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雖然基本穩定,但是湖北人出省務工依然不容易啊

2020-03-20     梁鵬飛

這次的疫情,在全國人民共同努力下,在付出了很大代價尤其是武漢人民和湖北人民付出了很大代價之後,總算基本上控制住了。

3月18日和19日兩天,全國均實現了確診病例零新增。

疫情已經基本控制住。接下來,作為疫情的中心,作為本次疫情影響最大的地方,湖北人最渴望的事情,就是趕緊復工。

這次疫情讓很多人已經失去了工作,加上這2個月沒有收入來源,房貸什麼的各種大山依然壓著,所以湖北人都想儘早出去工作。

在省內工作的湖北人問題倒不大,但是那些外出打工的湖北人,現在還是遇到了難題。

如果咱們看最近的新聞,關於湖北人出省務工的大新聞有這麼2個。

一個是湖北省委書記應勇親自送600多名湖北籍務工人員,乘坐專列返回廣東工作。

根據網上公開報道,這是3月19日,應勇在武漢高鐵站,親自送600多名湖北籍的務工人員去往廣東省。

這些湖北人都是在廣東打工,有一些還是相關企業的技術骨幹,在疫情封鎖快2個月之後,經過湖北省和廣東省兩地溝通,互相開了綠燈,這才放行。

還有一個是之前兩天,潛江市的70多名務工人員,由潛江市委書記親自送行,坐上專門大巴,前往浙江紹興。


據了解,這批72名返崗人員,全部都是浙江紹興相關企業的技術骨幹。也是浙江和湖北兩地政府溝通好之後,才出行。

這是目前網上可以找到的2個湖北人順利出行的案例。

這2個新聞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經過了兩地政府溝通,對方同意接收,湖北這邊才能放人出去。

而且這個溝通的級別可不低。潛江市這裡70個人,需要市委書記親自送;武漢高鐵過去的600多人,是省委書記親自送。可想而知,背後的溝通多重要。

而且,出去的這些人都是當地企業的技術骨幹,也就是說,人家等著這些人過去開工呢。是那邊求著湖北人過去上班,才會放行。

總的來說,主導權掌握在外地省份地方政府手中。人家不接收,湖北人就沒法出去。

上面2個是湖北人順利出去的案例,但是這2天還有好幾個湖北人的大巴,都到了地界了,依然被勸返。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3月17日,來自湖北大冶等地的100多名務工人員,分別乘坐6輛點對點大巴,還有一些私家車,前往上海。

結果到了滬渝高速(G50)上海入口處,被攔了下來。

幾輛私家車倒是放行了。

但是大巴沒有讓進。

高速路口的工作人員說,上海目前依然還是一級防控狀態,一下子來了這麼多人,他們要請示上級。

最後溝通了很久,還是不讓進。

這6輛大巴的人只好在大巴車上過了一夜。

第二天,上海高速工作人員要求這些湖北人分散進入,自己聯繫車輛。反正大巴不能開進去。這100多人最後想盡了辦法,終於還是回到務工所在地了。

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出,上海不是不讓湖北人進來,而是怕大規模的湖北人進來,他們還是怕風險。

如果是分散進去,倒沒有多大問題。

總之,目前全國各地對於是否接收湖北人的政策,很不一致。就是一個省內,各個地級市的要求也不一樣。

目前對湖北人開方便大門最好的地方就是浙江省。據了解,浙江省各地,在18號以後,對於來自湖北的務工人員基本上都接收了,有的需要隔離觀察,有的好像也不需要。

最近網上曝出一封感謝信,是一位湖北麻城人寫給義務相關部門領導。

感謝信裡面說了,這批湖北人回到義務返崗,義務相關部門免費提供隔離酒店,讓湖北人放心過去。

然後廣東省也還行,給大家說說我的老家,湖北襄陽一個村子裡的情況。我的很多小學同學,都是在廣東打工。然後被關在家裡2個月,賺不到錢,都很憋屈。

最近幾天,老家的微笑群裡面,一直都在討論什麼時候可以出去的事兒。

廣東省的各地政策不一,據說廣州、東莞等地不需要隔離的,還有些地方還自行隔離14天的,但總的來說,湖北人過去都沒有問題了。

這就是目前的基本情況。

其實湖北人傳統上來說,一般就是去廣東省珠三角、江浙長三角這2個區域打工。其它省份就比較少了。尤其是北方,很少有湖北人過去。

總的來說,目前各地對於接收湖北人的政策依然莫衷一是。

但是就算是江蘇、上海這些比較嚴格的地區,也沒有完全卡死。應該說這還是疫情剛剛穩定下來,還需要一個過程。

這些事情,還是需要國家有關部門統一協調。畢竟疫情已經基本控制住了,很多湖北人在自己家裡隔離了2個月,所在地方早就14天以上沒有任何新增確診病例了。理論上他們已經沒有任何傳染病毒的風險。只不過很多地方還是對湖北人談虎色變,不敢完全放開。

站在他們的角度,也可以理解。畢竟疫情也才剛剛穩定,大家都還處在那種擔驚受怕的狀態,沒有完全恢復過來。總覺得湖北過來的人,還是有風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但是我相信,隨著後面疫情的情況越來越穩定,很快一切都會好起來。湖北人最終可以自由出行到全國任何一個地方。

加油,勝利就在眼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R48mAXEBiuFnsJQV-dh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