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一年前的現在,NBA是什麼樣嗎?
詹姆斯受傷,湖人季後賽希望渺茫;杜蘭特和湯普森健康,勇士正在追逐三連冠;威少和保羅還沒有互換東家,不少人都看好他們能夠爭冠;猛龍擁有不錯的班底,不過東部看起來更像76人和雄鹿的天下;凱爾特人有些掙扎,更衣室傳出過一些聲音;尼克斯還在開心地擺爛,以為他們能夠選中錫安。
與此同時,安東尼已經成為了自由球員,他被交易到了公牛,隨即買斷,當時認為安東尼可能會加盟一支爭冠球隊,結果一個月過去、兩個月過去、休賽期過去,別說是爭冠球隊,就連尼克斯都無意簽下他。莫名其妙地,安東尼背上了「毒瘤」之名,這位昔日的巨星居然落得無球可打。
兩周前,安東尼上了麥克勒姆的播客節目,他是這麼回憶那段日子的:「我當時就在想,如果還是什麼都沒有發生的話,那我可能會直接宣布退役了。我沒有很激動,對於自己職業生涯即將結束的事情,我內心非常平靜。」
後來我們知道,開拓者簽下了安東尼。
對於開拓者簽下安東尼,其中幾件事你可能需要知道:
——2017年安東尼和尼克斯鬧矛盾,開拓者正是有意安東尼的球隊之一,可惜安東尼用交易否決權否定了尼克斯和開拓者的交易;
——今非昔比,兩年過去,安東尼已經不再是聯盟巨星,開拓者也沒有留戀。他們之所以做出這個決定,更多是因為球隊鋒線缺人,阿米奴、哈克利斯離去,科林斯、努爾基奇受傷;
——安東尼簽下的是一份非保障底薪,開拓者可以隨時將他裁掉,並且不需要為此付出太多的代價,從中你也可以看出,安東尼一開始並不被看好。
好在安東尼自己足夠爭氣,為開拓者出戰的第一場比賽,他拿到了10分,緊接著三場比賽,他又分別拿到了18分、11分、25分。直到停賽前,安東尼依然作為開拓者的首發在征戰,他場均可以拿到15.3分6.3籃板1.6助攻,期間還投進了一次絕殺,並且時隔三年砍下了一次32分。
我們不會將安東尼的表現稱之為奇蹟,事實上,他一直是一個有實力的得分手,即便是之前無球可打,也絕不是因為實力不夠,就像史蒂芬傑克遜在節目裡說的:「他們只是讓安東尼看起來不能繼續打球,讓他看起來像個毒瘤,然後把他趕出球場。」
當然,這其中還是有一些變化的,最大的不同便是安東尼打得更像他自己了——上賽季短暫的10場比賽里,安東尼很少有持球表現的機會,他的場均觸球數是32.7次,回合占有時間是1.1分鐘,本賽季這兩個數字分別漲到了41.1次、1.7分鐘。
同樣在上賽季,安東尼更多需要在三分線外投籃,可惜安東尼的三分效率並不高,場均6.4次出手,命中率只有32.8%。本賽季,安東尼減少了三分投籃,他回到了自己熟悉的中距離,並且增加了自己熟悉的進攻——背身單打。
作為對比,上賽季的安東尼場均背打回合數只有2.2次,生涯新低,本賽季增加到4.8次,比去年的兩倍還多;中距離終結上,安東尼的出手占比也增加了不少,從去年的32.2%增加到了今年的51.7%,比雷霆時期還多,幾乎快回到尼克斯時期。
所以安東尼終於做回了安東尼,然而,很難說這是好是壞。
在手感好的時候,安東尼可以表現得像從前一樣,得分手到擒來,但是更多時候,安東尼還是沒辦法保證效率。就本賽季來說,安東尼已經有過如單場18中4、16中4、15中1、11中2這樣的低迷表現,他的背打是增加了,但每回合得分只有0.90分,中距離也增加了,但是命中率只有40%出頭,一看他的真實命中率,還是只有51.7%。
儘管很多人並不喜歡「魔球」化的聯盟,但不管喜歡與否,你都不得不承認這確實是個趨勢。過去十年,聯盟的三分出手一直在增加,中距離出手一直在減少,安東尼卻在反其道而行,況且現如今的聯盟鋒線,如果不是持球打法的核心,多是3D球員,安東尼的防守一直都不是很好。從這方面來說,有關安東尼的未來還是讓人擔憂。
那麼很多球迷就會有疑問了,開拓者為何就能包容這樣的安東尼?這和開拓者的打法有一定關係,本賽季的開拓者是全聯盟最「獨」的球隊,他們的場均助攻是20.2次,傳球次數241.8次(聯盟平均在280次左右),兩個數據都是聯盟倒數第一。相比傳導球,開拓者更注重個人進攻,但是球隊除了後場雙槍外連一個能消耗球權的都找不到,於是安東尼被推了上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安東尼和開拓者是真的挺搭——安東尼在麥克勒姆的節目裡還說了一句這樣的話:「就像開拓者需要我一樣,我也因為很多原因需要開拓者。」這句話的初衷是指雙方簽約,但在更深層次的意義上,下賽季也可能是如此,畢竟想來想去,如今的安東尼,最適合他的球隊似乎還是開拓者。
只是,世事難料,停賽前的開拓者還處於季後賽邊緣,努爾基奇也還沒有復出,誰也說不準下賽季的事情會是如何。安東尼需要做的可能不只是滿足於現狀,想要變得更受歡迎,或者說在自由市場更有主動權,他需要展現出更多適應時代的東西,這瓜很甜不假,但他還可以更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