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笑出聲的《搞怪科學書》,全世界找不出第二套

2019-12-17   中信出版集團

現在很多家裡都有大部頭的DK自然科普書,或者《昆蟲記》《動物記》這種科普故事書。

而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這套《搞怪科學書》跟大家平常看的科普書都不同。

它既不是DK這種偏寫實的硬知識,也不同於科普故事。

它每頁用兩三百字講清楚一個孩子感興趣的,好像很熟悉,其實又不完全了解的知識點。語言輕鬆,插圖幽默,小學生可以輕鬆讀完。



套系介紹

關注兒童科普書榜單的朋友應該聽說過這套書。它以前出版過5冊,讀者評價非常好。

現在這個5冊的版本已經斷貨,今天推薦的則是剛剛上市的新版——《搞怪科學書(全9冊)》

新版增加了全新的4本書,主題擴充到9大類,約700個知識點

老版5本

  • 《大自然的天才創意》——仿生學
  • 《集合了,海洋公民》——神奇的海洋生物
  • 《噓,聽聽動物說什麼》——動物如何交流
  • 《救命啊,有蟲子》——討厭又嚇人的小動物
  • 《糞堆里的旅行》——有趣的糞便知識

新加4本

  • 《看不懂的季節》——生態學和氣候學
  • 《被誤解的大自然》——被誤解的自然知識
  • 《寄生蟲的夢想》——神秘的寄生生物
  • 《謠言,停止吧》——在各個家庭世代流傳的謠言

每本的主題都很有趣,是孩子會感興趣的點。

就比如昆蟲的觸角究竟長在哪兒?

《搞怪科學書·被誤解的大自然》中就講到了這個問題。

這本書里每個標題都是很多人錯誤的認知,就像上面這個:昆蟲的觸角都長在頭頂上。

然後作者會有一句俏皮的反問,下面就是簡單又有趣的解釋。

這次的新版本除了增加4本新書,還對之前的版本做了很多修訂

1.給生僻字增加了注音。

2.重新梳理文字,加必要的注釋,使閱讀更順暢。

比如在說到蟬的叫聲時,給蟋蟀的「㘗㘗(qūqū)」聲注了音,怕小朋友誤解,還注釋了蟬鳴是通過腹部的發生器振動發出的,因此並非真正在「唱」。

3.請中科院副研究員梁紅斌老師進行全套的審校。

4.用紙更紮實,紙張厚度增加20%。

舊版用的是80g的紙張,而新版則用了100g的紙,厚實了不少,即使後面有整幅的深色圖片,顏色也完全不會透。


推薦理由

內容超搞怪,解答孩子各種問題:

書里很多知識我們覺得自己挺熟悉,但其實並不知道真正的答案。不信就來看一看!

蚊子的翅膀。誰夏天還沒跟蚊子親密接觸過呢?但是讓你馬上說出來蚊子有幾個翅膀,相信很多人都答不對。

答案:蚊子是雙翅目昆蟲,雙翅目就是有兩個翅膀,這樣的昆蟲還有蒼蠅。

就是這些眼前的小知識,孩子一旦了解了,都能像知道了大秘密一樣,轉天就去問同學,從中獲得極大的滿足感,這就是學習的動力啊。

越奇怪越少見,孩子越感興趣:

孩子都喜歡屎尿屁,大人雖覺得噁心得不行,但孩子樂此不疲。《糞堆里的旅行》的作者也深諳此道,在一開始,作者就說:「讓我們光明正大地聊聊屎吧!」

世界上食糞動物居然有好幾千種,除了狗,兔子、考拉、烏龜等都吃糞,而且很多昆蟲在糞便排出幾秒鐘之後就會「聞香而來」,畢竟,誰不想「趁新鮮吃一口熱乎的」呢?

很多海洋生物都用」嘴」上廁所,或者說用」屁股」吃東西。

孩子看到這些描述簡直要樂瘋了。

而糞便其實還有很多正經的作用。植物的種子可以由它傳播,許多生物要靠它養活,糞便不但可以吃,還可以傳遞信號、作為燃料,對科學研究也有很大幫助。

總之,從一個小小的孩子感興趣的點出發,能牽出一大堆身邊的知識,而這很可能成為讓孩子愛上科學、探索科學的契機。

貼近生活,與現實問題緊密相關

這套書雖然是法國出版的,但感覺有很多問題都跟中國關係特別密切。

就比如說汽車限行,這個方法究竟能不能解決道路擁堵的問題,它是不是最好的辦法,能不能再改進,大人也不知道。

《看不懂的季節》里則跟孩子討論了這個世界老大難問題。比如書中說:因為在大城市裡,由於房價等原因,人們住的地方離市中心普遍比較遠,所以私家車有時候是比較重要的交通工具。與其整體限行,不如在公共運輸接駁點多設立些停車位,讓私家車少開長距離比全面限行似乎更好。

再比如免費交通是不是會使更多的人綠色出行,自行車道怎樣設立比較好,轉基因食品的優缺點究竟是什麼……

都是時下的熱門話題,也是眾說紛紜,卻很難找到科學解說的問題。

孩子在書中可以看到不一樣的思考方式,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同時了解世界其他國家的現狀,開拓自己的眼界。

語言幽默,插畫有趣,看圖就能笑出聲

這套書不但知識點搞怪,語言幽默,插圖也特別好玩,有時候光是一頁一頁翻圖片,都能讓人笑出聲。

玻璃蛇雖然長得像蛇,但它確實是一種蜥蜴。

長頸鹿的脖子是抻長的?

大猩猩和黑猩猩喜歡吃香蕉?

專家團隊,嚴謹靠譜:

這套書的作者除了有紮實的專業知識,還都寫過多部兒童科普作品。

《救命啊,有蟲子》的序言里寫道:

專家可不會滿地亂跑,尤其是研究某一個小領域的專家,有時候孩子從父母朋友那裡得到意見之後就以為是正確答案了。所以孩子們需要一套這樣的小書,為他們闢謠解惑,幫他們重新認識這個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



怎麼讀

這套書特別適合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習慣。

因為在看書的時候你總會忍不住去查些東西。

書中很多知識點都會讓人覺得太不可思議,或者跟我們印象中的反差太大,所以會引起孩子特彆強烈的「求證欲」。

比如書中說扇貝是跳著逃跑的。對於沒胳膊沒腿,連骨頭都沒有的海中生物來說,跳著跑實在讓孩子難以想像,他們會特別想看看兩塊貝殼夾一塊肉是怎麼跳的。

這時候就可以鼓勵孩子通過網絡搜索扇貝跳著跑的視頻,既求證了知識的正確性,又會覺得特別有意思。

醫學講究循證,其實所有的科學研究都一樣,即便書中說了一個答案,我們也要鼓勵孩子對心存疑慮的地方加以證實。這比了解幾百個知識點要可貴得多。

最後,《搞怪科學書》其實從出版以來就以「無快樂,不科普」的理念受到了孩子們的歡迎。所以如果有「正經書閱讀困難症」「愛搞怪綜合徵」「好奇心旺盛症」……的孩子都可以放心閱讀。



分冊介紹


《大自然的天才創意》

是誰發明了:拉鏈、火災報警器、空調、強力膠……

當然,是發明家們,但是誰給了他們靈感呢?那就是——大自然!

這本小書用幽默的語言向我們展示了上百個發明的奧秘,這些發明或尋常,或奇特,但是創意都是來自對大自然的觀察。通過了解這些仿生學,你會了解到人類與自然是多麼密不可分。


《被誤解的大自然》

被人摸過的小鳥會被它媽媽遺棄?你以為鳥嗅覺很好?

人不是動物?那人是植物?

我們不是在抬槓,關於自然的誤解實在太多了,這本小書能讓你深入思考,撥雲見日。其實自然界中的悖論很多,只要反問一下自己,也許就能想明白大問題呢。

《集合了,海洋公民》

你了解海洋生物?那下面這些呢……

在沙灘上爬行的魚

在其他魚身上打洞的恐怖七鰓鰻

像袋鼠一樣跳著逃跑的扇貝

大自然賦予水中動物以超能力,以便它們能夠簡便應對日常生活。本書以科學的方法、幽默的風格展示了60種普通動物的生活習性。看過本書再吃海鮮,哇,會不會覺得更美味了。

《糞堆里的旅行》

從鯨的粉紅便便到從不上廁所的動物們

從狂愛便便的屎殼郎到舔屁股的動物寶寶……

你會了解到母牛、小狗、蜜蜂、大象、人類的習性,並且感受到糞便對世界的重要性。

一個走心的話題,一些讓人笑出眼淚的故事。這本書即將在你面前打開,這裡的故事一個比一個有趣,一個比一個出人意料,而且,都是真實的哦。

《救命啊,有蟲子》

讓你害怕的蜘蛛?讓你筋疲力盡的蟑螂?嚇得你動彈不得的老鼠?

實際上,這些蜇人的、咬人的、夾人的動物沒有一個是故意想進攻我們的,這和我們平時以為的恰恰相反……這本實用的小冊子為小動物們平反,給讀者解惑,並且提出專業的建議,幫助大家和小動物們和平共處。

《看不懂的季節》

現在的西紅柿為什麼不好吃了?

三文魚身體里有很多重金屬?

真的、假的、似真似假的,所有這些想法都被從事環境問題的科學記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答了。這本小書以幽默的方式介紹了一些與環境相關的問題,有助於小腦袋形成思辨的生態意識。畢竟,未來是屬於孩子的,他們早了解這些事實總有好處。


《寄生蟲的夢想》

世界上最長的動物不是鯨,而是它身體里的絛蟲。

世界上有一半生物是寄生蟲,而另一半則是它們的受害者。

寄生蟲影響了我們的外表,改變了我們的歷史……它們能改變宿主的性別,代替它的器官,甚至強迫老鼠撲到貓嘴裡……嗯,其實我想說的是——你會喜歡這本小書的。

《噓,聽聽動物說什麼》

我們很清楚,狗汪汪叫,母雞咕咕叫,但我們不知道:

兔子也會尖叫,鸛鳥是個話癆……

動物也有口音,美國的羊也許根本聽不懂中國的羊在說什麼。本書講了很多動物稀奇古怪的叫聲,如果你不怕嘈雜地話,現在就可以打開書,讓一大群動物在你耳邊盡情歡笑吧!


《謠言,停止吧》

哺乳動物不下蛋?

昆蟲的生命都很短?

這本幽默的小書結束了人們對動物和大自然的100多個錯誤的認知,這些錯誤的想法在不計其數的家庭中流傳。本書能讓大家重新了解大自然,不再相信那些亂七八糟的傳言,也不再害怕那些被抹黑的動物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