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能有多大?新疆有個古村莊,出村開車就要5個小時

2020-02-12     君山梵靜


大自然的每一個領域都是美妙絕倫的。——亞里士多德

中國地大物博,有著豐富的文化歷史,出現了很多名人和勝景,今天提到的一個地方就以大聞名,有多大呢,它是中國最大的村莊,別不信,其面積相當於1個深圳,60多個澳門,開車出村就要5個小時,它就是達里雅布依

沙漠明珠

達里雅布依鄉,坐落在新疆沙漠的深處,是現存為至中國最大的古代村莊,也是如今最難到的村子,其面積大概有2000多平方公里,儘管其地理位置偏僻但每年仍有大量旅遊觀光、科考、探險的人員和新聞媒體人員來到這裡進行參觀遊玩。

達里雅布依鄉的形成有這麼一段故事,據說在400年前那一年沙漠風暴四起綠洲遭到破壞,于田綠洲古老農區的木尕拉、喀魯克一帶的農民為了尋找新的草場建設家園,決定沿克里雅河北下,他們經過長途跋涉後發現這裡的水草豐茂十分適合居住。

於是先後決定在克里雅河兩支流域落戶居住生活了下來,眾多周知河流兩岸流域並不相同,克里雅河西支流域長流程遠,面積大,所以居住的人也比較多,而東支流域相比之下較小,流程也較短,居住的人也明顯小了很多。

後來時光推移歷史發展下,這裡逐步形成了"代蓋"(意為河東)和"蓋爾普"(意為河西)為名的兩個大家族,他們世代放牧為生,彼此雖然隔河而居,但也和諧相處沒有什麼大的紛爭,這就是達里雅布最早形成的由來。

達里雅布雖然住處沙漠深處,但村民世代重視生態保護,村莊兩岸種植著大面積的胡楊、紅柳、蘆葦等荒漠植被,構建了一條由沙漠圍繞的綠色長廊,並且於河流的尾部發育成了達里雅布依綠洲。從克里雅河北上,我們看到的是數不盡數的美麗風景。

彎沿曲長的河流,在風中飄舞的楊葦,路邊筆直挺拔的楊柏,水面上自由遊戲的黃尾鴨,你會感嘆達里雅布鄉人的智慧,和那巧奪天工的能耐,在這副畫中你還可以看到這樣一幅畫面,那一處處金黃色的沙丘,那碧藍色的河水,那綠色的植被,它們彼此相互照應,彼此呼映,自然和諧,形成了塔克拉瑪干沙漠獨有的美麗景觀。

達里雅布依鄉,以其獨特的美,成為了深漠深處的亮麗風景。每年都會有大量從遠方聞名而來到這叄觀的人,他們離開後會熱情的介紹這裡的人文景觀,把這裡的故事帶向遠方,同時帶往遠方的還有達里雅布依鄉的樸實民風。

難行村莊

達里雅布依鄉,以其獨特的風景吸引著許多遊客來叄觀,可是如果想來這並非易事,是名副其實的難行村莊。

想要欣賞美景,並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容易,首先你需要做的便是穿過那一片又一片的蘆葦盪,翻越一個又一個的沙丘,走過滿是黃色遍布的漫長公路,整個過程可謂是相當艱辛苦燥的。

雖說在這裡有著令人嚮往的美景,可以欣賞到詩詞裡面才會出現的場景,看到日照金山紅,看到大漠落日圓,能夠經歷與中原美景大不相同的異域風情,從穿越無人區開始,到踏上一條沒有地圖指示的路,就己經遠離了都市的喧囂,在這個過程你可以體會到什麼才是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這條路也是一條自我朝聖的道路。

達里雅布依鄉,身處有著中國"最大的死亡之海"之稱的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238公里處,雖然這裡有著迷人的風景但也伴隨著危險,一個有著"塔克拉瑪乾的肚臍"的綠洲,在人們眼中也是世界上最孤寂的地方,由於地處沙漠常常會遇到風暴,沙陷,加上沒有信號僅憑紙制地圖和指南針指引,才能在沙漠中穿行因此行途充滿了末知和危險。

來這裡的路上,你幾乎看不到一絲人煙,有的僅是無限的孤寂,能夠看到的也只是連綿不絕的沙丘和彎沿不知盡頭的河流、金色的胡楊、荒無的灌木以及散漫的羊群。由於地理原因和交通不便,這裡長期與外界隔絕當地居民過著一種與世隔絕的生活。

想要欣賞這顆位於塔克拉瑪干沙漠深處的明珠風景,體會它不一樣的美絕非易事,這是一條充滿了沉寂的道路,沿途看不到絲亳的人煙,在你眼中的也只是漫漫風沙,一處連著一處的沙丘,一條條彎沿曲折的河流,但是也唯有那些心性堅定的人才能夠欣賞異域明珠的美。

樸實民風

達里雅布鄉,雖然風景獨特但是這裡平均海拔1230.5 米,年均降水僅12毫米、蒸發卻要達到3000毫米。達里雅布鄉的冬天是十分寒冷漫長的,最冷的時候可以達到零下幾十度,夏季又十分炎熱難耐,到了五六月的時候,甚至地表氣溫要達到50℃以上。

也正是如此艱難的自然生活條件,很多人對這個村莊並不是很了解,當地居民也很少接觸到外界,也避免了受外面世界的打擾,所以民風十分淳樸,遇到貴客來臨的時候,會十分熱情好客,將家中飼養的羊兒殺掉來進行招待。

久居在達里雅布依鄉的人,有這樣一幅生活情景,一戶人家,一片胡楊,一群羊羔,一口井,這就是他們的生活方式了。

當地居民身體健壯高大,性格豪爽不拘,淳樸憨厚。其外貌、語言、宗教信仰、生活習慣,都與于田縣城維吾爾族人基本一樣,儘管由於交通不便,但這並不能阻隔兩地居民世代結親通婚的習俗。

達里雅布依鄉的人居住的建築十分古樸,他們的房子是用胡楊、紅柳枝排扎而成的,這種房子的搭建需要先做好地基,用胡楊枝做成支架,牆體由紅木枝搭建而成,最後將和好的泥巴糊抹上去就成了。還有的會利用胡楊木進行排列組建木屋,房門則由偌大的空心胡楊從中一分二做成。

雖然這裡十分偏遠,但路不拾遺,民風原始樸實,過路人來了,進了屋裡就是貴客,如果主人不在家可以自己動手燒水、做飯吃,吃完後就可以自行離去。當地人的吃食也較為簡單,以"庫買西"(一種特色的餅)、肉、茶為主,他們做飯也不用鍋灶而是用火塘代替,做飯也不用鍋,而是獨特的"爐灶"。

達里雅布依鄉的節奏是緩慢的,沒有都市的車水馬龍,少了城市的繁華熱鬧,這裡的居民至今還過著一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慢節奏中享受自然帶來的恩惠,體驗著塞外明珠的美與柔情。

這個村莊不僅風景優美,民風樸實,它更是奇大無比,它擁有著廣袤的土地和資源,堪比一個深圳的大小,要想前去遊玩,可先要做好駕車的準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Rb__PHAB3uTiws8KJk4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