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高考,這幾個省的考生不能復讀了?可以,但影響非常大

2019-08-23     有光啦

2020年山東、海南、北京、天津這四個省市將實行「3+3」模式的新高考,這種轉化對復讀生有什麼影響?復讀生需要注意那些方面?大家來了解一下!

山東

改革要點

1、2017年秋季高中入學新生開始,不分文理科;

2、2020年開始,夏季高考統一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外語考試分兩次進行。高考總成績由3門統考科目和學生選考科目構成,總分為750分;

3、實行「專業(類)+學校」志願填報模式;

4、2020年起,春季高考統一考試總分750分,其中文化素質部分320,專業技能部分430。

山東省2020年將實行新高考,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實行後,對於復讀生的影響並不是很大,不要用復讀有利或復讀不利來判斷,要因考生個體的成績差異來進行個體分析,不能以偏概全,對於有些考生來說,在新高考制度下復讀是有利的,對於有些考生來說可能不適宜復讀,欲速則不達,"好飯"不怕晚,理性對待覆讀。

問題分析

1、今年山東省考生還能復讀嗎?

現在山東省教育部門沒有明確的宣布學生是否還能復讀的政策,但是從現在的情況看,復讀是沒有多少難度的,因為老高考和新高考,完全可以實現對接,比如學業水平考試,當成合格考,合格就可以畢業,比如復讀生可以選擇政史地或者理化生參加高考,這在操作上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

2、山東省考生復讀面臨哪些困難?

雖然如此,但是還是不建議有的學生復讀,這是因為新舊高考之間有一些問題,對復讀生的衝擊很大。

(1)賦分的問題:假如是理科復讀生,那麼他會選擇理化生組合參加高考,他將面臨的一個很嚴峻的形勢:遭遇學霸,賦分降低。

這是因為在新高考中,選擇理化生組合的都是學霸,在新高考實現賦分制度的情況下,復讀生如果成績不是很突出,那麼勢必會在賦分中吃虧,賦出一個更低的分數。

(2)學習內容的變化:雖然現在實行新高考,但是依然使用老教材;雖然實行老教材,但是要適應新高考,所有從教材內容上,會有比較大的刪減,尤其是理科中的物理和化學,更增加了一本教材的學習,這對於復讀生有很大的挑戰。

再比如文科,以歷史為例,原來歷史是以文綜的形式考查,題目少,分值高,新高考以單科形式出現,題型和分值必將有變化。

最大的變化,來自於選修,選修需要學幾本教材?以什麼形式進行考查?現在還沒有定論,但是變化是肯定的。

這兩點對復讀生的影響很大,尤其是理科生,面臨更大挑戰,文科生相對來說,挑戰較小。因為文科的教材,變化不大,即便有變化,學生完全可以自學,而在組合方面,選擇政史地組合的生源較差,甚至比原來的文科生還要差,人數眾多,所以賦分也可能會占優勢。

3、2020年山東高考如何考?與老高考相比有哪些變化?

高考科目:山東省高考綜合改革在選考科目上採用了「3+3」方式。

A.第一個「3」指全國統考科目的語文、數學、外語,與老高考相比,語文不會有大的變化,會保持一定的穩定性;外語聽力可以考2次,考試時間是高三上學期12月份和下學期6月份高考期間各考試一次,擇高分錄入高考總分,其實是降低了聽力的難度;2020年新高考數學不分文理科,難度會介於文科數學和理科數學之間,難度不會有大的起伏;

B.第二個「3」為任選科目,考生可在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6科中任選3科。不再分大文(政治、歷史、地理)、大理(物理、化學、生物),6選3科共20個套餐,原來的大文(政治、歷史、地理)、大理(物理、化學、生物)也在20個套餐之中。

賦分結構:語、數、外每科150分,6選3等級考學科每科100分,高考總分750分。

高考時間:外語聽力可以考2次,考試時間是高三上學期12月份和下學期6月份高考期間各考試一次,擇高分錄入高考總分。外語筆試和其他科目在6月7日-10日考試。

4、2020年山東新高考與大文(政史地)、大理(理化生)相比有哪些變化?

2020年山東高考6選3等級考計分原則及對高考復讀的影響

A.賦分原則:2020年起,山東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科目(6選3等級考)的計分規則為:將每門等級考試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績從高到低劃分為A、B+、B、C+、C、D+、D、E共8個等級。參照正態分布原則,確定各等級人數所占比例分別為3%、7%、16%、24%、24%、16%、7%、3%。等級考試科目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時,將A至E等級內的考生原始成績,依照等比例轉換法則,分別轉換到91-100、81-90、71-80、61-70、51-60、41-50、31-40、21-30八個分數區間,得到考生的等級成績。

B.分差變化:在新高考制度下,6選3等級考總分是300分,和老高考的文綜和理綜總分是一樣的,但6選3等級考最高分和最低分差距縮小,如物理,在老高考制度下,最高分是100分,最低分是0分,而在新高考制度下,最高分是100分,最低分是21分。因此,新的賦分原則對復讀生沒有影響。

C.6選3等級考與老文綜、理綜考試範圍有較大變化嗎?復讀生如何選科?

沒有太大變化,基本保持一致。從難度上來說,新高考制度下,6選3學科實行單科考試,沒有文綜和理綜試卷,在試卷難度上不會增加,甚至難度會有一定降低,考試大綱雖然有一定變化,但變化不會太大,基本與老高考保持一致,不必擔心。

對於2019年畢業的高中生來說,如果想復讀參加新高考,可以選擇6選3中的理化生或政史地套餐,對於文綜(政治、歷史、地理)學科和理綜(物理、化學、生物)本來很強的學生來說,參加新高考會有一定優勢;對於物理、化學、生物、政治、地理、歷史偏科的復讀生來說,可以規避偏科學科。

比如某理科生如果物理不好,化學和生物成績不錯,在復讀時,可以將物理改為地理學科,在復讀這一年主攻地理,要比死磕物理學科要好一些;如果化學不好,在復讀時,也可以將化學改為地理。因此,新的高考制度,對於嚴重偏科生來說,其實是增加了選擇的餘地,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5、2020年山東高考志願報考會有哪些變化?有哪些好處?

主要變化:先選專業,後選學校。

報考方式:

A.「專業(類)+學校」的志願填報和招生錄取方式,意味著考生報考先選專業,後選學校。這種報考模式,可以解決目前平行志願中退檔和被調劑這兩種考生最不希望發生的情況。

B.先選專業,後選學校,即一個學校只能報考一個專業。過去一個學校多個專業的模式是,比如你選擇了山東大學,專業允許報3個(通常都是6個,寫3個是為了簡要說明),你選擇了數學、物理和化學,同時服從專業調劑。

這裡存在兩個風險:一個是檔案進入了山東大學可能會被退檔,另外一個是報考的3個專業可能都沒有錄取你,你被調劑到別的專業。以上兩個結果都不是你所希望的。

C.新的報考方式,允許報3個院校志願(院校可以是同一個,也可以不同),例如:你選擇山東大學+數學,山大+物理,山大+化學。注意,這裡沒有服從專業調劑。也就是說,如果你的檔案投到了山東大學,你就一定會被錄取到三個之一。

由此看來,新的志願報考方式能滿足學生對於學科選擇的要求,可以解決目前平行志願中退檔和被調劑這兩種考生最不希望發生的情況。

海南

改革要點

1、從2020年起(2017年秋季高中入學新生開始),高考錄取總成績=「語數外」全國卷高考成績+3門「學考」成績;

2、錄取批次僅設本科批次和專科批次,即原來的一、二、三本將被合併為本科批;

3、本科批次初步擬定考生可以填報20個「院校專業組」志願。每個「院校專業組」內,考生最多可填報6個專業志願和是否服從專業調劑志願;

4、高考時間調整為4天,統考科目(語、數、外)6月7-8日舉行;選考科目6月9-10日進行。

影響

2020年,海南省高考仍以標準分呈現。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分為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合格性考試結果按「合格」「不合格」兩個等級呈現,考試不合格的考生,高三畢業前可補考1次;等級性考試成績以標準分呈現,與統一高考3個科目成績的標準分合成後作為高等學校錄取總成績。

海南省農墾中學高三教師於小濤提醒,如果有考生選擇復讀,會考成績不再保留,明年取而代之的是合格考,學習壓力增大,考生面臨的精神壓力也隨之增加。

此外,「3+3」模式本身也更側重對學生興趣的培養,為便於高校科學選拔人才,高中學生的各選修學科專業性增強,考試難度也相應提升,復讀考生將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和考試風險。因此,建議考生要謹慎選擇復讀。

北京

改革要點

1、從2017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開始,取消文理分科;

2、從2020年起,高考統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

3、高考成績由3門統考成績和考生選考的3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構成;

4、英語一年考兩次。

近兩年來,每年北京約有4000考生參加高考復讀。2020年新高考對復讀到底產生多大影響,成為考生家長關心的焦點問題。

2020年北京新高考,最大的變化是文理不再分科,考生選科實行「6選3」,同時,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設等級性考試,成績按等級賦分。

選科變化對高考復讀影響

北京一位郊區高招辦老師說,最近幾年,該區每年有100多人參加復讀,預計今年人數仍會保持穩定。

在他看來,新「老」高考的變化,對考生是否選擇復讀影響不大,明年新高考仍使用「老教材」。今年選擇文綜的考生,明年可以考慮選擇政治、歷史、地理;考理綜的考生,明年可考慮選擇物理、化學、生物。

本市部分中學負責人表示,作為老高考最後一年,今年高考題已經體現了向新高考的過渡和銜接。

從命題角度來看,過去三年一直在逐步調整,比如,文理科數學試卷在向合卷調整,理綜和文綜各個學科也已向單獨命題靠近。

據了解,與選科模式相對應,高校在錄取方式上也有較大的變革。目前,北京等多個省市已經公布高校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其中,高校部分專業設置了必選科目,考生選考科目中須包含這些必選科目方可報考該專業。

有家長擔心,相比新高考「6選3」所帶來的20種選擇,復讀生仍然按照過去的文綜和理綜,選擇史地政和理化生,是否意味著專業選擇範圍的縮小?

專家分析,高校設置選考科目時,很多原來理科專業要求選考物理,很多原來文科專業都要求選考歷史。

因此,如果考生選考科目中包含這兩個科目,幾乎大部分學校專業都能填報。

「實際上,高校目前大部分專業沒有必選科目的限制。原來有些限制理科或文科生的專業,文理科考生也能報了。對大多數考生來講,明年可以報考的範圍更大。」

根據新高考方案,選考的6個科目設立等級性考試,成績按等級賦分。和傳統高考相比,等級賦分會導致科目最高分與最低分之間的分差縮小。

在「老高考」中,每一科最高分和最低分之間差100分。而新高考下,每科最高分和最低分之間的差距是60分。

無論是應屆生還是復讀生,都要吃透並用好等級賦分的規則。選考科目區分度降低,將會影響到同一分數段的競爭激烈程度。

這意味著靠優勢學科拉高分數的可能性降低了,對考生來說最關鍵的是補短板。對於成績偏後的學生來說,這反而是個機會。

天津

改革要點

1、從2017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開始,取消文理分科;

2、從2020年起,高考統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

3、高考成績由3門統考成績和考生選考的3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構成;

4、英語一年考兩次。

2019年,作為天津高考最後一次執行「3+X」政策的最後一年,讓很多同學壓力沉重。不僅包括應屆考生,也包括一些復讀生。更重要的是,在這次高考過後,復讀很可能會成為很多學生的「禁招」。

影響

「3+X」政策下,報名高考時需要選擇文/理綜;在新政下,我們所要選擇的則是6門學科中的任意3門。

從理論角度來說,如果在「3+X」最後一年參加高考,而且想要復讀的同學,在勾選學科的時候,也只能勾選「物+化+生」或是「史+地+政」的組合,實際上是享受不到高考改革新政下的優勢的。

很多同學會有疑問了,究竟高考新政對於考生有怎樣的優勢呢?實際上這種優勢更多程度上體現在填報志願時的「選擇權」的優勢上。而且這種優勢面向的對象恰好也是數量最多的優秀生源。

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這裡就假設以理科生A為例。

在原有的政策下,如果這位同學想要考入生物系(如生物工程專業)則必須要選擇「理綜」,面對6門副科當中難度最大的物理學科。而在高考新政下,這位同學則可以更換為「化學+生物+地理」的學科組合。

將「物理」更換為「地理」難度驟降,雖然新政下已將卷面分更換為「等級賦分制」,更加查看學生的排名情況,但不可否認的是,學生取得佳績的可能性更高了。

那麼,這是不是意味著復讀生相對於應屆生機會更多呢?不一定!

因為新高考突出強調6選3,從六個科目中自主選擇三門課,而這將會影響到學生以後的職業生涯發展,所以新高考的模式實際上在讓高中生提前思考自己真正喜歡什麼行業,以後從事哪方面的工作。

謹慎做好選科搭配對於處在新舊交替下的復讀生來說至關重要!

小結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新高考所帶來的變化,高考生通過一年時間的準備,正常情況足以應對政策的變化。

高考復讀既有機會也有風險,對於有明確的學習動力、偶然出現考試失誤的考生,可以考慮選擇復讀,但如果孩子對復讀不接受,則不應選擇復讀。人生擁有多種機會來改變現狀,並非單單依靠高考。

儲朝暉建議,在是否決定復讀的事上,家長需要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不要替孩子選擇,一定尊重孩子的意見,最終由孩子來決定是否要復讀。

沒有新高考復讀就沒有風險?

2020年沒有實行新高考的省份,復讀就沒有風險了嗎?先來看看復讀生錄取新規定:

1、復讀生在高考錄取分數線上的要求

各省市的教育考試部門明確規定,對待高考復讀生的錄取政策要和普通的應屆畢業生一樣對待,不得以任何形式歧視高考復讀考生。

2、部分院校會對高考復讀生的錄取有所限制

雖然高考復讀生和普通的高考生沒有過分的區別對待,但是在某校高校的錄取政策上,也會有明確規定不招收高考復讀生的院校,這一點需要高考復讀考生在填報志願選擇院校時留心。

比如一些軍事類的院校、國防生和部分高校的保送生在錄取時有明確規定不招收高考復讀生。

3、高考復讀生同樣可以報考香港的大學院校

復讀生高考政策和普通的應屆高考生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在選擇報考的大學院校時,只要復讀考生的分數達到了學校的錄取分數線要求,高考復讀考生也同樣可以報考香港的高校。

復讀會面臨什麼問題?

復讀這一年不同往年,這一年更苦更累更心酸,你已經不再是應屆生,你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你學習的壓力也應該能夠想到。

所以,如果你選擇復讀,各個方面的結果你必須要提前想到,提前考慮清楚。復讀的成本,遠比你想像的更高。

1、「有期徒刑」一年

這個「有期徒刑」的概念,來自毛坦廠。在眾所周知的「高考工廠」之一毛坦廠中,高三復讀班的數量基本和應屆生的班數持平,那裡沒有娛樂,每一個學生的時間都被作息表拆解的嚴絲合縫,宿舍里無法手機充電,除了學習,也找不到什麼可做的了。

毛坦廠附近的文具店叫「好運文具」,酒店叫「狀元酒樓」,超市叫「學府超市」,這裡的學生不光時間被拆解,也被這樣無形的壓力包裹,一年題海後,這裡的復讀生人均可提高100分左右。

復讀班的費用多在萬元以上,毛坦廠附近的普通民辦學校,收費高達4.8萬。

這對於很多普通家庭來講已經是筆不小的費用,而選擇以高考作為孩子命運出口而復讀的家庭,大多數也是普通家庭。經濟上的壓力只是一方面,在高四巨大壓力下朝夕相處的親子關係,也會變得更加緊繃。

可是復讀生的心臟好像比應屆生更脆弱,一次倒退,也是一次暴擊,你會一次次地反問自己:復讀真的是好選擇嗎?我是不是浪費掉了這1年的時光。高四,讓自己重新定義自己的可能性,同時也接受自己的不可能性,這可能就是復讀最大的體驗。

2、復讀壓力

如果選擇了復讀,這兩個字將不再是輕飄飄的紙上談兵,而將具象為時間被分割成無數個小塊又被題目和作業填滿的一整年。

《中國青年報》曾介紹了一位復讀生的日常備考計劃:「每天14節課,作息時間為早上6點20分到晚上10點30分,每周上課六天;封閉式、準軍事化管理;班主任專任專職,全天候督導學生;按入校成績分班,分層次教學;實行周考,月考。周考為單科考試,月考包括學校月考,武漢市統一調考,湖北省八校聯考等。」

除了緊湊的時間安排,自然還有堆積如山的作業。更大的挑戰,則是復讀生相較應屆生所獨有的挫敗感與壓迫感。在這種環境下,復讀生更加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中國社科院心理所教授王極盛曾以北京市4萬名應屆生和復讀生為對象做過調查,結果顯示:復讀生的心理問題比應屆高三生大很多,一半的復讀生有強迫傾向、焦慮傾向。

3、再次失敗的風險

這很殘酷,也大有人在。復讀不是定心丸,不是靈丹妙藥,萬一又有什麼不可抗力因素呢?就算覺得自己一定會成功,也不得不考慮這種最糟糕的情況。要想好這樣的結局,自己該何去何從。

復讀的五大要素

不是所有的考生都適合復讀,也就是說復讀是有條件的,家長和考生一定要結合自身情況理性做出判斷。構成高考成績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每個人的情況是不同的,有的是屬於智力因素方面的原因,有的屬於考生非智力因素的原因。無論什麼原因,要復讀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1、考生自己有強烈的復讀願望

為了追求更高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考生不滿現狀,不滿足現在的層次,不滿意院校、專業,願意通過復讀進一步改變自己的人生,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說考生有強烈復讀願望是說考生的復讀願望是發自考生內心的,特別要強調的是考生復讀不能只是父母的願望。考生不願意復讀,在父母的壓力下勉強復讀,這樣的復讀效果是最差的。

2、對自己的復讀目標清楚

所謂目標清楚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你要考哪一個層次的哪些院校和專業;二是你的實力距這個目標有多大距離,是否能夠實現。

目標合適經過努力可以實現,如果期望值過高,和自己實力差距比較大,復讀一年的效果不會很好。

3、對自己目標未實現的原因清楚

高考失利、高考成績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複雜的,每個人與每個人的情況又都是不同的,有的是智力因素的原因,比如基礎知識不紮實、知識網絡不清晰、學科能力薄弱等等。有的是非智力因素的原因,毅力、恆心、韌性、克服困難的勇氣等等。

無論是什麼原因,考生都要對自己做認真科學的解剖、分析。自我分析過程、自我解剖過程就是看病、診斷過程,而復讀過程就是治病過程,只有診斷正確,治病才能有效。

4、復讀需要毅力,復讀需要吃苦

什麼是高考?高考一定意義上說是考生向自己極限的一次衝擊。高考是難度的考試,是速度的考試,高考也是一次心理的考試。

高考在考查知識的同時要考查學生的各種能力:學習能力、實踐能力、綜合能力,還要考查學生的創新精神。高三一年是學生十二年學習中最艱苦、最勞累的一年。

考生有沒有毅力再苦一年?再累一年?考生的心理品質、心理承受力如何?一旦選擇復讀不能後悔、不能半途而廢,一定要堅持到底。

5、有潛力、有提升空間

相當一部分復讀生不是落榜生,他們只是對自己的成績不滿意,他們需要優秀教師的點撥,他們具備提升空間,他們也有再學習的願望。

對於老師來講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懂的老師。師生朝著一個目標共同努力,學習上的問題完全可以解決。

復讀生兩大方向

1、樹立合適的目標

復讀生要清楚自己的起點,明白不同層次的復讀生高考提升的空間也是不同的,根據這些給自己樹立目標。

這個目標一定要適合自己,不要過分苛求自己,否則整個「高四」過程,會一直處於低落與失敗的狀態。

2、學會減壓

來自社會、家庭、學校等各方面的壓力,經常壓得復讀生抬不起頭來,這時就要學會自我減壓,具體說,就是要學會宣洩和轉移情緒以及自我安慰。

復讀生三大注意

1、儘快走出陰影

復讀生應該認識到,剛剛結束的高考不管成績如何,都已經過去了,要儘快走出以前的陰影。

幾乎每年都有復讀生,本身素質不錯,學習成績也很好,但由於心理壓力過大,而影響了考試發揮,無緣理想的院校。但也有部分同學因為心理壓力小,平時不很出色,高考卻讓人刮目相看。

2、正確對待平時的考試

復讀過程中,各種大大小小的考試會接踵而來,每一次考試都有進步是不可能的,復讀生要學會正確看待平時的考試,要通過考試檢查知識的掌握與運用情況,及時查漏補缺。自從上了高四,很多復讀生就遠離了操場,其實在這時,更要學會轉移情緒,用打球、聽音樂等娛樂形式,來轉移自己的心理焦慮。

3、要適時的進行自我安慰

很多復讀生在復讀過程中,常常懷疑自己的復讀是否有必要,擔心復讀一年,高考分數反而下降,浪費青春和精力。

這時,就要學會自我安慰:任何一種選擇都會有風險,只要自己奮鬥過,就不必計較結果,要表現出一種大氣與洒脫。

復讀這一年怎麼過

1、正確認識自己

復讀生首先應明白自己的優勢與問題所在,然後再為自己的復讀生活做一個計劃,整個學年,依照計劃有條不紊地學習。

優勢:知識儲備豐富

與普通高三學生比較,復讀生已經學完了整個高中階段的課程,從知識儲備上看,他們知識相對豐富,具備一定的臨考經驗,在狀態上把握較好;不用參加會考,可以全力以赴應對高考;更了解自己的強、弱科目。

劣勢:學習素質不足

低分復讀生在學習方面的缺點表現比較突出,高考失利的主要原因在於本身領悟能力需要再加深、鞏固,這一缺點是不容易彌補的;由於學習不認真,荒廢學業而造成的復讀,雖然成績提升的空間較大,但是由於已經形成了知識的斷層,所以需要下工夫補上。

2、不斷糾正缺點

部分復讀生對以前的學習模式產生了慣性。很多復讀生在學習方面都存在某方面的不足,如基礎知識有漏洞、學習方法不得要領、應試技巧不足等,這些都需要不斷改正。

3、克服眼高手低

眼高手低是很多復讀生的通病,老師一講就會,下課就忘。因為老師講的部分內容,復讀生在高中階段都有過接觸,感覺接受起來相對容易,並認為是自己已經掌握的內容,下課後,缺乏對知識的梳理、總結。在做題時,這一問題就表現得非常突出。

4、保持動力

在復讀班開學的前3個月里,很多學生表現都不錯,學習勁頭很足,但以後,就會有學生漸漸分心。這一點主要集中於部分低分復讀生。

在入學的前3個月里,高考失敗的壓力還沒有淡去,同學們對待學習也非常認真,漸漸地,個別同學就會放鬆自己,認為復讀也不過如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7s1vmwBJleJMoPMXdv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