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教育回歸自然,讓自然成為教育

2019-08-09     大雁行研學

當我們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每天充滿著無數的奇思妙想,總是追著家長問東問西,幾乎就是一個行走版的「十萬個為什麼」。

為什麼地球是圓的?

為什麼大象鼻子那麼長?

為什麼狗有四條腿?

我從哪裡來?

...............


各種干奇百怪的問題,難倒了作為「大人」的父母、老師。可是隨著長大之後,在無數次的碰壁之後,我們也漸漸的變得膽小,好奇心也逐漸萎縮。變得和無數的眾人一樣,沒了自己的特質。

研究表明孩子對自然事物的思考和探究的願望是難能可貴的,孩子應能對周圍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所以,如何創設機會和環境讓孩子親近自然,自發去探究,去發現,則成為現在教育者要關心的問題。而研學旅行為孩子提供了最直接的自然科學探究方式。


美國教自然科學有一個很著名的方法,叫做5個E,即Engage, Explore, Explain, Elaborate and Evaluate。

Engage(參與):首先要讓學生對你所教的內容感興趣。

Explore(探索):讓他們來自己探索。這個很重要,不能省略,因為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這也是美

國大力倡導的是學生為主導( student-center/ student-oriented )的一種模式。老師只是起到輔助和引導的作用。

Explain(解釋):在學生自己探索之後,就需要老師來講解,為什麼是醬紫。

Elaborate(精心製作):就是在學的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擴展和深化,有沒有其他相關的知識可以帶進來。

Evaluate(評價):就是assessment評量,可以是正式的(考試) ,也可以是非正式的( project之類的)。不管怎麼樣,就是要考核一下孩子的學習情況。




1. Engage(參與)

如何讓孩子感興趣呢?要經常帶孩子去郊遊,讓孩子們在大地和樹林中漫遊。他們會觀賞鳥兒和昆蟲,研究植物和土壤,觀察和崇拜花朵等,也就是說,他們會發現一個活生生的科學博物館。

2.Explore(探索)

可以把孩子分為幾個小組,然後給每組一疊植物、昆蟲、土壤的圖片,讓他們隨意挑選自己感興趣去尋找觀察。這是一個讓他們探索的過程。你會發現小盆友能找到各種各樣的東西:不同的樹葉和長相奇特的樹枝;不知道能不能吃的果實和鮮艷的小花等等,這才是探索。

3. Explain(解釋)

要解釋給孩子為什麼樹葉為什麼會不一樣,怎麼辨別果實能不能吃等等。也可以放視頻來解釋,然後你放之前要跟他們說好,看完之後要問問題,要不然他們就不會專心看。看完後問問你學到了什麼,這個視頻主要內容是什麼,葉子為什麼會不一樣,等等

4. Elaborate(精心製作)

自然科學最核心的內容是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和激發孩子的熱情,可以以一個點讓孩子去思考,例如樹葉能拿來做什麼。標本、紙。那紙的製作過程是什麼樣的。世界上最早的紙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可以和其他學科進行交叉教學,比如歷史。


5. Evaluate(評價)

這個就看大家怎麼安排了,活動結束以後可以做有趣的自然科學知識競答,畫畫、手抄報等等,這只是為了考核下孩子的學習情況。

自然科學,不再僅僅是認識花烏魚蟲,感悟山川河流;學習科學知識,觀摩科學實驗~

撰文編輯/研老師

排版設計/研老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R_9XYW0BJleJMoPM8At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