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事在我們生命中如同一個揮之不去牢牢纏繞的執念,是至死都想要去做的。你有嗎?我有。寫作,寫出一部部令人刻骨銘心的長篇小說,就是我三十歲之後一直想做的事情。如今,是我願意用整個生命去交換的事。
每天清晨睜開眼睛,並不知道接下去要寫下怎樣的一篇文章,但是卻知道過不了多久,就會有一篇文章從自己的手指下流淌出來。沒有任何人逼迫我這樣做,這是自己與自己打得賭,看能不能每天起來就堅持去寫作。用簡書的方式來約束自己。結果卻發現,寫作對我並不是一件艱難的事情,而不寫,才是一件困難事。不寫作,就像失了愛,失了戀,失了魂。渾身的不自在。
每次完成一篇文章,就如同告一個小小的段落,會有一絲小小的安慰。仿佛沒有虛度這一天。然而又因這小小的安慰,而隨意地揮霍了接下去的大部分時光。可是那些隨筆雜記永遠也不會變成大部頭的著作。
這成為我寫作中的另一種障礙。我應該有更多的時間用在小說的創作上,而不只是為了寫而寫。
於是決定從今天起做個調整。每天一早起來先寫長篇小說。一個上午都寫長篇。下午的時間再做自由安排。可以繼續寫長篇,也可以做其他的事情。每天的隨筆在下午寫。可以在自己的住處寫,也可以在外面寫。或者在移動的車上。
而寫長篇必須在一個相對固定安靜的地方,自己的住地無疑是最好的,沒有任何人打擾。且清晨的時光最好。大腦也是最清醒的。精力也足夠。寫長篇需要很好的腦力與體力。
用清早的時光寫短文,實在是一件既奢侈又浪費的事。但是曾經設定的程序總是不能輕易改變。今天,我決定改變。因為一個巨大的長篇已經在我心裡醞釀成熟。
接下去的日子,我的上半天都將會處於閉關創作的狀態,也希望朋友們理解,支持。這會讓我的小說推進的更快。即使每天上午寫三頁,一年下來,就可以完成一部一千多頁的大部頭著作。如同聖經那樣厚。當然也可以是兩部五百頁的長篇,或三部三百五十頁的長篇。都有可能。但前提是必須堅持去寫。每天。且是每天一早起來。
人若不做事,不做於生命有益的事,醒來幹什麼?
想到就去做吧。你也一樣。想到什麼,一門深入,心無旁騖地去做。不要為自己找任何藉口,也不要受任何誘惑。
作者:作家沈思源
思源老師小說集已經上線各大平台,需要點擊下方連結即可閱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