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價接連下跌仍吃不起豬肉,吃蔬菜吧,城市賣得貴農村卻很多

2019-11-03     農俗俱樂部

10月是豬價漲幅最快的一個月,最高的時候達到了41塊錢/公斤,一時間豬肉價格也是高到不行,很多地方達到了38塊錢/斤(當然可能還有更高的)。

餐館分量減少還加價,很多人表示真的吃不起豬肉了。

但一進入11月,生豬價就迎來了下跌趨勢,生豬價外三元和內三元每天都有在降低,現在穩定在38塊到39塊/公斤,土雜豬更是跌到37.55元/公斤。

豬價的下跌,玉米價也跟著下降不少。

不過雖然豬價是下跌了不少,但豬肉價格卻沒什麼下降趨勢,甚至個別地區還有小幅增長,短時間要吃得起豬肉還真是件難事。

不過呢,也不是非得「無肉不歡」,現在吃不起豬肉,咋們吃其他的唄。

今天重點就是和大家來看看蔬菜里,薯芋三巨頭的價格,雖然也不便宜,但農村卻很常見,並不需要怎麼買,因為很多農村都種的有。

薯芋三巨頭均價對比

薯芋大致上就是指紅薯、芋頭還有豆薯,這三種食物都是農村超級常見的,在沒公布價格之前,你們能猜到它們中誰賣得最貴麼?

好,來揭曉!

賣得最貴的就是芋頭,今天的均價在5.09元/斤,目前價格呈上升趨勢,比較貴的是廣西和和新疆。

芋頭在我老家貴州農村也是很常見的,很多農民朋友都會種,不過芋頭就只有藏在地底下的果實才能吃,而且只能煮熟吃,不能生吃。

它的葉子有點像荷葉,是不能吃的,所以也沒法利用起來。

會芋頭非常好吃,很下飯的一道菜。

據老一輩說,以前糧食不高產,遇上荒年的時候,芋頭就成了很好的充飢食物,因為它其實對土壤要求不高,成活也比較好。

不過因為現在芋頭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所以價格也賣得挺貴。

不過農村大多不用買,因為很多農村其實都會種芋頭,現在放在家裡,沒菜吃的時候就撿些來做菜就好了。

比芋頭稍稍便宜一點的,則是紅薯。

紅薯在農村野生超級常見的了,比如在我老家,幾乎是一到春天就會和辣椒一起種下去的。

紅薯目前的均價是1.53元/斤,主要是陝西賣得稍貴一些。

其實紅薯相對芋頭來說,農村種植起來用處更大一些。

首先,紅薯的葉子和藤蔓可以割回去喂豬喂牛,割掉它們還會長,源源不斷為家裡的牲畜提供食材。

而紅薯的葉尖人也可以吃,摘回去煮淡菜蘸辣椒水,或者吃火鍋,又或是小炒,都超級好吃的。

而紅薯到了冬天還能用來燒、炸、煮、生吃等等,幾乎成為農村孩子冬天的零食。

城市裡一些地方也會做紅薯餅,也會用到紅薯這種食材,所以紅薯價格也不算低。

而最便宜的則是豆薯,目前的價格是1.27元/斤,有時甚至賣到6角,而且目前豆薯的價格是呈下降趨勢的。

不過說豆薯,感覺應該很多朋友不知道是什麼東西,我本人對這個名字也很陌生。

其實豆薯就是一些地方叫的沙葛,我老家這邊叫地蘿蔔。

但它其實屬於豆科,和蘿蔔不是一個屬性。

但因為豆薯的長勢和味道與蘿蔔有幾分相似,所以我老家才叫它地蘿蔔。

地蘿蔔的葉子和藤蔓家畜們都不吃,所以是沒什麼用處的。

而且它會開花,長出來的種子就像豆角一樣,也難怪被分到豆科去。

但它真正能吃的卻是埋在泥土裡的根結出的圓圓果實,這幾乎是我本人最喜歡的一種水果,一直把它當水果吃的。

它水分很足,味道不算很甜,至少不膩的樣子,但也不淡,反正就是甜而不膩,非常解渴。

和芋頭只能煮熟吃相反,豆薯只能生吃,鮮少看到有人把它做成熟食。

這三種食物是很多人農村都會種的,它們有的可以用來做菜,有的可以做零食,有的則可以用來做水果。

農村很少特意去買菜買零食買水果,因為在農村經濟收入比較困難,所以當然要把錢花在刀刃上。

小時候就很羨慕城裡的孩子能吃很多零食各種水果,但長大後在城市裡呆久了,會覺得零食是加工過的,一不小心就吃到過期或者不安全的食品,而水果很多也是打農藥,不削皮不洗吃了會鬧肚子。

而曾在農村長大的我們,可以從樹上摘下個刺梨就吃,或者刨出個地蘿蔔剝開就咬兩口,也健健康康的長大。

農村的一切純天然和無公害,才是萬物原本的樣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Rkw9NG4BMH2_cNUg7qU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