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七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滅亡大明,建立了大順王朝。為了早日統一天下,李自成開始招降大明舊部,這其中最重要的人物就是統率明朝最精銳軍隊——關寧鐵騎,並把守要塞山海關的吳三桂。
接到招降信息的吳三桂本決定率部前往北京歸降,可沒曾想幾天之後卻又突然反悔,打開山海關引了清兵進來。幾年之內清兵便占領了整個中原,大清政府正式登上中國的歷史舞台,開啟了二百六十多年的統治時代。
那麼,本來決意投降大順的吳三桂為何突然之間改變主意,並不惜背上「漢奸」的罵名也要反對大順政權呢?對此,歷史上有一個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說法,說是因為吳三桂留在京城中的愛妾陳圓圓被李自成的手下劉宗敏所搶,所以不堪受辱的吳三桂一怒之下轉而降清,這也是名句「衝冠一怒為紅顏」的由來。
可是,歷史真相真的如此嗎?要知道,吳三桂可絕非長於婦人之手,沉迷兒女情長的浪蕩公子。他年少時就在邊關歷練,甚至曾經率領二十來個家僕從一萬多名滿清精兵的包圍中救出自己的父親,其勇猛孝順可見一斑。
而當他決定反抗大順時,他的父親連同家人共三十五口都在北京作為人質被殺。很難想像這樣一個勇猛並且孝順的人會因為一個女人而放棄全家人的性命。所以,他的反叛必定有著更深層次的原因。
其實,吳三桂的反叛還是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和利益。在他正要進京投降的路上,恰巧得到了京中正在追贓助餉的消息,即李自成勒令京中大戶捐款以充軍資,而自己的父親也在追贓助餉的範圍內。要知道,這可不是簡單的捐錢就能行的事,只要朝廷有意針對你,隨隨便便就能藉此抄你的家。
就在吳三桂揣摩李自成的心意,猶豫不決時,另一個噩耗馬上傳來自己的愛妾被大順軍將領玷污了!可想而知,這對吳三桂的刺激有多大。雖說一個女人並不重要,但李自成現在還處在拉攏自己的階段啊,這時候就敢明目張胆的欺負自己的女人,等自己投降了恐怕更沒好果子吃!一旦落入李自成手中,別說是財富和女人,甚至是自己的性命都無法得到保障。
與其受制於人,性命不保,不如投入也在一直拉攏自己的滿清政權的懷抱。相對於漢人來說,滿族人畢竟是少數,要想統治整個中原大地,免不了啟用漢人官員。而自己手中的關寧鐵騎就是自己的封官利器。只要牢牢掌握兵權,即使是封王封侯也不在話下!
再加上此時吳三桂的舅舅祖大壽也已經投降滿清,並向他投來勸降信,許以高官厚祿。權衡利弊之後的吳三桂毅然決然地選擇打開山海關,引了清兵進入中原。
所以說,衝冠一怒為紅顏根本不是吳三桂引清兵入關的主要原因,充其量只能算作導火索。對於歷史上的梟雄來說,自己的生命和利益永遠都是最重要的,這也恰是他們能成為梟雄的必然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