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潮牌生命周期大多不長,意料之中?

2019-11-25     雲衣時代

你以為擁有幾件潮牌

就能永遠當潮人了嗎?

潮牌前仆後繼,火了這麼多年,它不光是鑑別普通人和潮人的標準

而且這年頭,身上沒有兩件潮牌,都不太好意思去蹦迪。

然而,你以為擁有幾件潮牌;

就能永遠當潮人了嗎?

畢竟,潮牌是會過氣的!

潮牌賣的就是品牌影響力和設計,還有一種人為賦予的街頭文化,但如果考慮性價比的話,即便是在購買能力範圍內也沒有太追求的必要。

過氣潮牌穿在身上,不但顯示不出你的衣品,甚至還會被貼上「跟風」的標籤,光榮地成為「爛大街」成員之一。

BAPE

提起潮牌,BAPE是無法跨過的一個品牌,它是亞洲第一潮牌,也是你再也穿不出去的壓箱底。

由 Nigo 創立的 A BATHING APE ,是很多人進入潮流文化的啟蒙品牌。

BAPE是誕生於日本原宿的街頭系潮流服飾著名品牌,全稱是"A Bathing Ape in Lukewarm Water",意思是"安逸生活的猿人"。在漢語地區稱為"猿人頭",也稱為安逸猿。名稱來源於1968年出品的美國科幻電影《人猿星球》(Planet of The Apes)。

Bape(安逸猿)以T恤開始,由於其設計獨特並限量供應,慢慢在日本的潮人中有了名氣,後背國內明星穿搭帶貨,從此火進國內。

猿人頭、迷彩鯊魚、迷彩特點;是我們對A BATHING APE 最直接的印象

然鵝,時過境遷,小編現在看到大街上穿Bape的人,會有一種難以名狀的感覺。

呼叫~ 請問,過氣的鯊魚裝還能搶救嗎?但想當年鯊魚頭外套真的很火,是時尚個性潮人,瀟洒不羈能吸引眼球的潮人單品。

但是時隔幾年,如今看來...咳咳。但它至少還能讓你「我丑我叫你看不見我。

Hood By Air

Hood By Air(簡稱HBA),配得上一個「劃時代」的名號。

2006 年,HBA 成立於紐約。

首先是歐美潮流說唱圈兩大巨頭;潮流殺手A$AP,矮胖潮男砍爺·韋斯特等等......早先的經典駕馭,讓HBA像病毒一樣擴散。

說唱花木蘭—Rihanna,對HBA各式衛衣的經典駕馭

從前的加拿大國寶—賈斯汀·比伯,在歐美潮流圈的影響力也不容小覷!

於是,HBA在歐美掀起的潮流旋風,很快就傳入亞洲,大肆橫行。

在國內,它也被陳冠希等明星第一時間引入,並迅速成為爆款。

潮流公子吳亦凡深情演繹,HBA與pyrex ro的水乳交融。

煙燻眼線男黃子韜,別說 也能駕馭的遊刃有餘,形成自己的hipop風格。

就連一向走暖男(現在是幽默搞笑風)的小豬羅志祥穿起HBA也不算難看,反而把「張狂高調」的衣服穿出了一種「柔和」的感覺。

那年的HBA,有錢你都不一定能買到;新款一出立刻賣到缺貨、賣到斷碼...賣到你開始懷疑你的人生是否真實。

但是,很多人震驚原來普通的印花短袖,也能賣到一兩千,

甚至更高的價格;要論圈錢能力,HBA絕對所向披靡。

這就是時尚圈,這就是潮流,大家都買;

你不買,out了, 還怎麼和其他潮人談笑風生?

當年的HBA,那可是手裡握著一把絕世好牌,什麼Supreme?Bape?Stussy?辣雞!

老子根本沒放在眼裡,潮流我HBA說了算,一副王者氣焰。

除了最初創立的猿人、閃電迷彩骷髏頭等經典的潮流,HBA也很快迅速引領著新時代街頭風格興起。


一時間,全世界的潮牌紛紛致敬HBA,

如今大街小巷都能看見的off-white曾經也是對HBA點頭哈腰的小弟

街頭老大哥,有30多年歷史的Stussy,也不得不迎合市場主流,模仿起HBA。

國內看一個品牌到底紅不紅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打開某寶,隨便搜一搜品牌名稱,去看看山寨款的數量。

相信像上面這張圖裡的「爆款」,螢幕面前的你或許都已經看過無數次了吧...

擱到現在,簡直是髮廊小哥的標配,硬凹的「山寨」感,絲毫談不上「氣質」二字。

一些所謂的國內潮牌 「自主品牌、「原創設計」,也紛紛湧來,在HBA風格的基礎上,加入自己的審美,結果就是——創造了慘不忍睹的潮流趨勢。

相信你一定聽過這樣的一句話, 「如果一兩個人穿是時尚,一群人就是潮流,一幫人就是跟風隨大流,零美感」。

但 HBA 過氣的速度比它崛起的速度還快,就好像一夜之間,HBA 突然就不潮了,甚至連 A$SAP ROCKY 都要寫歌 Diss :HBA shit is weak, you can keep that。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紀梵希的大印花更好賣,OFF-WHITE 的幾何圖案更受歡迎。

想再次用天馬行空的想像翻身的時候,HBA 卻落得個悲慘下場。

在推出一系列怪異單品、又折騰了一頓模特之後,HBA 終於在去年4月6日宣布品牌停止運營。

一個親手讓潮流進化的品牌,卻敗在了自己創造的潮流手中,真讓人唏噓。

BOY LONDON

說起倫敦男孩,那真是一個尷尬的潮牌,就像它的名字一樣,中英翻譯是兩種完全截然不同的感覺.....(笑而不語)

BOY LONDON可以說是英倫街牌的鼻祖曾是80年代音樂和服裝文化的代名詞。成立之初就打上叛逆的標籤,不斷以一種顛覆性的理念挑戰傳統的服飾行業,大膽的圖案、寬大的T-Shirt剪裁等等都是標誌性特徵。

它用經典大翅膀引領英倫時尚,既是買手店和走秀場的常客.

但同時又是奧特萊斯里打折最狠,看起來最像地攤貨的。

就在前幾年,穿啥啥潮的帶貨明星們還都為它瘋狂代言。

但是如今的Boy London,仿佛成了沒爹要,沒媽疼的「野孩子」,就是在商場裡路過你瞄了一眼、就恨不得躲得遠遠的丑衣服。

但Boy London的過氣,如今分析看來是遲早的事情,這個牌子水逆情況也特別多。

一方面有搶注商標的韓國Boy London,和英國的相似率高達99.99%。這樣直接造成的後果就是,真貨、假貨,高仿貨讓人傻傻分不清.....

另一方面網紅們的男友風倫敦男孩曬照,也直接把Boy London變成月銷量百萬的文化衫,把一件原本時尚潮流單品,直接變成了人群眾5個人里就有3個人在穿,結果2個還是假貨的「大眾商品」,失去了對於潮牌最重要的亮點——個性和新鮮感。

甚至就連抄襲它的防貨假貨,都絲毫不走心。

再後來發展到過氣,再後來,山寨乾脆也不Fake打理它了....悲劇的開始啊!


Vetements

怎麼回事?潮牌 Vetements 要開始不潮了嗎?

這個影響了無數某寶「原創品牌」設計的宇宙級潮牌,2018SS 也破天荒地打折了。

作為一個像 Supreme 一樣玩飢餓營銷的品牌,打折的那一天,也就宣告了它潮流生命的終結。

Vetements 曾經有多火?應該就是幾乎大半個娛樂圈的明星都穿過它,隨後引來各種網紅甚至粉絲和網友的效仿。

左:權志龍,右:侃爺

左至右:吳亦凡、陳偉霆、楊冪

Angelababy

把 Angelababy 單獨放出來一張,就是因為這件衛衣實在是太有名氣了,

去年小編每天上班路上都能看見 10+ 件,當然,都是 Fake 假貨。


可是,從17年下半年開始,Vetements 似乎失去了之前的風頭火勢。

最近發布2018秋季的秀,也因為分趾鞋的設計引發爭議,儘管官方說辭是「致敬」,卻還是被 Martin Margiela 的粉絲怒懟抄襲。

Vetements 2018 Fall

男裝和女裝都有分趾鞋設計

今天的Vetements還是原來的那個Vetements,但是當初的風光已經不存在了。

寫在最後

寫完這些,突然想起來以前有人問我,潮流和時尚到底有什麼區別?

或許「潮流」兩個字就是最好的解釋,潮漲潮落,誰也不知道下一波浪衝上來的是什麼。

畢竟火到宇宙級的 HBA、Vetements 也可能涼涼。

(註:圖片和部分文字均來源於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hddtG4BMH2_cNUgcfG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