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無用的遺憾是:如果當初

2019-11-11   一往情聲

如果當初我努力一點,就能考上更好的大學;

如果當初我懂得珍惜,就不會失去最好的他;

如果當初我及時回家,就不會見不到奶奶的最後一面;

如果當初我成熟一點,就不會輕易放棄大好前程。

......

儘管時間前進的腳步如河流一般奔騰不息,可我們還是期盼時光可以倒流,如果回到當初,做出另外一個選擇,那又將如何?有人說了一句「這世上沒有後悔藥」便把我的幻想一舉擊滅。

聽過太多太多的感慨:「如果當初我如何如何,現在就會如何如何。」這言語裡充滿了對過去的遺憾、懊悔,以及對現在的失落和迷茫。可終究,這不過只是一場徒勞的假設而已。

不管重來多少次,人生都會有遺憾

我的大學同學給我發了一條微信,他說:「如果當初我沒有放棄考研,現在也不會這麼辛苦。」

我問他:「你有多辛苦啊?」

他回:「雖然我的業績一直很好,但現在我還在跑一線,那些管理層大都是空降的,學歷基本都是研究生以上!」

我說:「恕我直言,這可能跟你讀不讀研沒有太大關係,有些沒讀研的同學也進入了管理層啊。況且管理層的壓力也不比一線輕鬆,不要只看表面上的光鮮亮麗。」

他說:「我覺得我的能力完全能勝任,只是公司不給我機會。」

我只好安慰他:「也許是公司覺得你業務能力太出色,如果放到管理層反而是浪費呢。你要知道,每一個崗位對公司都很重要,尤其是業務崗位,全公司都得靠你們養活啊!」

最後,我的這位同學只是發表了一番感嘆,依然對當初放棄考研的決定表示後悔,他依然堅定地認為只有考研才是通往管理層的方法。

我在想,他也許並不是真的後悔當初放棄考研的決定,而是對如今30歲了依然還是一線員工的強烈不滿,他只是在給自己的「失敗」找藉口罷了。

唯一能彌補的就是現在認真地反思自己,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儘早就進入了管理層,畢竟本科生也可以做好一個管理者。

其實,在別人眼裡,他的業務水平是望塵莫及的,這也算是一種成功吧。試想,如果當初他選擇了考研,也許他還是一個一線業務員,或者一個庸庸碌碌的管理者,也或者是很出色的管理者,誰也說不準,可現實是沒有如果。

很多人都一樣,悔不當初都是因為對現狀的不滿,但是,如果當初做了另一個選擇,你有一定又會有其他的遺憾。

不管人生重來多少次,人一定會在得到某些東西的同時失去某些東西。如果不能調整自己的心態,一生都將在遺憾和痛苦中度過。

人生沒有參考,走好自己的路就會有最好的結果

有人說,每個人的人生都如一場電影,旁人只看到了故事的開頭和結尾,中間所有的經歷都會簡化成一行字幕:「許多年後......」

眼光的偏見讓我們看不到別人的如意生活背後的心酸苦楚,因為我們只想從他人的生活中去找尋自己美好未來的可能。

前兩天,一個群里炸開鍋了,討論到底要不要生二胎的問題。

有朋友說:「哎,如果當初我只生一個孩子就好了,XXX家的孩子過得像公主一樣,上最好的學校,穿最貴的衣服,全家人都寵著。」

有人安慰到:「兩個孩子更好啊,有個伴才不會孤單,將來養老壓力也小。」

又有人說:「我還羨慕你們生了二胎的呢,我現在想生,可是年紀大了,這趟不起了,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到底是一個孩子好還是兩個孩子好?討論到最後,也沒有分出勝負。但可以看出,有一個孩子的羨慕兩個孩子的家庭,有兩個孩子的又羨慕有一個孩子的家庭。

其實,別人之所以給孩子買最貴的衣服、上最好的學校,那時因為經濟實力足以支撐如此大的消費,這樣的家庭顯然不足以作為所有人的參考。

生一個還是兩個,各有利弊,根據自己的家庭情況和自己的意願來決定即可。孩子的成長和未來關鍵在於教育的質量,而不是養育的數量,所以,何必要用別人的標準來衡量自己的生活呢?

在現實中,我們總是覺得別人都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而自己的生活卻糟亂如麻:

體制外的羨慕體制內的穩定,體制內的羨慕體制外的自由;

大城市的羨慕小城市的輕鬆愜意,小城市的羨慕大城市的無限可能;

成年的羨慕未成年的無憂無慮,未成年的羨慕成年的獨立自在;

......

人生就如圍城,人總是很難滿足於當下,卻又難以付出最大的努力去改變現狀。條條大路通羅馬,既然人生無法選擇重來,那就咬牙堅持到最後。

可以後悔當初的選擇,但不要放棄現在的自己

在網上看到一句話:

「如果事與願違,請相信上天一定另有安排;所有失去的,都會以另外一種方式歸來,相信自己,相信時間不會虧待你。」

劉若英在《後來》里唱到:「如果當時我們能不那麼倔強,現在也不那麼遺憾」。雖然這個假設是關於愛情,但生活亦如愛情,幻想終究只是一場夢,認清現實後依然珍惜當下,努力到最後的人,才會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後來的我們都在茶餘飯後談論當年做過的「錯事」。

也許只有人到中年才會幡然醒悟:沒有什麼「如果當初」,不管曾經你的選擇是什麼,到最後都會有無法預知的遺憾。

《無問西東》里有句台詞:

「如果你們提前了解了你們要面對的人生,你們是否有勇氣前來?」

知曉人生的結果是很令人恐懼的,因為生命本是一場冒險,過程才是最令人痴迷的。電影里省略的許多年需要我們自己親身演繹。

「如果當初」是最無用的,「假設未來」是最虛無的,用心過好現在才是最重要的。

本文原創首發:一往情聲;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