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晚上特精神,除了白天睡眠時間太長,這幾點寶媽也要了解

2019-08-03     莓果媽媽

莓果媽媽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萱萱在懷孕七個月的時候,睡眠質量越來越不好,經常失眠,晚上想翻個身都很難,再加上孕期的各種腰痛腿痛等等一系列身體不適,萱萱就有一個願望,希望早日「卸貨」,脫離苦海,好不容易生了個大胖兒子,萱萱以為這次終於可以解脫了,但沒想到的是寶寶一到晚上的精神狀態就特別興奮,不管怎麼哄都不起作用,這讓萱萱煩惱不已。

睡眠對寶寶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在晚上身體會分泌大量的生長激素,是寶寶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但是很多寶寶一到晚上卻遲遲不肯睡覺,不管媽媽是喂奶還是講故事,寶寶依舊不為所動,沒有絲毫睡意。那寶寶晚上不睡覺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一、寶寶晚上不睡覺的原因分內在和外在!

1、外在原因

(1)飢餓或消化不良:對於新生兒或3個月以下的寶寶來說,由於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善,所以需要通過母乳喂養,因為母乳消化比較快,寶寶會每兩三個小時就會感到餓,而在晚睡前寶寶可能沒吃飽,就會通過「哭鬧」來表達自己餓了;由於喂養不當導致寶寶消化不良時,也會引起寶寶睡前哭鬧。

(2)缺鈣:我們身體中大部分的鈣,是集中在骨骼和牙齒上的,只有少部分存在於血液中。而恰恰是這少部分鈣,對神經的興奮性起到重要的作用,這少部分鈣被稱為「血鈣」。目前相關研究認為血鈣和人體睡眠是有關係的。所以缺鈣也是導致寶寶睡覺不安穩的首要因素。

(3)環境溫度的變化:若室內溫度高,寶寶又穿著小衣服蓋著小被子,再加上寶寶自身的散熱能力差,所以就會用哭鬧的方式表示身體的不適。室內的噪音,也會影響到寶寶的睡眠。

(4)睡前太過興奮:家長在哄寶寶入睡前,都會以講故事,或者玩鬧的形式讓寶寶能夠乖乖聽話睡覺,殊不知若方式不當會讓寶寶持續保持一種興奮的狀態,孩子自然也就很難入睡。對於年齡稍大的寶寶來說,也可能與白天過度興奮或緊張有關。

(5)白天睡太多:不同的嬰兒年齡不同、環境不同,需要的睡眠時間也是不同的。據科學數據顯示,新生嬰兒的每天需要16-20個小時的睡眠,四個月的寶寶每天需要13-18個小時的睡眠,4-5歲的孩子每天也要保持10-12小時的睡眠。如果白天睡太多,晚上也不容易睡著。

2、內在原因

由於嬰兒的大腦神經系統尚未發育完善,寶寶沒有建立正常的作息時間,寶寶生物鐘的調整要依靠寶寶生理成熟度來配合,神經系統興奮性較高的寶寶,生理成熟性往往發育較晚,從而就會出現很難入睡、睡眠不安的現象。

孩子的睡眠時間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慢慢減少,但孩子睡覺前,家長總是會費盡周折,剛剛哄睡著沒一會,寶寶又醒了,要求家長又抱又哄的才肯入睡,我們都知道正常人的睡眠節奏是深淺睡眠交替進行的,那寶寶睡不安穩是不是淺睡眠的原因?

二、寶寶也有淺睡眠,寶媽不必過度緊張

我一同事剛生完寶寶沒多久,最近因為寶寶的睡眠質量讓她焦慮不已,她描述道寶寶在睡著之後經常會伴隨有手腳抽搐、還時不時自己就哭了,這讓她很是擔心寶寶的身體狀況。

其實這是寶寶進入淺睡眠的狀態,很多媽媽認為淺睡眠就是睡眠質量不高,但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剛出生的嬰兒因為大腦神經系統尚未發育成熟,沒有相對穩定的睡和醒的晝夜規律,所以新生嬰兒的睡眠是從淺睡眠開始的,這期間往往會持續15—30分鐘,然後進入深睡眠,之後又會回到淺睡眠狀態,每個睡眠周期大約持續45分鐘,所以這也是為什麼不少寶媽會觀察到寶寶老是睡不安穩的原因。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淺睡眠的時間也會慢慢縮短,深睡眠的時間逐漸延長,孩子睡覺時的動作也會慢慢減少

科學家認為,嬰兒淺睡眠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提供人腦內源性刺激,可以加強代謝,以增加合成人體所需蛋白質。總之,與大腦發育關係極為密切。所以,淺睡眠是十分必要的,因孩子神經發育和內源性刺激差異,甚至環境與醒時經歷的差異,都會導致睡眠深淺的變化。

所以我們必須重視嬰兒的淺睡眠,因為這與大腦發育關係密切。神經生化研究提示,淺睡眠階段人體會增加蛋白質的合成和代謝活動,使學到的新的知識保留起來。合成的蛋白質加強突觸的作用,增加對突觸後面神經元的影響,從而參與新知識的保留。

三、如何讓寶寶獲得良好充足的睡眠,這些要知道

對於寶寶來說他們的任務除了吃好、玩好、睡好,一個好的睡眠質量對寶寶的生長發育起著重要的作用,作為父母想要寶寶獲得良好充足的睡眠,一定要知道以下幾點:

1、營造舒適的睡眠環境

兒童心理學家Stephan Valentin博士認為:睡覺是一種孤獨的狀態,入睡意識能幫助寶寶做好和父母分開的狀態,有利於更好入睡。

在晚上睡覺前,家長可以把屋內的窗簾、電視都灌上,調低室內亮度,營造一個安靜昏暗的睡眠環境,可以給寶寶單獨準備一張嬰兒床,這樣寶寶就有自己獨立的空間,很難被周圍的環境的影響,如果夾在父母中間入睡,會有被壓的安全隱患。

2、儘量減少白天睡眠時間

每個孩子的睡眠時間都是有範圍的,所以家長一定要有意識嚴格控制孩子白天睡眠時間,培養晚上睡一夜的好習慣。如果孩子在第一天玩的很盡興,晚上11點才睡,第二天6點就被媽媽叫起來,那麼她在上午10點的時候,就會想睡覺,如果條件允許可以睡到下午3、4點,而到了晚上就很難入睡,這就會形成一個死循環,嚴重破壞孩子的作息時間。

3、適當調整哄睡方式

許多寶媽在哄孩子睡覺時,都習慣性的給孩子講故事或者唱搖籃曲,但大多數寶媽反應,這樣的方法並不適用,講完唱完孩子照樣不會乖乖睡覺,但事實證明這兩種方法都是很有效的,可能是寶媽在使用時的方式不正確,例如在給寶寶唱搖籃曲的時候,語調要平緩,語速要慢,一定要優美好聽,儘量不要跑調,否則會引起寶寶聽覺不適,妨礙寶寶進入睡眠。

其實寶寶晚上不睡覺,不單單是外在環境的影響,還受自身發展機制的影響,作為家長要了解寶寶正常睡眠的特點,對症下藥,才能預防寶寶不良睡眠習慣的養成。對寶寶哄睡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寶媽儘可能多元化的選擇一種適合寶寶入睡的方式,不斷提高寶寶睡眠質量。

今日話題:你家寶寶有沒有這種情況呢?你是怎樣哄睡的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與莓果媽媽一起探討!讓我們在育兒的道路上共同提高!

我是莓果媽媽育兒師,也是一位家有萌寶的寶媽,每天都會跟大家分享很多育兒知識,幫助大家解決帶娃的困惑和煩惱,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哦!本文由莓果媽媽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RQ1_X2wBUcHTFCnfexW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