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
南 山
國慶第二天,也就是昨天。我還沉浸在國慶典禮上看到的我們國家強大了的喜悅中。習慣節假日讓電話保持靜音的我依然沒有把電話帶在身上,反正一家人團聚,要有什麼電話也是外來侵襲或騷擾。
到了晚上回來,看到一個陌生的號碼接連呼叫了四次,此時我覺得應該回過去,無論是誰,應該總是有事才會那麼迫切地呼叫。
電話中一個男性富有磁性的聲音,不等我問明就主動說了:我是老實,明晚六點有時間嗎,我約了我們幾個小學同學在一起聚一聚。雖然說我們相識應該是四十多年了,但是自小學畢業後再沒有見過,前幾次是一個在稅務工作的同學打電話來告訴我說小學時候有這麼一個同學邀約聚一聚,第一次我在昆明沒有出席,第二次被他們逮個正著,他們就在我接孩子上學回家路上的飯店,因此也就算了重新認識了。
分隔四十多年,無論是從相貌和嗓音都早已經是天人之別,我努力搜索著小時候同學的一年記憶,那時候我們都不滿十歲,從四年級開始各村的小學開始合併上課,我和他合併在四二班吧,那時候的他相當調皮和搗蛋,清清廋廋的但總喜歡惹禍,因此並不受老師待見,記憶中他總是被老師揪到黑板面前罰站,之後的記憶就一點想不起來了。
他談笑風生地說:老同學,你是真的想不起來了,那時候我們也只是同過一年級的同學,後來你考取一中就不見了,我繼續留在我們的古城小學讀附中,之後就一點消息沒有了,我叫陳紅強,說名字應該你能想得起來。
我這個人記憶並不差,見到他的時候憑其它同學的介紹就大概勾出個輪廓了,只是一時想不出他的姓名來,他這樣說拉近了我們間的距離。那一段飯,我一言不發,也因為是四十年後的第一次見面,因此我靜靜地聆聽著,後來從朋友的嘴裡知道他也像我一樣沒有讀完初中,因為調皮的個性老師總不待見他,於是他選擇退學。
後來還知道他做過村長,搞過建築,現在一個人建了二棟小洋樓,和媳婦一道經營醬菜生意和釀酒生意,生活過得滋滋潤潤,有聲有色。
聽到這些,我還是止不住舒了一口氣,不管怎麼說,昔日的同學到現在離開我們的不下十個了,許多人因為疾病而意外離開了人世。能夠四十年後再次遇見,也算是上蒼對我們的眷顧。
自那次後,我們再沒聯繫。也因為那一晚走得匆忙,我並不知道他的電話號碼。
至於我的他肯定是從稅局的同學楊永明那裡知道的,楊永明是我鄰村的小學同學,我小學一年級就在他們寨子場院裡上的,初中我們一同考取一中也是同學,後來我因為生計所迫綴學,他讀到初中畢業後考取了財校,那時候的財校雖屬中專,但都是為國家各企事業單位培養專業對口人才的,也因此一畢業就分到了稅局,或許因為在稅局的緣故,他才結識了這個叫老實的小學同學。
老實是他的小名,讀書時我也不曾知道,記憶中只記得他的大名陳紅強。至於為什麼叫老實,那年代的農村孩子,名字起得越賤越好養,這一點也不奇怪,還聽楊永明說這孩子天生活潑,生下來時候就揣了她母親一腳。他父親為了鎮住他這種活蹦亂跳的性格,就給他起了個名字叫老實。
距離今晚的聚會還有那麼七八個小時,今天早上醒來,頭腦中一直盤旋著這個小學同學的印象。從昨晚的電話中聽得出他是那樣的真實,那樣的好客。從前次聚會的表情和面孔看,他早已經不是那個曾經調皮搗蛋的陳紅強了,相反像一個老實的莊稼人一樣那一晚坐在那裡總是很少說話,除了簡單的寒暄外他也像我一樣一言不發,到是他漂亮,時髦的妻子頻頻敬酒,使一張圓桌充滿了生機。臨別他還托我打探當時的老校長王紅強,他說這個僅和他有一姓之差的老校長是他小時候最佩服他的人,也是最關心他的人,他要我問一下這個人現在還活不活著。如果活著他一定要去拜訪他。
王紅強是也是我小時候最佩服的人,他作為一個擁有上千人學生的大隊校長,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記得那時候他教我們的美術和書法,那毛筆字寫得方方正正,比課本封面的那幾個字樣還要漂亮,至於繪畫可以說畫什麼像什麼,一個學校的黑板報都是他一個人出。每次學校新年聯歡,都是他拉手風琴伴奏或二胡伴奏。記得五年級我在主席台朗誦我的一篇新年獻詞的作文,就是這個老校長用手風琴拉著《我的祖國》的音樂伴奏的,所以他是那個時代里我們最崇拜的偶像。當時他是快四十歲的人了,這麼多年來,我也一直想見到他。
無獨有偶的上個月的一天,當我從甸溪河跑步回來,迎面走來的一個老人讓我覺得好生面熟,於是我就主動停下步來試探性地喊了一聲:王老師。誰知道老人竟然站住了,他掃視著我說:你是喊我嗎?此時我已經確定他就是老實要找的王紅強,也是我尊重的老校長。我說:是的,王老師,我是你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學生,老人的兩隻眼睛依然炯炯有神,他掃視著我說,有那麼一點印象,我如果沒有猜錯你是四二班的。我短時詫異得說不出話來,時隔四十多年,老人竟然記得我是四二班的,老人的記憶力天然驚人,難怪乎乾了一輩子的校長,就連聞名新加坡的數學博士李保文也曾經是他的學生,他說:我怎麼會不記得呢,說起來你也是我們小學的驕傲啊,聽說你寫了很多文章,現在又是作協的領導,你的名字我們一直如雷貫耳啊。我慚愧得低下來頭,五十多歲的人了臉還感覺一直在發燒。
後來,王老師走了,囑託我一定要稱還年輕多讀點書多寫點文章,當時我也沒有告訴他還有一個只是和他姓相差的同學也牽掛著他。我想,今晚參加的這次聚會,我首先要向我這個老實同學彙報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們的老校長還活著,我們的王老師依然關心著他的每一個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