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這個最年輕的縣級市,華亭市出名了,向全國發出邀請

2019-08-23   隴先生

關於華亭



綜合概況

201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94246萬元,增長5.8%。第一產業增加值93429萬元,增長7.7%;第二產業增加值238763萬元,增長10.6%;第三產業增加值162054萬元,下降0.9%。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8.9∶48.3∶32.8,與上年相比,第一、第三產業所占比重分別下降1.1和3.6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所占比重上升4.7個百分點。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25127元,增長5.5%。



歷史沿革

華亭歷史悠久,北魏普泰二年(532)因戰事之需,築城置華亭鎮,因皇甫山麓有華尖山亭而得名。隋大業元年(605)置華亭縣。唐初劃歸隴州,曾更名亭川縣(《新唐書》載為華川縣)。唐末同光元年(923)改華亭為義州。太平興國二年(977),避宋太宗趙光義諱,改義州為儀州。神宗熙寧五年(1072)廢儀州,所轄華亭、安化、崇信3縣屬渭州。金改渭州為平涼府,華亭縣隸屬平涼府。民國初撤府留道,華亭先後屬隴東道、涇源道和涇源行政區。1927年,改屬甘肅省第二行政督察區。1949年7月29日後,隸屬平涼分區。1955年,隸屬平涼專區。1958年12月,撤縣併入平涼市。1961年12月,恢復華亭縣建制,仍隸屬平涼專區。2002年6月,平涼地區撤地設市,華亭縣遂屬地級平涼市。2018年8月,經報請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華亭縣,設立縣級華亭市。




華亭景點

華亭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環境優美,人文古蹟甚多。

北魏名窟石拱寺






蓮花台








雙鳳山





玄風山






華亭美食


酸湯麵


核桃包子


洋芋攪團



特產:蕨菜、苜蓿芽、薺薺菜、五爪子、刺椿頭、蒲公英、蕨菜、香椿、地軟、核桃、甘蘭、紋黨參、大麻、大黃、雲木香、肉獨活、西芎等

華亭戲曲








華亭曲子戲是流傳於甘肅省華亭縣的民間傳統戲劇的一種,因流傳地域不同,又稱小曲子、"笑攤"、"地攤子"、"信子腔"等,唱腔屬於聯腔體,常用曲調有100個左右,其劇目全部是小折戲,它在劇終唱詞中報"劇名"的特殊表演方式,在其它地方小戲中是絕無僅有的,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華亭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