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情》首演拉動夜遊升級 臨沂龍園差異化營銷能否乘風破浪?

2020-08-08     臨沂資訊網

原標題:《問情》首演拉動夜遊升級 臨沂龍園差異化營銷能否乘風破浪?

壯志滿滿的赴京趕考少年,在考取功名的途中,偶然遇到了令他怦然心動的女子。兩個情竇初開的年輕人,相遇、相知、想識、分別、歸來、問情……

8月5日晚,以重點打造傳統文化的臨沂龍園旅遊區將這個纏綿悱惻的江南愛情故事——《問情》「搬」上了舞台,通過聲、光、電與舞蹈將水上實景演藝完美結合,為慕名而來的5800餘名遊客呈現了一場完美的饕餮視覺盛宴,也將龍園旅遊區的「夜遊經濟」推向另一個高峰。

從模仿別人到被人模仿,臨沂龍園旅遊區守正創新求突破

2015年剛剛開業的時候,對於這個缺乏資源、平地而起的景區,並沒有多少人看好。熬過創業之初的艱難,龍園在傳統業態的基礎上,變革求新,邁開了跨越發展的步伐。那時的龍園,建設粗放,倉促開業,給外界一種沒有核心產品競爭力,純粹大公園的尷尬認知。

從2017年開始,龍園先後推出機車露營節、搖滾音樂節、千人露營大會等豐富多彩的主題性活動,增強遊客參與互動性和體驗感,深受市場青睞,讓同行側目,龍園旅遊區因此名聲大振。2018年6月份,龍園景區開始試水「夜遊經濟」,推出首屆龍蝦節,正式打響了臨沂景區「夜遊」模式的第一槍。

同年7月份,臨沂龍園接踵推出「啤酒節」,原計劃8月5日結束。但源源不斷湧入的遊客,使得景區不得不一再拉長戰線,直到8月31日才依依不捨落幕,持續了一個多月,接待遊客達到12.6萬人次。業內人士稱,此次龍園古城青島啤酒節,不僅創下臨沂景區「啤酒節」時間最長紀錄,也刷新了臨沂景區「夜遊」遊客接待紀錄。顯然,主打「龍園不夜城」的龍園景區成為臨沂旅遊的一張亮麗名片。

龍園景區不斷創造的神話,被同行爭相效仿,兄弟景區紛紛推出「不夜谷」、「不夜城」、「音樂節」、「帳篷節」、「露營節」等,臨沂夜間旅遊市場的大門轟然打開。的確,龍園嘗到了夜遊的甜頭,2019年景區接待遊客達90餘萬人,其中夜遊的遊客20餘萬人。

對於大多數旅遊景區來說,今年能夠活著就是最大的勝利。從5月份景區剛剛「解禁」,龍園就接連推出燈光水幕電影節、「浪漫雙休日,邂逅鳳棲湖」、「縱情端午節,龍園不夜城」等主題夜遊活動,點燃了臨沂景區復甦的璀璨之火。用景區負責人的話說,不間斷地活動,一方面可以繼續保持景區的品牌發聲;另一方面為即將到來的旅遊復甦蓄客。

用現代手段演繹傳統故事,龍園欲用演藝牌破營銷之困

每到暑期,大多數旅遊景區紛紛開放夜場挖掘夜遊經濟。啤酒燒烤,電音節,狂歡節等紛至沓來,你方唱罷我登場,同質化問題嚴重。在業內人士看來,眼下的主題公園夜場項目,離真正的夜遊經濟還很遠。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就表示,為什麼會同質化?因為現在這些夜場項目,只是把主題公園的常規活動加起來,沒有創新,不是真正的夜遊經濟。真正的夜遊項目,應該是獨立、有內容、有主題的,能在夜間給遊客不一樣的體驗。例如白天平淡無奇的景點,到晚上搖身一變成為聲光電的互動項目。

此時的龍園,清醒地認識到,夜遊模式很容易複製,必須求變!只有不斷地推陳出新,有核心產品競爭力才能贏得市場。打演藝牌,成為龍園管理層的一致共識。基於這種認識,龍園重金打造了大型水上實景表演《問情》。

為了把這場演出做到極致,景區投入數百萬元資金和百餘人的演出團隊,通過聲、光、電與舞蹈、水上實景等不同場景的完美結合,創新打造出一部江南愛情的水上舞台劇,就是為了給遊客一個視覺上的享受。

果不所料,跌宕起伏的劇情,精美的舞台效果,讓前來現場觀看首演的遊客們沉浸其中。來自濟南的宮先生一家第一次來臨沂旅遊,就碰上了《問情》首演。他連稱「非常意外」。他說,總感覺來臨沂就是感受淳樸的沂蒙文化,沒想到在龍園景區能看到效果這麼好的演出,把傳統文化演繹得這麼唯美。

從開始籌備到首演,龍園的這場演出總共用了20餘天。5800餘遊客到訪雖與同期有所下滑,但對於上半年的旅遊市場說,用爆棚來形容也不為過。對景區無疑就像打了一劑強心針,不僅增強了景區繼續堅持走文化惠民政策的信心,也讓景區切實感受到了傳統文化對遊客的吸引力。

在龍園營銷總監彭淑濤眼裡,龍園有愛情谷婚紗攝影基地、有紅妝博物館,有大型實景演出《十里紅妝》,再加上這次《問情》水上實景演出,一是彰顯了龍園的愛情主題文化,二是突出了傳統文化特色;三是發揮了景區的燈光亮化優勢,這樣的文化演藝活動,更加提升了龍園的品牌形象和遊客體驗度。

彭淑濤說,「別人做產品的時候我們做主題活動,別人主打啤酒節活動的時候,我們做夜遊體驗,別人推夜遊的時候我們做文化演藝。我們一直在用差異化的營銷策略和獨一無二的產品優勢搶占市場。」他說,發展夜遊經濟既響應國家號召,又打造了景區發展夜遊經濟亮點,一舉兩得。

你有我優,你優我特,這是龍園給自己的定位。在滿足夜遊市場必須的音樂和美食之外。龍園景區豐富的業態為遊客帶來更多的選擇。除了精彩的文化演繹活動,園區還有紅妝博物館、古床博物館、木文化博物館等優秀的傳統文化博物館群,這些都是其他景區所不具備的。

業內專家認為,現在的夜遊經濟模式大部分都是啤酒節、帳篷節、音樂節、露營節、燈光節等,看似華麗的背後,激情的狂歡,卻很難帶來持續性。你搞我也搞,簡單模仿複製,千篇一律難有創新,《問情》的推出更凸顯了文化內涵的豐富,用現代手段演藝傳統的愛情故事,把文化和旅遊進行結合,能在遊客心中留下烙印。

需求升級倒逼旅遊體驗升級,差異化營銷拉動夜遊經濟

在大多數人眼裡,夜經濟就是吃喝玩樂一條龍。當天,魯商知春湖溫泉酒店總經理劉文成也受邀前來觀摩首演,他謙虛地稱龍園是酒店學習的榜樣。他說,景區夜遊不是簡單的吃吃喝喝,追求高品質的精神享受才是最高級的旅遊。龍園通過對傳統文化的包裝演藝,既滿足了遊客的精神需求,又通過文旅融合,讓景區走向更遠的詩與遠方。

一位常年從事旅遊報道媒體人士認為,其實臨沂龍園真正想做的就是一種業態的引領。過去的啤酒節也好,龍蝦節也罷;加上今天的實景演出,充其量就是引子,夜遊經濟的這種業態才是主打。用豐富的活動和配套的服務引發更大的旅遊消費,創造更可觀的旅遊效益。在國家大力倡導夜經濟的當下,龍園用了三年的時間探索證明,夜遊模式的路子是對的。

有關專家表示,當今文旅融合勢頭強勁,深挖當地文化和傳統文化成為撬動夜遊經濟的支點。單純的技術創新演繹不出攝人心魄的藝術,也產生不了更深度的文旅共鳴。只有找準定位,開拓適合的夜遊好產品,才能開發拉動旅遊產業經濟發展,以創新業態提升景區商業模式創新,讓景區揚名得利,越夜越美麗。

除了常規的旅遊時間外,如何用差異化的營銷手段來獲取市場占有份額,從而增強旅遊體驗的粘性和產業鏈條,去門票化,景區二銷和拉長經濟增長產業鏈才是旅遊從業者最終追求的商業價值。臨沂大學經濟學專家朱建成教授認為,目前臨沂的主題公園可消費的產品乏術可陳,遊客的需求白天就基本可以滿足,晚上有沒有必要繼續消費就需要景區要有主題的延續性,用新穎的體驗項目把人留下來。

他說,龍園推出的集聚聲光電的表演項目具有夜間表演的獨特性,是吸引遊客留下來的主要原因。但如何在遊客留下來的同時,增加圍繞演藝的體驗式產品,讓遊客心甘情願消費,感到不虛此行,需要考驗旅遊從業管理者的智慧和產品的高度契合性。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人們對旅遊的需求逐漸的散客化、個性化、主題化。需求不斷升級的遊客希望獲得獨特的旅遊體驗。景區產品實際上是一種體驗,只有增加景區體驗感,才能更好的帶動二次消費。龍園用差異化的營銷理念滿足不同年齡層次的遊客需求,創造獨特的體驗為旅遊營銷打來了另一扇門。

當然,龍園的實景演出雖說精彩也有不少短板。比如遊客觀景觀景效果不佳,遊客參與度不深入,體驗感不強等問題亟待提升。《問情》首演收穫了一些掌聲,未來是否會成為一個全年常態化的項目,還得具體看市場反響。

昏暗的景區和孤獨的遊客。要想讓遊客欣然夜遊,僅靠漂亮的夜景、絢麗的燈彩遠遠不夠。產品的價值在於商業的認可和回報,到底能給龍園的這個演出產品打多少分,或許市場能給出答案!(原創|西城南湖 網易新聞 林小易 對本文亦有貢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Olp0HMBeElxlkkaMx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