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由廣州市文明辦指導、廣州市區融媒體中心客戶端「新花城」、廣州日報報業集團微社區e家通聯合舉辦的「點贊最美社區」活動進入專家評審階段。經過專家們的評選打分和討論,最終,廣州「最美社區」20強誕生,包含十大最美社區和十大最具特色社區。
其中,
從化街口街東城社區
獲評十大「最美社區」。
據了解,
東成社區以為民服務解難題為抓手,
努力辦好民生實事,
不斷提高居民幸福感、獲得感。
此次獲評「最美社區」實至名歸!
開展多彩社區活動
提升居民幸福感
據東成社區負責人介紹,該社區目前有近4000人,其中常住老人800多名。再加上社區鄰近河濱公園、河島公園,更是集聚了更多的老人在此。根據實際情況,該社區針對老年人群體的需求,以活動為載體,經常組織豐富多彩的社區文化活動,不斷增強社區居民的幸福感。
每個月的第二個周五上午,東成社區都會傳來陣陣美妙的粵劇聲。原來每逢這個時候,社區都會聯合街口街粵劇文化協會在這裡舉辦「粵劇賞吧 怡養學園」活動。據了解,該活動旨在展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粵劇藝術魅力之餘,並向社區長者傳播養生怡情知識。
「黨義倉」社區公益服務於每月第三個周五上午開展,主要是通過連結社區資源,由街口街東成社區黨群志願服務隊帶動社區居民,共同為社區特殊群體(包括低保低收、殘障困難家庭、孤寡高齡長者),以及東成社區年滿60周歲的長者提供日用品、蔬果等幫扶,切實落實黨員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此外,東成社區每月還會開展各類社區文化活動,譬如「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包括春節、中秋、冬至等傳統節日;舉辦各類知識講座,如垃圾分類、消防、防詐騙、防溺水、健康教育等;向轄區居民免費提供義診、義剪、義修等志願服務;根據居民需求開展困難群眾探訪等活動,讓群眾感受到滿滿的幸福。
打造「醫養融合」新模式
為推進長者健康服務體系建設,東成社區按照「醫養融合」創新打造健康小屋加長者飯堂模式,受到居民的歡迎。
街口街黨群服務中心一樓的健康小屋有專業設備:身高體重血壓儀、視圖測試、醫藥箱、診療床等,居民可進行自助檢測。同時還有專業醫護人員定期坐診,開展免費健康諮詢、健康檔案建立等。
健康小屋為東成社區居民提供了一個健康衛生的服務場所。每逢周五上午黨員志願者都會來社區為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健康宣傳和保健等方面的知識,並為老年人提供健康檔案建設。
2018年10月26日,社區「長者飯堂」(堂食點)正式對轄區長者開放。按照食藥監飯堂標準,「長者飯堂」設置了配餐間、洗消間、烹調間、粗加工間和精加工間5大功能,助餐時間為工作日中午,每餐兩葷一素,一周還有兩次燉湯。
東成社區「健康小屋加長者飯堂」的模式,既解決了居民簡單就診,又解決了長者吃飯問題,創新了社區養老模式。
小小微心愿
大大正能量
在東成社區,有一面牆尤其引人注目。走近一看,牆上有不少的貼紙,有的寫著居民的心愿,有的寫著已完成心愿的情況,有的則顯示微心愿的進程。
這面牆是微心愿牆。2018年7月,街口街黨群服務中心在東成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啟動「群眾微心愿,黨員來點亮」公益惠民項目。牆上的每片樹葉背後都有一個許願人,他們寫下自己的心愿,匯聚在樹上,由愛心人士認領並幫助實現。
本公益項目重點針對轄區空巢老人、留守兒童以及病殘家庭等弱勢群體家庭,以服務基層群眾為出發點,發揮黨員先鋒作用,積極帶動全社會愛心人士參與,幫助困難群眾圓夢。
街口街通過
開展「微心愿」公益惠民項目,
融洽了黨員與廣大群眾之間關係,
讓群眾深切感受到
黨的溫暖、社區的溫暖。
文:黃利誼 鄺錦雯 綜合廣州日報
圖片:街口街 部分為資料圖片
網絡編輯:黃麗敏
初審:朱慶州 陳治
審核:梁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