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期待值過高,卻難逃「主線與人設齊崩塌」

2020-05-12   小熊戲八卦

原標題:《清平樂》期待值過高,卻難逃「主線與人設齊崩塌」

在長的一段時間,「清宮戲」已然占據了古裝劇的半壁江山,兩年前的《延禧攻略》、《如懿傳》等清宮劇也很受到大家的喜歡。近些年來,許是大家對清宮戲產生了審美疲勞,以宋朝為時代背景的古裝劇異軍突起,獲得了很好的收視和口碑。尤其是正午陽光影業出品的古裝劇例如《知否》、《鶴唳華亭》、《大宋少年志》相繼成為了「爆款」。

正午陽光也因此獲得了「正午出品,必出精品」的美譽。確實,正午選演員的眼光獨到,劇本質量也很高,這為它的劇作質量提供了保證。最近熱播的《清平樂》也是正午陽光出品的宋朝劇,由王凱、江疏影領銜主演,講述一代仁德君主宋仁宗趙禎跌宕起伏的一生。歷史上的宋仁宗勤政愛民,在他在位期間,宋朝的經濟文化達到了空前的繁榮,很多的大文豪如韓琦、歐陽修、范仲淹、蘇軾等人都出於此。

《清平樂》期待值過高,卻又逃不過魔改

因此,看完簡介後就對這部劇充滿了期待,加上又是正午陽光出品,想來一定又是一部「經典劇」。不過,隨著劇情的深入發展,這部劇卻是感覺是越來越失望了。儘管這部劇的服道化確實是不錯,最大限度地為觀眾還原了宋仁宗時期的盛世局面。而且劇中的演員的演技也很精湛,尤其是王凱,他很好地將宋仁宗的隱忍和無奈展現了出來,將他的仁德與寬厚演得入骨傳神。

但是現在這部劇最大的問題是劇情方面的問題,即使服道化再精美、演員演技再精湛,也無法逃脫劇情的硬傷。從目前大家對該劇的評論來看,《清平樂》已經面臨角色人設崩塌、劇情bug太多的局面。

因此,評分和口碑也呈現斷崖式的下跌。觀眾也自然將劇情的混亂歸因於編劇和導演的問題,而漸漸有些想棄劇。

確實如此,這部劇劇情上的硬傷還真不能忍。眾所周知,《清平樂》是改編自小說《孤城閉》。然而小說主要講述的是徽柔和懷吉愛而不得的悽美故事,卻被硬生生地改成了講述宋仁宗一生的72集大劇。

或許這是為了還原一部歷史劇所作出的調整,前部分的確主輔線都較為清晰,可接下來的改編卻有一些混亂,整部劇的架構演變成為皇后與官家的故事,以及宋仁宗是如何一步步將明朝走向輝煌及偉大,可徽柔和懷吉的故事卻也被編織成了重要的環節,齊頭並進下自然有些支離破碎。

劇情與人設雙崩塌,無共情能力

這樣做的後果是劇情跳脫性很大、人物性格的變化也很無厘頭,尤其是講述後宮戲的時候,更是讓人看得火大。比如說,在最新的劇情中,宋仁宗堅持要將自己唯一的女兒嫁給相貌醜陋的表弟李瑋,明面上是說想要給女兒一個好的歸屬,其實只不過是為了光耀自己生母的門楣。因為此前宋仁宗接連喪子,於是他就將自己喪子的原因歸咎於自己未能奉養生母,所以徽柔的悲劇也就開始了。

除了男主宋仁宗人設奔塌之後,就連賢良淑德的皇后也變了。婚後的徽柔公主並不幸福,甚至還被丈夫和婆婆欺負。沒想到皇后非但沒有斥責李瑋,還勸說徽柔要學「女德」那一套,去原諒自己的丈夫,果然不是自己的親生女兒,一點都不心疼。也正是因為曹皇后這個冷漠的舉動,引起了觀眾的不滿,紛紛指責曹皇后為「聖母白蓮花」。

不過,細想一下,也大抵能夠理解曹皇后為何人設崩塌。徽柔的初戀是曹皇后的侄子,之前宋仁宗就因為兩人的戀愛而勃然不怒,對她多有猜忌,皇后自然是不敢支持公主和離,其次宋仁宗本就不待見曹皇后,二十多年都不受官家的寵愛,一直受到心愛之人的防備和猜忌,估計她也失去了基本的共情能力,可卻也讓觀眾有所失望。

劇情主線混亂,編劇改編應找好基點

歸根結底,這一切還是在於編劇未釐清劇情走的主線,既然要講述宋仁宗的一生,大可按照真實的歷史來演,這樣就不會有什麼爭議,以正劇的形式來進行講述,也是增添了濃厚感。

或是按照小說改編,也能讓徽柔和懷吉這條線得到善終,無奈現在劇情拖沓不說,還處處注水,現在的劇情要麼是宋仁宗「發瘋」與皇后吵架,要不是公主與駙馬的抗爭,期間家長里短的細節處理太多,卻過於令人晃神。

不過值得稱讚的是,這部劇的「朝堂戲」堪稱範本,教科書式的還原,給大眾科普了一系列歷史上的名人。精益求精的各處設置滿足了當下高質量劇的需求,可隨著口碑的下行,卻也在提醒著影視製作者,古裝劇的主線要把握準確,而不應該摻雜混亂,「高開低走」不應該是一部良心劇的走向,劇情上的十全十美才是收服口碑的最佳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