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熟的水果吃了不好!一起學習挑選成熟水果的正確方式

2019-10-15   嘉講健康

你好,我是@余小蟲蟲

今天不做數據黨,

講講買菜那些事。

怎麼選到一個能立刻吃,

吃得「值」的水果?

01 為什麼要吃熟透的水果?

水果從生轉到成熟的時候,伴隨大量有機酸,

1、難以消化的抗性澱粉等物質轉化為更好吸收的糖。

2、鞣質等苦澀、刺激、抗消化物質大量減少。

3、多酚、可用性果膠等有益成分則大大增加。

從消化、營養、口味甚至是價格的角度來說,吃成熟的水果都是最好的選擇。

問題是,在水果需求旺盛的今天,因為各種原因,很多看起來熟了的水果,其實並沒有熟。

吃了沒熟的水果,是很多人吃水果後腸胃不舒服的原因之一。

02 如何辨認一個熟透的水果?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點技巧。

在正式開始前,我們需準備的工具有:眼睛+鼻子+手。

人類漫長的進化過程中,水果從沒在人類食譜里消失過。我們因此進化出與眾不同的「彩色」視覺,能敏銳聞到果香的鼻子,能輕易掰下一串葡萄的靈巧手指。

即使遠離森林的現代,這些依然是我們「隨時復甦」的本能,讓我們選到美味的水果。

接下來,我們通過看、聞、手感、口感四個角度,聊聊水果的最佳品嘗時刻。

例一 :火龍果

一般的白肉火龍果,即使已經像右邊的樣子,很可能還沒熟透哦!

沒成熟

看:果皮不夠紅,尖瓣直,帶青綠;或者雖然紅了,但僅是粉紅而非紫紅。

聞:沒有任何氣味,或者帶有青澀氣味。

摸:果皮光滑、硬,尖瓣堅挺,按壓起來堅實,缺乏柔軟的感覺。撕下外皮比較費勁,皮肉沒有分離。

嘗:咀嚼起來硬,帶脆,有渣感;甜味淡,帶酸,沒滿足感。

成熟

看:果皮完全深紅,部分或全部發紫,尖瓣充分彎卷,有點蔫掉了。

聞:沒有青澀味。

摸:果體飽滿但不剛硬,輕輕按壓有柔軟感。外皮很容易手撕下,皮肉分離。

嘗:入口滑膩、半融無渣,不需要怎麼咀嚼,甜味飽滿,滿足感強。

例二:木瓜

沒熟

看:青黃或淡黃色,根蒂部光潔。

聞:沒有氣味或香氣淡薄。

摸:果皮光滑,堅實,缺乏柔軟的感覺。

嘗:硬、甜味淡,木,纖維絲渣強,有種怎麼咀嚼都無法融化的感覺。

成熟

看:呈現完全的黃橙色,根蒂部輕微發皺。外皮有輕皺但不過分。切開後果肉深橙甚至發紅,黑色果籽與囊混合(紅肉品種)

聞:濃郁木瓜香氣,充分熟透的發出類似乾酪味。

摸:果身不過分硬,按壓帶一點柔軟,摸起來略糙。

嘗:甜度夠、香味清甜或濃郁,纖維感幾乎不存在。

例三:芒果

右邊的芒果,看上去熟了,其實根本沒熟夠,不好吃!

沒熟

看:青黃或黃得不夠;很多時候,芒果即使全黃,也未到最佳品嘗狀態。沒熟透的切開後能看到果肉色澤淺,透白而不是橙黃。

聞:沒有芒果特有的氣味。

摸:果皮硬、光滑,按起來沒彈性,部分如硬石。果皮不用力情況下無法撕下,即使撕下也帶下大片果肉。

嘗:纖維感強、甜味淡,絲渣強,脆。

註:沒熟透的芒果會刺激口腔粘膜,引起潰瘍,特別是越南品種脆青芒。

成熟

看:果身黃色深,帶一些土黃或一點褐(不是黑斑點),看起來有種淺咖啡金的成熟感。

聞:即使不湊近,也能聞到陣陣芒果香。

摸:果身硬中帶柔,摸起來略糙。皮可以輕易撕下一大片。

嘗:柔軟、滑溜、不需要咀嚼即可吞咽,香氣非常足。

一個熟透的水果:

1、顏色基本是越深越好(不是黑透了)。

2、香味越濃郁越好。

3、有著剛中帶柔的果身。

沒有成熟水果可買?那就耐心等候吧。

我們越來越忙,習慣了每次的「想到就要」,缺乏耐心去挑選水果,更不要說慢慢等待它成熟。

享受每個當下是最重要的,

用眼睛仔細看,鼻子充分感受,耐心等待,

最後嘗到那份熟透醇美。

雖然有點漫長,

但何嘗不是一種快樂?


歡迎關註:頭條號【嘉講健康】

獲得最新最前沿的健康營養學知識,低脂全蔬食恢復身體自愈力,吃出健康。

本文特邀作者:余小濤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