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下發「軍令狀」,各地中小學全面落實「公民同招」!| 熱點


前天,新華社發文曝光了北京市一所民辦校以冬令營之名提前招生的內幕。

昨天上午,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在新聞通氣會上表態,必須全面落實民辦、公辦中小學同步招生。教育部也已經給各省下發「軍令狀」,今年必須全面落實民辦、公辦中小學同步招生。下周,教育部將會同各省份研討民辦公辦同步招生的方案,確保「圈地搶生源」不再發生。

何謂「公民同招「?「公民同招「對教育生態會產生哪些影響?今年北京小升初可能會迎來哪些新變化?

「公民同招」的前世今生

今年中小學升學大戰打響前夕,2019年3月,教育部發布了《關於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首次提出,民辦、公辦中小學同步招生,民辦中小學免試入學。

文件指出,「所有公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都要嚴格遵守義務教育免試入學規定。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選擇生源。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民辦學校,引導學校採取電腦隨機派位方式招生。」

教育部出台初中、小學免試就近入學及民辦學校不得提前選擇生源的政策,其目的是給「擇校熱」降降溫。

眾所周知,在上海等地區,民辦學校由於長期以來具有選拔生源,也就是提前招生的「特權」,各種入學面試考試給家長和學生帶來了沉重的負擔,甚至出現了要「面試家長「的情況,也造成了「民辦熱公辦遇冷「的現象,實行公民同招實際是為學生減輕負擔,給擇校熱降溫。

今年全面落實民辦公辦同步招生

這一政策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全國各地紛紛響應,但落實情況參差不齊,一些地區的學校仍暗箱選拔生源。

昨天教育部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基教司司長呂玉剛說:「現在要不折不扣地研究並落實中發26號文件,不合理的現象必須改過來。」他進一步解釋,過去這種現象可能是存在的,因此社會上要求治理的呼聲強烈。但是,中發26號文件發布後,明確要求公辦、民辦同步招生,同時民辦學校超過招生計劃的生源以搖號排列的方式入學。教育部也已經給各省下發「軍令狀」,今年必須全面落實民辦、公辦中小學同步招生。

下周,各省基礎教育處負責人將聚集教育部,研究商討民辦、公辦同步招生的方案,確保「圈地搶生源」的情況不再發生。

公民同招 各省有大招

上海:公辦校園開放日早於民辦

「公民同招「在上上海市首先進行試點。2018年,上海市義務教育入學政策要求,實施公民辦小學同步招生;公民辦初中同時啟動招生工作,政策與2017年保持一致。

公民辦小學實施同步招生,主要包括統一入學信息登記、同步網上報名公辦小學或民辦小學、同步進行公辦小學第一批驗證和民辦小學面談等環節。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校園開放日」早於且長於民辦學校。「校園開放日」不得組織學生報名,不得組織測試或面談,不得收取學生任何形式簡歷、證書材料。

嚴禁測評、調研家長。嚴禁民辦中小學計劃外招生,無住宿條件的民辦中小學限定在本區內招生。

江蘇:公辦民辦學校同步招生,不得考試

2019年4月,江蘇省教育廳印發《關於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明確今後公民辦學校同步招生,不得提前,不得考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不得以「國際部」等名義招生,並嚴格執行零起點教學要求,至2020年取消各類特長生招生。

通知要求, 明確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同步招生,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選擇生源。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民辦學校,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通過區域統籌、「一校一策」等辦法,引導學校採取電腦隨機派位方式招生。嚴禁以各類學科競賽證書、學科競賽成績或考級證明作為招生依據。嚴禁設立任何名義重點班、快慢班,嚴禁收取或變相收取贊助費或捐資助學費。

浙江省:不得變相提前招生

近日,浙江省教育廳會同14個部門聯合起草了《浙江省中小學生減負工作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眾公開徵求意見。

其中提出,實施公辦民辦學校同步招生。公辦民辦學校一視同仁,公平發展,互不享有招生特權。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管理,按當地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的招生時間,與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同步招生,嚴禁任何形式的提前招生。公辦、民辦普通高中按審批機關統一批准的招生計劃、時間、範圍、標準和方式招生,不得採用銜接班、預錄班、新生軍訓等方式變相提前招生。

相關連結

《義務教育學校評價指標》出爐,升學率全面「出局」

去年底,教育部等九部門印發「減負30條」,已有24個省份出台了具體實施方案。這一政策首次囊括政府、學校、家長和校外培訓機構四方。

針對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升學率,以升學率為教育政績GDP的現象,教育部明確要求,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不得片面以升學率考評學生和教師,更不得給學校下達升學指標;要深化中高考命題改革和招生入學改革,不出超標難題怪題,緩解競爭壓力。

呂玉剛也透露,目前,教育部正在制定《義務教育學校評價指標》,升學率全面「出局」。

超大班額比例下降0.5%

2018年是近十年來,全國大班額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2018年,全國平均大班額比例下降到7.1%,其中,超大班額比例下降到0.5%,有14個省份提前實現了到2020年大班額比例控制在5%以內的目標。目前,這11個省份大班額平均比例由去年的11.8%下降到目前的6.5%。

控輟保學工作也得到了很大的改進。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人數已經由2019年5月底的29萬減少至6.5萬;三區三州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人數由2019年5月底的7.1萬減少至2.7萬。

end

內容來源 | 「微言教育」公號、揚子晚報、解放日報等,「京城教育圈」進行內容補充和整合編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Kl2bW4BMH2_cNUgmO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