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州區地處甘肅省西部、河西走廊中段,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絲綢之路的通衢重鎮,自西漢致郡以來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2002年經國務院批准撤市設區,是酒泉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總面積3386平方公里,轄15個農村鄉鎮,21個城市社區,總人口46萬,其中城市人口25萬,有漢、回、裕固族等15個民族,耕地面積63萬畝。周邊與世界聞名的敦煌莫高窟、馳名中外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中國最早的石油基地玉門油田、西北最大的鋼鐵基地酒泉鋼鐵集團公司鼎足相鄰,區位優勢獨特。境內公路、鐵路、航空運輸便利,郵電通訊業發達,金融服務機構健全,物流服務業發展迅速,是河西重要的商貿流通中心。區內氣候溫和,自然資源豐富,名勝古蹟富集,是遠近聞名的旅遊觀光勝地。
近年來,依託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全國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全國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四大「國」字號平台,堅持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三化」並進,持續推進「三區兩城一中心、幸福美麗新肅州」建設,全區經濟快速增長、民生不斷改善、社會和諧穩定、黨的建設全面加強,各項事業呈現蓬勃發展的良好局面。
現代農業加快發展。搶抓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機遇,規劃建設十大農業產業園,累計投資3億元配套完善基礎設施,引進入園企業221家,帶動蔬菜、制種、草蓄三大主導產業持續壯大,三大主導產業占到農業增加值的60%以上。同時,把發展戈壁農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抓手,持續壯大產業規模,全區非耕地日光溫室面積達到1.2萬畝;規劃新建3個萬畝戈壁農業產業園、一個5000畝戈壁鋼架大棚產業園和1個5000畝的戈壁林果產業園;提升3個5000畝以上的戈壁農業產業園和2個3000畝以上的戈壁養殖產業園、 1個集冷鏈物流、電子商務為一體的物流產業園、力爭到2022年,全區戈壁農業面積達到5萬畝,建成全國最大最具有影響力的戈壁現代農業展示區和戈壁蔬菜生產基地。
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緊盯拓展工業發展新空間和培育工業發展新動能,肅州區東洞灘光伏發電示範基地規劃裝機容量1000兆瓦,近年來先後投入5.7億元,配套完善了水、電、路和綠化等基礎設施,建成110KV升壓站4座、330KV變電站1座,目前園區入駐企業25家,累計備案光電項目31個612兆瓦,具備併網發電條件的光伏電站22個408兆瓦(併網發電15個293兆瓦),是全省基礎設施配套最完善、電力輸出條件最好的光電示範園區之一。 2017年,搶抓省上建設國家新能源綜合示範區的重大機遇,努力打造全省新能源綜合利用試驗區,目前成功爭取到國家新能源微電網(全國第一批28個、全省2個試點之一)和全國增量配電業務2個國家級試點示範項目,為實現發電與消納一體循環發展、促進電能轉化利用產生極大的促進作用。
第三產業持續繁榮。圍繞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商貿物流節點城市,以全國區域性流通節點城市和全國電子商務示範基地為依託,完善商貿物流體系,培育發展新興業態,推動商貿物流和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突出濕地保護髮展利用,聚力建設特色景區、發展特色產業、打造特色品牌,深度推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努力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段極具影響力的文化旅遊特色城市。目前,全區商業面積達到170萬平方米,年貨物吞吐量達200萬噸,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4億元;現有星級賓館10家,旅行社28家,A級景區5家,其中4A級景區1家,各類文物古蹟331處,2016年接待遊客743萬人次,旅遊收入達到57.4億元,分別增長23%和28%,文化旅遊、商貿物流產業輻射力和影響力明顯增強。全區三產服務業呈現出發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的良好態勢,占GDP的比重和對財政的貢獻率超過60%,吸納就業人數超過70%,成為拉動區域經濟發展的第一引擎。
2017年,全區生產總值達到178.16億元,比上年增長2.5%;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9.74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88.13億元,增長7.6%;財政收入達到22.29億元,增長28.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442元,增長8.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10元,增長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