠不怕辛苦長年到外面漂泊,不管其目的如何,都不容易,李敖如此評論多少顯得自己小家子氣,沒有男人的胸懷了。

李敖當然也罵過金庸,他說:「金庸所謂信佛,其實是一種『選擇法』,凡是對他有利的,他就信;對他不利的,他就佯裝不見,其性質,與善男信女並無不同,自私的成分大於一切,你絕不能認真,他是偽善的。這種偽善,自成一家,可叫做『金庸式偽善』。

他罵三毛偽善,又罵金庸偽善,似乎就他一人真善。不過,老金被罵的多了,他主要以筆下的牛人來征服讀者,粉絲無數就夠了;至於批評家服不服,老金從來不管這閒事,反正粉絲多,來錢快,就是贏家。

李敖罵大學者柏楊也很來勁,他在其作品《醜陋的中國人研究》中說柏楊,「專精和博學訓練都很差,他沒有現代學問底子,作品實在缺乏深度、廣度與強度。他的存貨和新貨都是很貧乏的,所以只能靠耍嘴皮來作秀。」

這話說的,柏楊難道只靠嘴皮子混?如果說他名揚天下的《醜陋的中國人》不足以有分量的話,那麼他洋洋洒洒的80萬字巨著《中國人史綱》是嘴皮子吹出來的?其實柏楊也是著作等身之人,他從1950年出道,至2004年擱筆,期間十年寫小說,十年寫雜文,五年寫專欄,十年寫歷史……有說法是,世界上有華人處,就有柏楊的作品。而且他也曾坐過牢,經歷一點不比李敖少,李敖卻說人家耍嘴皮子,只能說明他沒有見識。

李敖對國學大師錢穆的批判也很猛。他在《我最難忘的一位學者:為錢穆定位》一文中曾如此說:「錢穆作為史學家,本已令人皺眉;但他不以此立足,傾餘生之力,還要做經學家、理學家,甚至儼然當代朱子。這就更鬧了大笑話。嚴格說,他在這一方面的著作多是失敗的,更見其迂腐。」

其實錢穆的學問和成就很高,他是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被譽為中國最後一位士大夫、國學宗師,與呂思勉、陳垣、陳寅恪並稱為「史學四大家」,也是中國學術界的「宗師」級的人物。李敖如此評價錢穆,也是他的無知和狂妄。不過錢穆對權勢的「妥協」倒是值得一批。

錢穆曾為老蔣寫過《總統蔣公八秩華誕祝壽文》,歌頌蔣介石是「誠吾國歷史人物中最具貞德之一人」,這就有點拍馬了,於是李敖罵之:「錢穆與當權者關係,是可恥的。蔣介石利用錢穆的反動,來哄抬政權;錢穆利用蔣介石的反動,來得君行道,結果,人越丟越大。」他還說錢穆「曲學阿世,大儒立場盡失」,並表明「歷史上,真正『一代儒宗』是不會倒在統治者的懷裡的!」,這些批的倒是酣暢淋漓,擲地有聲。

李敖不光罵文人,他罵起政客也是鋒芒畢露,殺氣騰騰。比如他曾經罵李登輝是反覆無常的小人,他還曾編順口溜罵他:「李登輝,老烏龜,被人打死也不虧;偽君子,老狗賊,李敖喝酒你吃灰!」

李敖的博學多才應該承認,他不畏權貴,敢罵掌權者的膽略也應該肯定,但他對同行的批判、罵戰也多有文人相輕或者胡扯八道之嫌,那麼他對跟他一樣善於罵人的魯迅先生如何評價呢?

當然,也沒有什麼好話,不然他就不叫李敖了。

李敖曾在鳳凰衛視獨力擔綱主持一個欄目叫《李敖有話說》,曾風頭極盛。李敖在他的節目裡從政治、經濟到治學讀書、生活和女人無所不談。他的言論挑戰禁忌、不屑媚俗,酣暢淋漓,快意恩仇。他自言:「一生倨傲不遜、卓爾不群、六親不認、豪放不羈、抗志不屈、無人不罵、無書不讀、金剛不壞、精神不死。」當然又罵了很多人,對許多歷史人物、當代名流多有評判,當然對魯迅也毫不客氣。

他多次評價魯迅,比如他曾這樣說,魯迅「是個相當世故的紹興師爺」;魯迅「沒資格當文學家」;「看他當年只寫了印書的時間,完全沒有做什麼跟『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有關的事」;「魯迅只是說中國人怎樣怎樣,卻從來不指名道姓是誰誰誰,也不指名道姓罵當時那個壞政府」。

李敖對魯迅的評價貼切嗎?魯迅有沒有麼資格當文學家,是他李敖說了算的嗎?這根本不用反駁,別說中國人了,看看外國人是如何說魯迅的。

日本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大江健三郎,他說魯迅是「二十世紀亞洲最偉大作家」;還有德國人,著名漢學家顧彬,他曾說「魯迅是二十世紀無人可及也無法逾越的作家」。

魯迅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韓國文學評論家金良守稱魯迅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有最大領土的作家」;俄國著名作家法捷耶夫也說魯迅為「中國的高爾基」。所以說魯迅的文學地位是有目共睹,舉世公認的。

李敖說「魯迅沒有做過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有關的事」,更是信口雌黃,不值一駁。魯迅一生搞文學,本來就有革命的目的,而文學家首先是思想家,沒有思想搞什麼寫作?這都是人人皆知的道理。

李敖說魯迅「是個相當世故的紹興師爺」,這大概是看了梁實秋的《關於魯迅》一文,梁實秋在文中說,「他是紹興人,也許先天的有一點「刀筆吏」的素質,為文極尖酸刻薄之能事。」魯迅和梁實秋曾展開過著名的論戰,李敖大概是站在梁實秋的立場上說的。不過這只能證明魯迅是紹興人而已。

咱們具體來看看李敖的另一個觀點,他說,「魯迅只是說中國人怎樣怎樣,卻從來不指名道姓是誰誰誰,也不指名道姓罵當時那個壞政府」。

這李敖就是信口開河了,或者有點外行了。魯迅寫文章經常批判中國人的劣根性,既然是中國人的問題,當然就不可能是一個人,不是某某人的問題了,魯迅怎麼能指名道姓?魯迅批判中國封建禮教,當然也不可能去具體罵某個人。相反,魯迅真正跟某人罵戰的情況也很多,那不僅是指名道姓,而且毫不留情,比李敖有過之而無不及。比如罵梁實秋是「走狗」,罵楊蔭郁是「寡婦」,罵郭沫若是「才子加流氓」等。至於他罵得準確不準確,過分不過分,另當別論。

說魯迅不敢罵當時那個壞政府,更是睜眼說瞎話。咱們看看魯迅先生寫的那篇著名的《「友邦驚詫」論》。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全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運動。各地愛國學生先後三次到南京舉行請願活動。國民政府先是勸學生們回去「安心讀書」;學生們不從,反動派竟下令槍殺學生,打死打傷一百多人,還發出通電給學生加上了種種罪名,並稱學生此舉引起友好國家(指美、英、法等國)的人士「莫名驚詫」,「長此以往,國家將不像個國家了」,要求各地軍政機關對學生再進行嚴厲鎮壓。

此時,魯迅先生挺身而出,寫了《「友邦驚詫」論》一文為學生辯護,並對反動派進行抨擊。魯迅用他潑辣、鋒利的筆,揭露了國民黨反動派的投敵賣國罪行,揭穿了帝國主義妄圖瓜分中國的陰謀,激發了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有力地推動了當時全國的抗日救亡運動。文中有這樣的話:

只要略有知覺的人就都知道,這回學生的請願,是因為日本占據了遼吉,南京政府束手無策,單會去哀求國聯,而國聯卻正和日本是一夥……報上不是說過,東北大學逃散,馮庸大學逃散,日本兵看見學生模樣的就槍斃嗎?放下書包來請願,真是已經可憐之至。不道國民黨政府卻在十二月十八日通電各地軍政當局文里,又加上他們「搗毀機關,阻斷交通,毆傷中委,攔劫汽車,橫擊路人及公務人員,私逮刑訊,社會秩序,悉被破壞」的罪名,而且指出結果,說是「友邦人士,莫名驚詫,長此以往,國將不國」了!

魯迅在文章中不是明確點名「南京政府」和「國民黨政府」了嗎?李敖難道沒有看見?魯迅在文中接著道:

好個「友邦人士」!日本帝國主義的兵隊強占了遼吉,炮轟機關,他們不驚詫;阻斷鐵路,追炸客車,捕禁官吏,槍斃人民,他們不驚詫;中國國民黨治下的連年內戰,空前水災,賣兒救窮,砍頭示眾,秘密殺戮,電刑逼供,他們也不驚詫,在學生的請願中有一點紛擾,他們就驚詫了!

好個國民黨政府的「友邦人士」!是些什麼東西!

可是「友邦人士」一驚詫,我們的國府就怕了,「長此以往,國將不國」了,好像失了東三省,黨國倒愈像一個國,失了東三省誰也不響,黨國倒愈像一個國,失了東三省只有幾個學生上幾篇「呈文」,黨國倒愈像一個國,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誇獎,永遠「國」下去一樣。

上面幾段文字中,連續出現「中國國民黨」「黨國」「國民黨政府」等字樣,這怎麼解釋?難道不是對當時政府的批判?所以李敖對魯迅「不指名道姓罵當時那個壞政府」這個論斷無疑是有眼無珠、視而不見的,是不負責任的瞎掰。

罵人無罪,因為人是有言論自由的,所以李敖愛罵誰罵誰,誰也管不著,但你得罵的有道理,如果亂罵一氣,必不能服人,反而顯得自己無理取鬧。跟魯迅比,李敖罵人勇氣可嘉,但水平還差十八條街,你就認輸吧。

(文說歷史的女人·冰島啖冰)

參考資料:《李敖回憶錄》《李敖快意恩仇錄》《李敖大傳》《獨白下的傳統》《關於魯迅》《魯迅文集》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yDff3MBnkjnB-0zgd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