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棍為啥只用紙袋裝?法國人有多愛它?關於它的秘密太多了…

2019-10-12     新歐洲

作者:木南

如果你在法國生活,那麼你大概聽過這麼一句話:法國人和麵包成就了一個唯美的愛情故事

千萬別懷疑,因為這十有八九是真的。法國人對於麵包有種蜜汁熱愛,儘管菌菌已經快被法國的麵包逼瘋了。

不得不承認的是,法棍這種麵包已經成為了法國的標誌,不,它甚至能夠成就千萬人追捧的法式優雅。或許,法棍從來都不是只用來吃的,它還跟貝雷帽,海魂衫一樣,是法國人不可或缺的時尚單品。

無論男女老少,似乎只要抱著法棍,就能平添一股歲月靜好不要打擾的微妙氣氛。

不過,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法棍地位的舉足輕重,除了經常出現在時尚大片里之外,還悄咪咪的體現在了外包裝上。

不同於大部分用塑料袋裝著或是用紙袋封好的麵包,法棍從來都是裝在敞開的牛皮紙袋裡或者用紙包著出售的,像醬紫:

但你們有沒有想過,到底為啥法棍要被特殊對待呢?!

根據菌菌的生活經驗,買回家的麵包一定得用小夾子夾好密封保存,不然很快就會因為水分流失而變硬變味,難以下咽到只能拿去回爐重造~

可這一定律放在法棍身上就不適用了!實際上,法棍要用紙袋裝的原因和變味變硬並沒有多大關係。

眾所周知,外表堅硬的法棍,其實有顆超柔軟的內心。

讓菌菌回想一下剛出爐的法棍到底有多美好:

頎長卻不算纖細的絕佳身材,擁有落日下麥田的金黃色澤,輕輕一捏就能發出窸窸窣窣的好聽聲響。

如果你剛好手邊有一把麵包刀,輕輕划過,還能聽見鬆軟起伏的呼吸和迎面撲鼻的小麥清甜。

沒錯,外殼的硬朗脆爽,內部的柔軟耐嚼才是一根好吃法棍的精髓。

如果,為了保鮮,把這樣一根法棍裝進密封的塑料袋裡會發生什麼!

麵包內部鎖住的水分漸漸侵蝕掉美味鬆脆的外皮,讓金色褪去光澤,一點點變成濕漉漉且軟綿綿的喪氣樣子,灰溜溜的遺憾收場。

不,這是丟掉了靈魂的法棍,法國人怒吼,我們不接受!

其實,真的沒必要強行延長法棍的保質期限呀,現買先吃才是美食家。

像法棍這種無糖無脂肪的麵包,最佳賞味期限大概可以延長到出爐後24小時吧。如果一根法棍放上48小時都沒吃完,那麼恭喜你,此刻的法棍大概只能用來打人了。

講真,一個人想要吃完一整根法棍的確是有點撐的,吃不下的時候別勉強,將麵包切面朝下放進紙袋吧,這樣至少能夠在短時間內保持麵包內芯的柔軟和麵包外殼的嚼勁。

再不,直接丟進冰箱,儘管麵包可能會因為澱粉沉澱重新結晶而變得有失口感,但別擔心,烤箱和微波爐都能再次讓它煥發光彩!

如果你真的長期以法棍為伍,就會慢慢發現,其實,每一個階段的法棍都有著自己不同的魔力呀。

下班的路上,去街角的麵包店抱上一根剛出爐的法棍,裝成巴黎人優雅的樣子,歲月靜好的回家。不過記得,拿到它的第一瞬間,請直接把兩端掰下來放進嘴裡,這是法棍在第一時間跟你say hi,別擔心,沒有人會對你側目,因為這是誰都不會錯過的美味。

如果你想,今晚的晚餐就讓法棍來稱霸吧。燉上一鍋牛肉,雞翅,或者煮上一碗濃湯,再將法棍輕輕切片,就是就是簡單又美味的一頓。記得用法棍將盤子裡剩下的湯汁一點點抹掉,你會發現,美味都是在最意外的瞬間產生。

第二天清晨,將稍微變硬的法棍從中剖開,放上火腿,芝士,沙拉,再丟進烤箱,叮咚,你的法式三明治午餐已經就緒。

如果還有剩餘,那麼就是切片蒜蓉麵包登場的時候了,塗上蒜蓉醬放進烤箱,迎接你的是滿屋子的蒜香,以及迫不及待一口氣吃完的滿足;

或者,放任自己試試法式吐司(Le Pain Perdu)的美妙:將硬硬的法棍切成塊,侵泡在牛奶和雞蛋的混合液中,等法棍充分吸納了汁水,再丟融化了黃油和奶油的平底鍋煎成金黃,最後撒上糖粉,香噴噴的小食就出爐了。儘管有點罪惡,但不得不說,法棍總有你想不到的那一面;

如果實在不行,凱撒沙拉考慮一下!

還有,據說,田園炒法棍味道還不錯呢~~

總之,這件用一棍幾吃成功征服法國人心的時尚單品,記得給它配一個漂亮的牛皮紙袋哦!

ref:

https://curiosity.com/topics/this-is-why-grocery-stores-sell-crusty-bread-in-paper-curiosity/

新歐洲專稿,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X14w20BMH2_cNUg_f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