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福祿控股今日上市,32歲創始人身家超17億

2020-09-18   支點財經

原標題:武漢福祿控股今日上市,32歲創始人身家超17億

從遞交招股說明書到上市,總部位於武漢的福祿控股只用了半年多時間。

9月18日,福祿控股正式登陸港交所,當日開盤價為9.30港元。福祿控股股價開盤即上漲。截至當日上午收盤時,福祿控股股價為9.80港元,總市值達39.20億港元。

福祿控股創始人符熙,今年僅32歲,合計持有福祿控股44.16%的股份。若按9.80港元的股價計算,他的身家達17.31億港元。

福祿控股是一家怎樣的企業?上市後是否就可高枕無憂了?

中國最大的第三方虛擬商品及服務平台運營商

福祿控股創辦於2009年3月,當時的符熙還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學生,主修計算機信息管理。

福祿控股是第三方虛擬商品及服務平台運營商,主要通過自建的福祿開放平台,連接虛擬商品提供商與虛擬商品消費場景。

福祿控股創造收益的途徑,是向虛擬商品提供商及虛擬商品消費場景提供B2B服務,主要涉及兩方面:一是促成虛擬商品提供商與虛擬商品消費場景之間的虛擬商品交易,從中賺取佣金;二是為虛擬商品提供商及虛擬商品消費場景提供增值服務,包括網店運營、設置線上銷售平台、有針對性的營銷服務、用戶拉新和管理服務以及IT解決方案,並按個案情況收取費用。

福祿控股服務的虛擬商品提供商,主要來自文娛、遊戲、通信及生活服務四個行業。 鬥魚、騰訊、網易、愛奇藝、喜馬拉雅等知名企業都是它的客戶,並通過它的福祿開放平台,銷售影音視頻直播會員及虛擬貨幣、遊戲虛擬貨幣及物品、電話費及流量包充值卡、衣食住行禮品卡及優惠券等。

福祿控股服務及連接的虛擬商品消費場景,則包括各類電商平台、在線支付平台、出行服務平台、銀行、酒店等,消費者可通過這些場景購買虛擬商品。

福祿控股披露的信息顯示,截至今年3月31日,它共為逾910家虛擬商品提供商,以及逾1450個虛擬商品消費場景促成交易。此外,它累計向逾4.6億名消費者,銷售了2.2萬種以上的虛擬商品。

去年全年及今年一季度,福祿控股的GMV(成交總額)分別為128.15億元和37.11億元。同期,福祿控股實現的收入分別為2.42億元和0.80億元,經調整後期內溢利(港股會計術語,相當於扣非凈利潤)分別為1.06億元和0.45億元。

全球知名諮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相關資料顯示, 以2019年的收入計算,福祿控股是中國最大的第三方虛擬商品及服務平台運營商,市場份額為7.7%。與2018年相比,福祿控股的市場份額提升了0.7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福祿控股業績未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福祿控股指出,其平台上的大部分參與者為在線科技公司,這些公司受疫情影響較小。同時,疫情嚴重時,由於許多人「宅」在家中抗疫,反而購買了更多的虛擬商品,部分合作夥伴虛擬商品提供商及公司業績均有所增長。

福祿控股暫未披露今年上半年具體業績,只是透露,與去年同期相比,公司收入增長20%以上,且毛利率進一步提升。過去幾年,福祿控股的毛利率均在73%以上。

賺錢話語權偏弱

不過,對福祿控股來說,上市了並不意味可以高枕無憂。

福祿控股坦言,中國第三方虛擬商品及服務行業競爭非常激烈,且該行業入行門檻不高。因此,公司既要與原有競爭對手競爭,又要與新進入者競爭。

激烈競爭之下,福祿控股近年來的GMV一直呈下降趨勢。其中,今年一季度GMV為37.11億元,同比下降13.94%。

此外,為提高市場份額,競爭對手往往採取減收佣金的方式。福祿控股要維持或增加市場份額,有時也不得不降低佣金。

福祿控股坦言,在收取佣金方面的確不具備主動控制權。

譬如,2017年,福祿控股的平均佣金率為1.80%。到2019年時,平均佣金率為1.70%。今年一季度,平均佣金率僅為1.50%。

反映到福祿控股的收入構成上,則是虛擬商品相關服務收入有所下降。今年一季度,該項收入為0.57億元,同比下降1.72%。

好在,福祿控股近年來新開發的增值服務收入持續增長。譬如,網店運營服務收入從去年同期的73.90萬元,增長至0.22億元;其他服務收入從去年同期的20.80萬元,增長至163.70萬元。

因此,福祿控股今年一季度收入和經調整後期內溢利實現正增長,分別為前文提及的0.80億元和0.45億元,各自同比增長35.59%和125.00%。

事實上,面對虛擬商品提供商,福祿控股在較多方面均存在話語權偏弱的問題。

這與福祿控股的商業模式有關。

如前所述,福祿控股主要通過福祿開放平台,幫助虛擬商品提供商促成虛擬商品交易,從而獲得一定數額的佣金。

因此,福祿控股僅充當「連接方」,看似與淘寶類似,但與淘寶等B2C模式不同的是,福祿控股的B2B模式,需對虛擬商品提供商的銷售有一定承諾,要向後者先預付款項,且大部分款項為不可退還。

截至今年3月31日,福祿控股向虛擬商品提供商支付的預付款項為2.77億元,不可退還部分為2.70億元。

這意味著,一旦銷售不及預期,將對福祿控股的資金流動性造成影響。

苗頭已經出現。支點財經梳理福祿控股披露的信息發現,截至今年3月31日,預付款項中有0.41億元帳齡為6個月以上,剩餘未使用預付款項為0.36億元;預付款項中有0.12億元帳齡為1年以上,剩餘未使用預付款項為0.10億元。

福祿控股表示,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相關虛擬商品的需求並非如預期般增加。

虛擬商品提供商的「強勢」,還體現在對佣金的「拖欠」上。福祿控股從虛擬商品提供商賺取的佣金,一般於促成虛擬商品交易時結算,但實際情況是產生了較多的應收款項,且有不少成為壞帳不能收回。

截至今年3月31日,福祿控股貿易應收款項為0.74億元,減值計提準備220萬元。

一系列資金被占用情況下,福祿控股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也為負值。截至今年3月31日,該項數據為-0.11億元。

為此,此次IPO募集的8.9億港元資金里,在扣除包銷佣金及與全球發售有關的其他開支後,福祿控股計劃拿出其中約10%作為營運資金等。

未來將在遊戲行業尋求機會

IPO後,對於公司的未來發展,福祿控股也作出了相關安排。

一方面,是在現有基礎上,挖掘更多虛擬商品提供商客戶,並增加所服務的虛擬商品種類,特別是高佣金率的虛擬商品;二是連接更多虛擬商品交易場景,為虛擬商品提供商增加銷售渠道,並促成更高的虛擬商品交易量,增強公司競爭力和話語權,進而促進GMV和收入增長。

福祿控股希望通過強強聯合的方式,進一步開展相關業務。今年6月,它與廣西的一家國營投資公司——廣投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投資本」)成立了合資公司,計劃利用廣投資本的資源,連接廣西虛擬商品市場中更多的虛擬商品提供商及虛擬商品消費場景,並將業務拓展至東南亞市場。

福祿控股還計劃,未來繼續尋求戰略合作、投資及併購機會,以增強公司在虛擬商品市場中的技術、數據及品牌優勢,並鞏固公司在第三方虛擬商品及服務行業中的競爭地位。

福祿控股還認為,公司能否進一步發展,有賴於公司能否及時有效地預計,以及回應市場趨勢及技術的變化,並把握平台參與者的需求及喜好。因此,公司只有投資新業務、產品、服務及技術,才能不斷提升綜合競爭力。

在此背景下,對近年來增長勢頭不錯的增值服務,福祿控股將繼續做大做強。如前所述,福祿控股原有的增值服務,主要是為虛擬商品提供商以及虛擬商品消費場景提供B2B服務,它計劃將增值服務對象擴展至消費者。

譬如,福祿控股計劃在遊戲行業尋求機會,向遊戲玩家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包括提供遊戲代練服務、遊戲陪伴服務、遊戲帳戶租賃服務等;並擬設立遊戲交易平台,遊戲玩家可在此平台上購買遊戲消耗品,包括服裝、技能、工具、裝備等;此外,還將收購對其業務構成補充,形成協同效應的遊戲行業相關公司。

記者丨林楠

編輯丨何輝 胡馨月

【小編推薦】 瑞幸咖啡「帶火」的董責險,會成為A股標配嗎

【小編推薦】 豬肉價格會跌到多少?我們採訪了專家和養豬大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