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件善事,容易感召惡果,很多人都做過

2020-02-07   聖度文化

佛法認為獲得福報最好的方式,就是去行善積福,多做好事,少做惡事,這樣就可以積累到福報。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善行,都能帶來善果,這兩件善事,就容易感召到惡果和災禍,切記不要再做了。

第一件事:沒有智慧的放生。

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為什麼行善還會招來惡果?看完你就明白了。為什麼說沒有智慧的放生,會招來惡果呢?其實,很多人在放生時,多陷入了一個誤區。

有些人為了自己可以積累福報,經常去市場買些魚蝦,並把這些魚蝦放生到河裡。但卻很少有人,去仔細調查過,你所放生的魚蝦,是否能夠繼續存活下去。

如果你盲目去放生,不了解放生的對象,甚至連哪些是鹹水魚,哪些是淡水魚都沒有弄清楚,這樣的放生行為,其實就是殺生的行為。

還有一些人,把自己家中養的巴西龜,放生到野外,結果導致你放生出去的一隻龜,殺生更多的魚蝦,你雖然讓一隻龜獲得了自由,但卻因此害了更多的生命。

這樣的放生就是沒有智慧的放生,這件事不僅不能積累福報,反而容易折損福報。我們在做這件事情之前,一定要先了解你放生對象的屬性,並且要確保你放生的對象能夠延續他們的生命,這樣去放生,才能積累到福報。

第二件事:沒有智慧的布施。

我們在做任何布施時,都不能盲目去做,並不是任何你認為的善事,就一定能給別人帶來益處,比如做父母的,非常溺愛自己的子女,對於父母來說,或許認為自己的慈悲能給自己帶來好運,而事實上,這種沒有智慧的慈悲就是愚痴的表現,不僅對他人沒有益處,還會給自己帶來災禍。

當你去幫助一個惡人時,這種善行雖然對一個人有益處,但卻因此會傷害到更多的人,所以這不能算真正的布施。如果有人向你借錢,你每次都幫助他,最後他養成了一個好吃懶惰的惡習,甚至走上了違法的道路,你當初的善行,其實已經造下了惡業。

所以我們無論做任何事情時,都要運用自己的智慧才行,不能盲目去做任何事,尤其是布施這件事,如果你連對方真正需要什麼都不知道,你的布施又有何意義?不僅幫不到對方,甚至還會害了對方。

佛法是鼓勵大家,眾善奉行的,但並不鼓勵我們盲目去行善。感恩閱讀與分享。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