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今年入夏以後
冰冰涼涼的天氣
讓人感覺是個假夏天
高溫天幾乎沒有來過
然而,欠下的東西總是要還的
隨著上周出梅、颱風過門不入
熟悉的「寧海式桑拿天」
正式登場
35℃ 35℃ 35℃
你要的高溫天來了
它可能會遲到
但永遠不會缺席
「蒸桑拿」的免費機會又到來了
本周會一直處於高溫狀態嗎
會不會有一絲絲的喘息機會呢
看下面的天氣預報呀
寧海天氣
受副熱帶高壓影響,
本周我縣將以晴熱高溫天氣為主,
午後多雷陣雨天氣。
最高氣溫可達35~36度,
最低氣溫26~27度。
大家要做好
防暑降溫工作,謹防中暑;
另外需注意防範
午後短時強降水、強雷電、
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熱浪來襲
涼爽的小船說翻就翻
太陽貌似和高溫很配
假夏天就這樣溜走了
出走多日的太陽強勢回歸
一回來就是那麼「兇猛」
這樣的太陽真心愛不起來
今天「三伏」中的
「中伏」也到了
那道熟悉的「三伏天」配方
又回來了
常言道
「冷在三九,熱在中伏。」
伏天不止是養生的好時節
更加是一個需要避病的日子
小編這就給大家介紹
這時候應該怎麼養生?怎麼吃?
中伏如何養生?
1
健脾防暑
伏天濕熱較重,容易導致脾虛,要注意健脾護脾。
飲食應以清淡為主,綠豆有健脾的功效,可以適當喝些綠豆粥祛濕健脾。中醫認為,綠豆煮湯能夠消暑益氣、清熱解毒,對於輕度中暑,頭昏頭痛、胸悶氣短、無汗煩熱症狀能夠起到治療效果。
還應該適當多吃蔬果,特別是維生素含量高的蔬果,如西紅柿、西瓜、黃瓜等。
伏天氣溫高,人體容易脫水,因此大量補水是防止中暑的最佳方法,也可以喝一點綠茶或者淡鹽水。
注意:患有日光性皮炎的人需要注意,要少吃光敏性食物,如芹菜、菠菜等。這些食物會加速皮膚對於光的敏感性,加重對紫外線的過敏。
2
麵食可作為補充人體能量首選
伏天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會加快,身體大量出汗,對能量的需求增多。餃子等麵食含糖類、B族維生素、多種礦物質,可為人體提供充足的熱量。暑熱讓人們食欲不振,麵食相對好消化吸收。
吃碗熱湯麵,身上發汗,可以去除體內的潮氣和暑氣。
注意:
麵湯,普遍含鹽較高,要少喝;
撈麵,有人愛把麵條放到冷水中沖兩次,這樣做會讓部分B族維生素和鉀元素溶到水中,營養流失;
炒麵,通常用油多,不建議常吃;
燜面,營養損失較小,營養均衡。
3
中伏要防病
1. 心血管疾病:一不小心要人命
每年夏天從6月開始,心腦血管疾病就進入了高發期,並且會一直持續到8月中旬。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醫師劉馨雁介紹,既往的統計數字顯示,氣溫每升高1℃,急診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就會增加17.3%。
2. 中暑:死亡率高達60%
夏季高溫,中暑不是什麼罕見事兒。但是!在中暑裡面,有一種最嚴重的中暑叫做「熱射病」,死亡率高達60%,是臨床表現最嚴重、死亡率最高的中暑。
3. 面癱:空調直吹容易面癱
夏季,人們常呆在空調房,很容易導致一種夏季高發疾病——面癱!天氣炎熱,部分人選擇空調或者風扇直吹,風寒之邪侵犯面部,出現面部神經炎,即面癱病症。面癱患者常常會導致面部神經麻痹,嚴重時嘴歪眼斜。
4. 腸炎:不注意很遭罪
這段時間人體消化功能變弱,自身的抵抗力和對氣候適應性下降;同時,悶熱的天氣適宜細菌的繁殖,因而腹瀉、腸炎成為「夏季」最常見的消化道系統疾病。
4
中伏按三穴
1. 百會穴:提神醒腦
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的最高點,按摩這裡可以提神醒腦、升舉陽氣。
用雙手拇指或食指疊按於穴位,緩緩用力,有酸脹感為宜,持續30秒即可。
2. 內關穴:預防中暑
內關穴位於前臂掌側,腕橫紋上2寸。高溫環境待久了及時按揉這裡可以防範暑邪,對保護心神是非常必要的。
左右手交替用大拇指點按內關穴各50次,以中暑三大症(頭痛、出汗、口乾)有所緩解為佳。
3. 勞宮穴:養心寧神
勞宮穴位於手掌心,握拳屈指時,位於中指指尖處。中醫講「心主夏,心與夏氣相通」,因此,炎夏養生重在養心,而勞宮穴也被稱為「護心穴」。
採用按壓、揉擦等方法,左右手交叉進行,每穴各操作10分鐘,每天2-3次。
三伏天吃什麼
1
吃三肉
1. 羊肉:逼走體內寒氣
把羊肉這種常見的冬令補品放在三伏天來吃,其實是很有「講究」的。
現在人們貪涼,冷飲一杯接一杯,空調一吹一整天。這時疾病也來了,這個時候適當吃點暖性的羊肉,有利於發散滯留在體內的寒氣,疏通筋脈。
2. 雞肉:補充恢復體力
人在三伏天時,體力消耗增大,適當吃些雞肉等高蛋白的食物,有助補充體力,挺過這段難熬的日子。雞肉中含有大量蛋白質的,非常適宜人體消化,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幫助恢復體力!
3. 豬蹄:豐富的維他命
三伏天出汗多,人體中各種維生素(維他命)損失也多,這時候吃點豬蹄,可以很好的補充維生素,提高身體免疫力。
豬蹄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並含有鈣、磷、鎂、鐵以及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等有益成分。
2
吃三瓜
1. 吃苦瓜:祛痱子
苦瓜的「苦」,才是營養的關鍵和精髓!中醫認為,苦瓜味苦,有清熱解暑、清心除煩、健脾開胃、益氣解乏、益腎利尿的作用。如果發現自己身上長痱子,就可以在餐桌上加入苦瓜。
2. 吃絲瓜:平痰喘
絲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植物黏液、木糖膠等物質,全身都可入藥。而且絲瓜可謂是三伏天裡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好幫手」。
絲瓜性寒,具有消暑利腸、祛風化痰、涼血解毒的功效。如果出現痰喘咳嗽、熱病煩渴等也不妨試試吃點絲瓜來緩解。
3. 吃冬瓜:增食慾
「冬瓜」,聽名字就知道非常適合炎熱的三伏天食用。冬瓜能清熱化痰,除煩止渴,降火解毒、利尿消腫。而且冬瓜含水量較多,還可以起到增進食慾的作用。
由於不含脂肪且含糖量較低,對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等人群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
3
吃三葉
1. 薄荷葉:清涼又解暑
高溫天可以適當吃點薄荷葉,比如煮綠豆湯的時候加點薄荷葉,這樣熬出來的綠豆湯,喝起來真的沁人心脾。另外,可以把薄荷熬水放冰箱備用,然後榨果汁的時候,添加點薄荷水。
2. 藿香葉:有效防中暑
夏季大家最熟悉的就是藿香正氣水了。其實可以把藿香作為香料來使用。平時在燒菜時,加點藿香葉,可以有效預防中暑,又增加了滷菜的香味,比吃藥強多了,一舉兩得。
3. 荷葉:消暑增食慾
荷葉的清香,非常誘人,伏天食用可以增加食慾。也可以用來做綠豆湯,跟薄荷葉一樣,煮綠豆湯時放一點,增強消暑功能。
部分來源:寧海氣象 CCTV生活圈
編輯:橙子
編審:潘曉娥
投稿微信:wlds590055
往期精彩推薦
超!好!看!可鹽可甜的畢業照,燃!爆!校!園!
今天開游啦~寧海再一次引起全國的關注!
官宣!今年5·19開游節活動定了!
寧海這位九旬「摳老頭」了不起,捐5所希望小學、建造養老院、幼兒園...
@寧海家長,我縣小學入學報名登記正式開始!
桃花節震撼來襲!3月22日,一起相約東山賞桃花~
一聲村醫,一生村醫!50載醫者仁心!
二月二,咱去龍宮趕熱鬧!
寧海有鏤空玻璃橋啦?10月份約起來~
《詩畫浙江》里的寧海,美翻全省!
視頻來了!交了10萬元特殊黨費後,這名老黨員安然辭世!
關注我們
精彩不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_TcHmwBmyVoG_1ZNEU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