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天坑博物館——樂業天坑群#在家雲旅遊#

2020-02-20   子磊的外衣


中國是喀斯特地貌分布面積最大的國家,從熱帶到寒溫帶,從濕潤區到乾旱區,各種喀斯特地貌類型齊全、包羅萬象。

1998年,國土資源部在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樂業縣進行土地資源調查時發現的一種世界罕見的地質奇觀 ,喀斯特漏斗群——樂業天坑群。該地區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即岩溶地貌),降水量大,地下洞穴的發育良好,是一個世界性的岩溶勝地和「天坑博物館」。

「天坑」是一種罕見的地質奇觀,是喀斯特地形特有的,一般形成於6500萬年以前,形如一個巨大的漏斗,在我國首次發現並命名的是重慶奉節縣的「小寨天坑」。

廣西樂業天坑分布在一個龐大的地下河——百朗地下河系統中游段的峰叢區,在這一區域,天坑群形態多樣,在峰叢中出現的地段部位各異,坑底層狀特性明顯。

樂業天坑個個妙趣無窮,充滿神秘、傳奇的色彩。現已發現的天坑群包括大石圍、白洞、風岩洞、天星洞、神木洞等20多個天坑。經過對洞的深度、面積、坡度、植被進行測量,這是到目前為止發現的世界第一大天坑群。因此,樂業縣被譽為「世界天坑之都」、「世界天坑博物館」。

天坑四周是被刀削似的絕壁,形如一個巨大的豎井。「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形容的是蜀道的艱難,在這樣的環境下,什麼樣的鳥在這裡恐怕也無法飛越。天坑的底部很多是人類從未涉足過的原始森林,有大量珍貴的動植物。這裡地形極為複雜,並有地下河相通。


大石圍天坑是其中最大、最神奇的一個。深613米,東西走向600米,南北走向420米,底部面積9.6萬平方米,人們把它視為神洞聖地,不敢冒犯。在樂業天坑群里,有穿洞天坑,不斷冒出氣霧。有秀美玲瓏的白洞,洞中鐘乳石千姿百態,底部還有一個面積500多平方米的方竹林,竹節四周長滿了兩三厘米的竹刺,極為罕見。


布柳河


天坑群附近的布柳河,兩岸重巒疊嶂,生長著茂盛的熱帶雨林植物。河上有一座奇妙的天然巨石飛橋——仙人橋,距離水面空間約80米,跨度達到177米,頗為壯觀。


百朗大峽谷

距大石圍天坑約20公里的百朗大峽谷,是另一獨特的地形地貌。在峽谷中行走,谷中古樹繁茂,頭頂一線藍天,雲山相接。美麗的原始森林、遙望野猴嬉戲和山鷹飛翔、大自然帶給人的感受,永遠都有一種屬於自己微妙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