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與養老院(隨筆)

2019-10-08     一泓夜雨半寸心

國慶長假過後的第一個上班日,人們又開始一如既往地忙碌了,日子本來就是這樣過的,只是假期打亂了平常的生活而已.我送孩子上學後,去菜市場買菜,途經一間幼兒園門口。

看見一個三四歲的小女孩,哭喊著抱著媽媽的腿,不願意進幼兒園.媽媽彎下腰,低下頭來,慢慢地哄著.應該是在父母身邊待了一個星期,不想上幼兒園吧.哄來哄去,一點效果也沒有,小女孩還是哭個不停。

最後,媽媽狠下心來,扯下孩子的手,把她拖到門口的老師身邊,老師緊緊地抱著女孩,她越哭越厲害了,這位媽媽看看手錶,快步離開幼兒園,估計她的上班時間到了吧.

我慢慢地走開了,哭聲卻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這樣的情形,我太熟悉了.記得我家大兒子,是兩周歲半就上幼兒園.當時,親戚們都責怪我太狠心,孩子還這麼小都不留在身邊,自己照顧。

我有苦難言啊.家裡沒有老人看孩子,生意愛人一個忙不過來,白白跑掉了,有時看他吃飯也沒時間.我帶著孩子什麼也幫不了.而當時,家裡的經濟條件很差,賺的錢僅夠一家人的開銷。

之前因各種原因欠下的債務,償還無日.我眼睜睜地看著有生意做不成,實在不甘心,兩人商量後,狠下心來把孩子送進幼兒園.記得第一天,他也是這樣抱著我的腿,哭著不肯去。

當時,我也哭了,同樣是快步離開.這一天,我度日如年,怕孩子在幼兒園吃不飽,睡不香.但我明白,我與他都要一個適應的過程.慢慢地也就習慣了。

其實,如果條件允許,面對這丁點兒大的孩子,誰不想二十四小時陪在身邊啊,可是生活是無奈的,不能讓我們隨心所欲。記得小兒子半歲時,愛人說讓我出來繼續忙生意上的瑣碎事務,請個親戚幫忙看小兒子。

我堅決反對,用不容商量的口吻說我必須自己帶他,換了誰我也不放心。是呀,現在條件相對以前好了,賺錢以後還有很多機會,但孩子的成長過程錯過了,就不會再回來了。

我已經虧欠了大兒子一個相依相伴的童年,不會再狠心地把小兒子從身邊推開了,我要陪著他,看他一顆顆乳牙的萌出,聽他不知所云的咿咿呀呀,看著他一步步地成長,我才開心。

小時候,農村的孩子基本不上幼兒園,學齡前都待在家裡老人看著或父母帶著下地.也沒有老人院,每家的老人都是屋裡屋後坐著看門或做點簡單的家務。所以,老一輩人留下一句話,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而社會走到現在,無論城市農村,幼兒園與養老院無處不在.究其原因,現代人,普遍生存壓力大,時間都交給了為生活,拼事業,更有甚者為娛樂.老老少少圍坐家裡共享天倫的時間越來越少了。

加上觀念的轉變,不願意與老人共同居住,也導致了空巢老人日益增多。各式各樣的老人公寓,養老院也就應運而生。其實,老人不願意去養老院,與孩子不願意去幼兒園的心情是一樣的。

只是,他們不會像不懂事的孩子一樣,哭著抱兒女們的腿,而是眼噙淚水也會默然接受兒女的安排,他們不願意成為兒女的拖累,可又阻止不了自己老去,無法照顧自己的命運。

我們都曾經是小孩子,成年後我們都會成為父母,以後,我們也會成為老人.孩子小的時候,不願意離開父母親,我們偏偏不管他的哭聲,送進幼兒園。

老人老了後,也希望與兒女們朝夕生活在一起,享受兒孫繞膝的幸福與快樂,可兒女卻不顧老人的感受,以無暇照顧為由送去養老院,這是怎樣的因果關係,是多麼可怕的循環系統啊?讓我們情何以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R0wGqW0BMH2_cNUgmzu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