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國擁有四大國有汽車集團,它們分別是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這幾家集團又下屬了很多合資品牌,比如一汽大眾、一汽豐田、上汽大眾、上汽通用、東風神龍標緻·雪鐵龍、長安馬自達、長安福特等。
但是這些集團中長安集團卻被稱為合資殺手或合資黑洞,為什麼會這樣說呢,那是因為和長安合資的自家外資車企目前已經撤走兩家,剩下兩家日子也不好過。長安旗下的合資車企分別為:長安福特、長安馬自達、長安鈴木、長安標緻雪鐵龍、長安沃爾沃。除了沃爾沃是因為被吉利收購合同到期外,長安鈴木以及長安標緻雪鐵龍都是因市場表現太差被迫與長安結束合作,其中鈴木算是品牌徹底退出中國。長安標緻雪鐵龍也因為DS品牌銷量太差,爆出了長安將要售出50%股權的新聞,未來DS品牌雖然官方表示不會退出中國,但是誰來接手還是個問題。
長安旗下的合資品牌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是長安的鍋還是外資方的鍋,到底是長安經營不善,還是外資本身實力不夠強大呢。今天我們就給大家一一解讀這些與長安合資的品牌,看看到底問題出在了哪裡。首先我們來說說已經推出長安和即將推出長安的兩個品牌鈴木和DS,再來聊聊馬自達和福特。
小車之王鈴木
鈴木的造車理念與中國消費觀念背道而馳,這是鈴木存在的最大問題,其實鈴木的產品是非常不錯的,早年間憑藉奧拓橫掃大江南北。之後羚羊、雨燕、天語、維特拉等車型更是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但是鈴木是一家專注小型車的企業,旗下的車型尺寸都不大,而且價格不便宜,這對中國消費者來說是非常不友好的。而且鈴木在國內一直不肯引進新技術,雨燕甚至十幾年沒有換代。頑固自封加上品牌屬性不佳,它的離開也是情理之中的,當然在經濟困難以及汽車種類不多的年代它能封神,但是在當下它直接被一票國產車打趴下,所以說這也不能怪長安。
法國女神DS
法系車屬於典型的天高氣傲起點高,當年早早進入中國,但是一盤好棋讓它下壞了。而DS作為一個復活品牌,本身在國內知名度就低,它卻走得是高端路線,在國人的印象里法系車就是計程車的代名詞,雖然產品力不錯但是一直不入流。再加上法國人一直很傲慢,旗下的產品也是各種反人類,很不順應中國市場。而DS產品調性又高,走得是小資路線,對於在國內實用性排第一的汽車來說,它還不能像BBA這樣有溢價潛力,所以它的敗退也是意料之中的,要知道去年全年DS的銷量也就2000台,對於一家汽車品牌來說這個銷量簡直不能維持生存。它的離開也不能讓長安背鍋。
Zom-Zom技術宅馬自達
馬自達和長安的淵源還是因為福特,當年的福特如日中天,旗下擁有品牌無數,路虎、捷豹、馬自達、沃爾沃都是它旗下的品牌。當年福特與長安打成合作協議,於是將沃爾沃引進國內,馬自達也是將部分車型分給了長安,畢竟當時的S60和馬自達3都是與福克斯同平台的產品,生產方便。然而後面福特因為全球金融風暴喪失了這些品牌。馬自達目前可能是長安手下運營最良好的品牌了。但是馬自達本身就是一個體量不大的小眾品牌,所以市場表現再好也不能和一線日系相比,再加上長馬旗下車型比較單一,僅有馬自達3、CX5、CX-8三款車型,目前銷量好的也就是馬自達3和CX-5了,CX-8直接淪為了吉祥物,長安也想讓馬自達在國內出人頭地,奈何馬自達一心搞技術,只想做轉子,再加上一汽又拿走了部分馬自達車型,導致了馬自達品牌在國內分成兩家的局面。
美系經典福特
長安福特的表現讓人唏噓,曾經福特如日中天,長安福特也是國內的合資霸主,銷量穩居美系第一,是能和大眾掰手腕的車企,奈何這幾年福特本土市場慘敗,再加上公司資金嚴重不足。旗下的車型長時間沒有換代,競爭力大幅下降,新福克斯又是全系三缸,導致了消費者對它嚴重懷疑。從而銷量暴跌,去年整年福特銷量下滑了50%,對於一家曾年銷百萬的大車企來說簡直是致命傷害。確實福特當年的斷軸門、臭味門、三缸門等等問題都和長安有一定的關係,但是福特自身實力下降是最大的問題。
總結:說長安是合資黑洞說實話不準確,只能怪它點背,碰上了一些不靠譜的外資車企。你看大眾、豐田、本田在國內過的那叫一個順風順水。但是長安自身的問題還是有的,如果能和外資方積極溝通並且加大投入和研發說不定就不是現在這個局面了。
註:配圖來自網絡,權利歸原作者所有,一併感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tnQbnAB3uTiws8KGo9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