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紀錄片告訴你早教的重要性

2019-07-25     低齡留學楊老師

對於大多數爸爸媽媽們來說,養育一個孩子是十分辛苦的,尤其是在孩子的教育方面。隨著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要想讓自己的孩子不落後於其他孩子,就必須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方式。

很多爸爸媽媽們都知道,早期教育是孩子學習的關鍵時期。孩子的學習習慣、閱讀興趣、思考方式等等,很多都是在早期教育中逐漸養成的。好的早期教育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英國最近有一部新紀錄片將於3月7日世界圖書日在電影院放映的,該紀錄片追蹤一個叫Harry的男孩在中學的頭兩年里讀書和寫作的掙扎。

Harry是一個白人工薪階層的男孩,這個人口在學校表現最差。他的故事揭示了一個幾乎不可信的事實:在21世紀,在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五分之一的兒童離開小學無法正確閱讀或寫作。

在電影開始時,Harry說:「我不想成為一個被遺棄的人。我想要比我父親更好的生活。「但他努力想像一種征服他的劣勢的方法。當Sophie老師問他「當你25歲的時候,你打算做什麼?」時,Harry回答:「試著活著。」

英國有九百萬成年人是功能性文盲(具有閱讀、書寫或計算能力,但是卻缺乏利用這些能力來處理某些日常生活事務的人),四分之一的英國五歲兒童在基本詞彙方面存在難題。

世界掃盲基金會每年為經濟帶來的成本超過370億英鎊。識字能力差的成年人更容易失業或從事低薪工作。低水平的識字率和較短的預期壽命、抑鬱、肥胖之間存在聯繫。據英國國家掃盲信託基金會(NLT)統計,在英國掃盲難度最大的地區之一——蒂斯河畔斯托克頓(stockton -on- tee)出生的男孩,平均壽命比出生在牛津北部的男孩短26.1歲。

功能性文盲的成年人更容易被社會隔離,缺乏自尊心。書籍、報紙、電子郵件、網際網路、表格、道路標誌、銀行帳戶、指示傳單等等都超出了他們的使用能力範圍。他們無法幫助孩子完成學業,直接影響下一代的教育,加劇了文盲的循環。NLT的Fiona Evans認為,他們會有一種普遍的羞恥感和保密感,這會是一生的「殘疾」。

這也正是世界各國的人都在倡導早期教育的原因。或許我們的孩子在學習上並不是十分有天賦,但是我們也絕不能讓孩子在早期教育上有缺失。

一家為倫敦南部家庭和學校服務的慈善機構稱,早期教育是防止功能性文盲增多以及後續產生的生活問題的關鍵。他們認為,在這個時代,教育進步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孩子們在學習上產生的巨大差距根本無法彌合。

他們與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和學齡前幼兒一對一,使用「全家動員」的方法,鼓勵父母幫助他們的孩子在家閱讀。因為孩子與家長的關係是最為親近的,由爸爸媽媽們來引導孩子喜歡上閱讀是很容易成功的。

一位母親在她兒子閱讀不良的現象得到解決之後,成為了一名志願者。在這之前,她沒有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但現在她會定期將自己的兒子帶到當地的圖書館。現在她的兒子已經不需要額外的閱讀幫助了。她說:「有時候他自己讀書,有時我會讀給他聽,這是一個很好的變化,對他的未來非常重要。」

事實上,如果我們想要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早期教育環境,就需要家長與學校的共同合作。在英國,比起那些漂亮的成績單,爸爸媽媽們更希望看到學校真實反映出孩子存在的某方面的問題,然後再根據問題進行彌補和解決,不過很多英國的學校也確實是這樣做的,老師們總能精準的發現每個孩子身上的長處和缺點。

同樣,選擇對的早期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爸爸媽媽們不要怕嘗試,也許新的嘗試會讓你的孩子花上一兩年去適應,但是如果一味地按照並不奏效的教育方式一直走下去,那對孩子的影響可能就是一輩子。

在孩子接受新的教育方式初期,都會存在或多或少的困難,但是如果你所堅持的教育是有效的,那在孩子後期的教育中將會受益無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RM7sLWwB8g2yegNDVKr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