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是今年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寒露」。過了寒露,天氣由涼轉寒,入夜後更是寒氣襲人。這時候,千萬要注意氣候的變化,保護好身體健康。
寒露這樣養生
01 適量運動
秋季是運動鍛鍊的大好時機,如果這時候堅持適宜的身體鍛鍊,不單可以調養肺氣,還可以提高肺臟器官的功能,有利於增強組織器官的免疫功能。散步、爬山等都是很好的選擇。但開始時強度不宜太大,應逐漸增加運動量,如果過度運動,會增加人體的疲憊感,反而不利於身體健康。
02 早睡早起
寒露時節晝短夜長,自然界中的「陽氣」開始收斂、沉降,此時便是人們保養陽氣之時,人們的起居時間也應當做相應調整。早睡可順應陽氣收斂,早起可使肺氣得以舒展,因此秋季養生就要做到「早睡早起」。
03 適時添衣
「不穿單衣」也是寒露養生的重要一點。雖然說「春捂秋凍」確有好處,即秋天適度經受些寒冷有利於提高皮膚和鼻粘膜耐寒力,但寒露過後,天氣寒冷,老人、兒童和身體體質較弱的人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漸增添衣服,以免「凍」出病來。要注意,換季穿衣服別換得太快,最好厚薄搭配,以保暖為主。
04 足部保暖
腳自古就有人體的第二心臟之說。從養生理論看,腳離人體的心臟最遠,而負擔最重,因此,這個地方最容易導致血液循環不好,再加上腳的脂肪層很薄,保溫性能差,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響。所以寒露過後,足部保暖格外重要,夏季的涼鞋基本可以收起來了,以防「寒從足生」。大家可以每天晚上用熱水泡腳,這樣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足部皮膚和組織營養,減少下肢酸痛發生,緩解疲勞。
05 朝鹽晚蜜
秋燥是讓人煩惱的一件事,而對付秋燥的最佳飲食良方就是:「朝鹽晚蜜」。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則喝點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並起到潤肺、養肺的作用。不少人以為,只要多喝水,就可以補充水分啦。真相卻是,光喝白開水,水分反而易流失。
06 適當養胃
秋天氣溫漸漸變涼,而胃腸道對於寒冷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護不當就會引發胃腸道疾病或使原有的胃病更加嚴重。因此,寒露以後的養生特別要注意養護好自己的胃部。首先,入秋以後要特別注意胃部保暖,適時增添衣服,夜間睡覺要注意蓋好棉被。另外消化道潰瘍的發生、發展與情緒也有一定的關係,因此要注意情緒的健康,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緒穩定。
07 掃除抑鬱
秋季抑鬱的人明顯增多。這是由於深秋氣候漸冷,日照減少,風起葉落,常會勾起淒涼之感,使人們情緒不穩,易於傷感。因此,在深秋時節,人們需保持良好心態,宣洩積鬱之情,因勢利導,培養樂觀豁達之心,這也是秋季養生保健不可忽略的一點。
寒露養生吃這些
01 蓮藕花生肋排湯
原料:老藕一節,肋排一根,姜兩片,紅衣花生50克,蓮子30克(想安神效果蓮子可多放)。
做法:先將蓮藕外皮清洗乾淨,連皮切滾刀塊,放入淡鹽水或微量白醋水中浸泡10分鐘;新鮮肋排直接放在流動水中浸泡,或者在水中浸泡沖洗三次備用;煲鍋中放入足量的水,將肋排,紅皮花生放入,大火煮開,不斷撇掉浮沫;放入切好的蓮藕,轉小火慢慢煲到蓮藕肋排熟爛,最後加適量鹽調味。
功效:藕熟吃可健脾開胃,女性吃藕能夠達到調血、補血,紅潤面色的效果,藕還可以清肺止血,是肺結核病人的最佳食品;蓮子可以起到益血補髓,安神健腦的作用。
02 清蒸螃蟹
原料:大閘蟹、鎮江香醋、白糖、生薑。
做法:把大閘蟹放在清水裡洗凈,使它排凈腹中污物,然後用細繩把大閘蟹的兩個夾子和八條腿紮緊成團狀;把薑末、鎮江香醋、白糖調和成蘸料;鍋中放入足夠的清水,水中放幾片薑片,水開後把蟹倒放,入蒸鍋約15分鐘左右至熟;取出後解去細繩,裝入盤中即可。
功效:河蟹性寒,味咸,具有清熱散結、通脈滋陰、補益肝腎、生精益髓、和胃消食、強壯筋骨等功效。煮螃蟹以清蒸最原汁原味,營養價值高。
03 3種養生水果
秋梨:梨性涼味甘,能生津潤燥、清熱化痰。如果有咽干喉痛等上火症狀,生吃就好。如果想要起到滋陰潤肺、潤喉祛痰的功效,熟吃更佳。
山楂:山楂含鈣量在秋季水果中最高,孕婦和兒童對鈣的需求大,這兩類人群不妨在飯後吃點山楂,建議最好將山楂煮熟或泡茶吃。但別為了減肥過量食用,尤其是胃腸功能弱的人,長期吃生山楂可形成胃結石,增加發生胃潰瘍、胃出血甚至胃穿孔的風險。
葡萄:葡萄益氣補血、生津止渴、健脾利尿,初秋時多吃還能幫助機體排毒,解內熱。
綜合自健康中國、全國衛生12320、CCTV生活圈
編輯:康小北
熱文推薦
越「苦」的菜越營養!不吃這6種食物的人虧大了
今日重陽節|重陽養生要做好這5件事
身體出現這9個表現要小心了,可能是心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