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很多行業曾經都按下了「暫停鍵」,其中,比哪都去不了的人們更著急的,是整個旅遊行業。因旅遊天生自帶出行和聚眾屬性,故而疫情對其衝擊可謂立竿見影, 旅遊業何時能重現往日盛景也成為各方人士無比關心的話題。
過去60多天,河南旅遊行業是如何度過的,從旅行社到景區,在疫情面前如何「被救」與「自救」,疫情結束後行業又會如何洗牌?東方今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深入調查。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旅遊行業受到影響在所難免,過去的60多天,旅遊行業被按下暫停鍵,從「OTA」平台,到5A景區,再到農家採摘園,抑或是各個旅行社,都在虧。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首席記者 肖萌 記者 劉冠傑/文 沈翔 李新華/圖
家門口的5A景區恢復了 100元能全年無限次入內
3月的天兒越來越熱,花越開越多,劉阿姨一直耐著性子,靜等著家門口的景區開放。
春分,古都開封惠風和暢,距家一公里外的清明上河園,成了劉阿姨新年後第一個出遊目的地。一周前,5A景區清明上河園開放的消息就傳遍古城,伴隨開園信息傳到劉阿姨耳朵里的還有一個大「利好」,這個單次門票就要120塊錢的景點,如今只需100元辦張年卡就可以全年無限次入內。消息在劉阿姨的家庭微信群中傳了多次,辦卡,全家幾乎一人不落。
過去十年,劉阿姨儘管守著景區門口居住,可去清明上河園的次數僅有四次,門票的價格因素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每逢周末,這家全國聞名的景區總是人山人海,更別提「黃金周」了。
劉阿姨沒想到這天景區遊人不多,但演出已恢復不少,演出質量並未因遊客數量而「縮水」,相反,表演者更賣力了,像是與「大膽」遊園的客人相互捧場。
與以往不同的是,那天園裡所有工作人員臉上都戴著面紗,仔細看,面紗後面是口罩,配上宋裝與身處的場景,畫面竟毫無違和感,相反還添了些神秘。其實,在3月13日,閉園一個多月的清明上河園恢復營業當天,「蒙面俠」裝扮就傳遍了網絡。
「讓疫情防控與演出效果之間平衡。戴面紗,遊客反響還不錯。」清明上河園營銷總監石占良說,「我們的門票是120元,以前年卡是360元。前段時間推出了100元全年暢遊清園的年卡,截止到3月12日,也就是開園前一天,全國銷售了10萬張。」
這是清明上河園恢復運營之前的首次「回血」,但對於之前40多天的虧損而言,只能算是杯水車薪。
春節前,這裡投入1000多萬元要在過年期間舉辦燈展、民俗文化節,千名演職人員備戰。石占良透露,截至恢復開園前,清明上河園停業期間的直接和間接損失,大概1.6億元。去年3月的周末,清明上河園每天要有一萬人次左右的客流量,目前只有三四千人次,雖說園區每天限流5000人次,可實際客流量還達不到。
做景區的哪有不貸款的 這一個多月資金壓力更大了
同樣是5A景區,河南欒川縣的老君山景區恢復運行時間早於清明上河園18天。2月24日,老君山迎來了庚子年首批遊人散客,一天下來不到200人次。
「恢復之後,前期每天三四百人次,最近一周逐步回流,能達到千人,但想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不現實。」老君山景區營銷經理周向毅說,這數字與去年同期每天萬人客流量沒法比較。
冬季旅遊,曾經一直是欒川的瓶頸,後來這裡的滑雪場打出了名氣,再後來「老家河南 欒川過年」的活動熱烈舉行,因此瓶頸也被打破,冬日也是景區「摩拳擦掌」的時期。往年春節期間,老君山景區山頂氣溫能達到零下十幾攝氏度,但旅遊卻很熱。主打道教文化,又有冬日山水奇境,還辦起新春廟會,僅是來此燒香祈福的遊人就不少。周向毅說,今年春節7天時間,老君山景區的損失至少在1500萬元。
老君山景區西鄰的蝴蝶谷景區,在欒川眾景區中算是「年幼」,景區負責人趙柯對今年春節本是信心滿滿,準備大幹一場。
「2019年『老家河南 欒川過年』活動效果很好,觀雪景賞廟會,帶動欒川冬季旅遊,因此我們宣傳力度更大了。為應對春節假期旅遊高峰,我從2019年開始就不斷採購懸空長廊、高空鞦韆、七彩滑道等要在春節上的項目設備。冬天旅遊更注重家人互動、孩子玩耍,因此娛樂設施放在春節期間凸顯優勢。」趙柯張羅了小半年,萬事俱備後等來了「意想不到」,他之前購買設備的錢早就花了出去,退是不可能了,只能日後用。「做景區的哪有不貸款的,這一個多月,資金壓力咋可能不大。」提起虧損,趙柯直搖頭。
40多天虧了總投入的十分之一 現在「放人」也不敢接待
信陽新縣,相對於河南其他地市,更早觸摸到春天。吳錦濤6年前在新縣創辦了一個研學採摘基地,這季節瓜果飄香,園子是彩色的,只是他這個老闆的心情還沒綻放出色彩。
「綠康源研學基地」在新縣較有名氣,800個餐位的規模和就餐環境在小縣城範圍內都能數得上。截止到3月22日,這裡的堂食,還未恢復。「我們這裡是家庭聚餐不二之選,往年春節前後兩個月,生意非常好,今年受疫情影響慘的很。」吳錦濤說。
3月6日,「綠康源研學基地」開始恢復迎客,十幾天來自駕遊客雖是不斷,但除了部分採摘收入,沒有其他營收。基地四季都可以採摘水果,賞花賞景,目前草莓應季,吳錦濤在疫情期間也試過通過電商平台來銷售水果,但效果很一般。「壓力非常大,錢有一部分是借的,每個月還要支付利息。沒有收入,但園區還需要維護。」吳錦濤說,從2014年至今,已給基地「輸血」4000多萬元,但過去40多天,基地虧損了300多萬元。他預計,餐飲開業後達到成本維持要到6月份了,至於研學,就算開學後學校「放人」,他短時間內也不敢接待。
旅行社3天退3000多個訂單 攜程凈營收同比下跌近一半
據攜程1月初發布的《2020春節「中國人旅遊過年」趨勢預測報告》,今年春節長假預計有4.5億人次出遊,超過30%的遊客選擇在大年三十之前出發。但60天的時間,從「OTA」龍頭攜程,到規模不大的旅行社,都在「失血」。攜程公布,預計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將遭重創,若不計股權報酬費用,預計2020年運營虧損為17.5億到18.5億元,凈營業收入同比下跌45%至50%。
數據背後,反映的是全國無數個旅行社的狀態。
「年前我們的訂單非常多,從1月23日開始,退得稀里嘩啦。」河南萬象國際旅遊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靜說,他們旅行社平日國內長線游為主,春節出遊的客單價較高,遊客量大,因此損失也就越大。
損失更大的還有出境游。1月19日,河南中國旅行社李雯剛剛帶團從曼谷回國,一天後,她在朋友圈發出「2·15日本全景 白川鄉7天,我帶隊」的信息。可直到現在,常帶團出境的李雯和同事們仍在家未復工。「如今經營國內游的同行們還好點,我們做出境游的是干賠。機票提前訂好了機位,錢也付過了,地接旅行社的酒店也是訂好的,現在團不發,是我們單方違約,雖不用賠付違約金,但打的預訂款都沒了。」李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