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高學歷父母教出學渣,低學歷父母卻教出學霸?

2020-10-20     育兒趣學園

原標題:為什麼很多高學歷父母教出學渣,低學歷父母卻教出學霸?

貓爸的一位鄰居,夫妻二人都是重點大學研究生,爺爺奶奶也是大學生,媽媽現在全職在家帶孩子,一家人都希望孩子將來能更上一層樓,考上清華或者北大。於是孩子才幾個月媽媽就開始讓孩子去各種培訓機構學習ABC、123……

媽媽還為孩子制定了周密的計劃,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學什麼,都有詳細的描述。很多朋友勸他們說:「這麼小的孩子學這麼多知識不太好,會讓她失去童年的快樂。」而孩子的媽媽則說:「我寧願孩子小時候不快樂,也不願意讓他長大後不快樂。」

然而,令全家人失望的是,全家人如此努力付出,結果孩子成績並沒有多大的起色,反而因為壓力過大患上了心理疾病,至今還休學在家……

都說「虎父無犬子」,但事實上,不少學歷高的家庭反而沒有培養出學霸。這是因為孩子在高知家庭中會有一種隱形壓力叫「背景壓力」,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壓力,這樣家庭的家長往往認為:我們能達到的高度,意味著孩子也能輕易做到,而我們從小為孩子打下的各種好的基礎,會讓孩子未來比我們更有出息。

但是,這個世界永遠是二八原則,優秀的人永遠都是少數,特別是那些頂尖的人才,除了努力,更需要的是天分。出生在高知家庭的孩子的條件確實比一般的孩子好,但是想要成為頂尖人才也並不容易。

其中的一些孩子也許能做到,但是大多數孩子都不一定能做到。可是「背景壓力」卻要逼孩子必須成功,因此很多孩子被逼的厭學、自卑、叛逆,而這一切的根源是跟父母比孩子很失敗,完全沒有成就感。

貓爸老家有個親戚,父母都是半文盲,就是只能認識包括自己名字在內很少的一些字,但是他們的女兒卻成了我們縣的高考狀元,最終考上了清華大學。後來大家讓她介紹自己的育兒經驗,這位媽媽表示自己沒有什麼獨家的方法,孩子的學習她幾乎沒管過,因為自己根本不懂。

不但如此,平時他們還讓孩子幫自己算帳、寫收據,教自己認字,甚至下地幹活。後來人們又問她的女兒,女孩說:「從父母的身上,我看到沒有文化是萬萬不行的,我希望能夠讀好書,這樣以後就可以讓父母不那麼辛苦,也可以讓自己不再下地幹活了,所以我才一直努力學習。」

教育的英文是educate,源於拉丁文的「educare」,本意是「引出」。貓爸曾經一位老師說得特別好,他說現在很多人包括很多學校和老師,都錯誤地理解了教育。事實上,真正好的教育不是教會孩子多少知識,而是教會孩子如何學習,引出孩子內心的源動力。

所以,教好孩子最大的秘訣就是:讓孩子感受到成就感,而成就感會讓孩子擁有持續一生的學習動力。只是這種成就感是一點一滴的循循善誘地引出,而不是「逼出」。這就是為什麼很多高學歷父母教出學渣,低學歷父母卻教出學霸的原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CZgRnUBeElxlkkavFM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