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分紅,想必挺多朋友應該都碰到過。
就算沒有碰到過,買過股票也都經歷過分紅。
那麼,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基金分紅的次數多一點好,還是少一點好呢?
有人認為基金盈利了,將收益以分紅的方式派發給客戶,這很好呀;有人認為,分紅會降低持有基金的資產總額,對於持續的市場行情沒有好處。
一般認為,基金分紅說明業績還是可以的,不然虧損基金公司也不會分行給客戶。
那麼,分紅多少次才合適,多一點好不好呢?
首先我們需要界定基金分紅的概念,它實際上是將基金收益的一部分以現金或基金份額的形式派發給投資人了,這部分收益本來就是基金凈值的一部分,所以分紅後,基金凈值會下降。
比如,一隻基金凈值2元,由於基金收益不錯,每份額分紅0.5元給大家,基金凈值就需要將分紅的部分扣除掉,最終基金單位凈值會下降到1.5元。
不管是現金分紅還是紅利再投資,這部分資產會通過不同形式發放到投資人手裡,總資產還是不變的。
分紅前持有的基金總資產=基金資產+分紅。
既然總資產沒有多大變化,為什麼要分紅呢?
這裡面就涉及到很多東西了,既有基金公司的考慮,也有對投資人的關照。
第一、基金分紅,代表基金盈利不錯,可以通過分紅提前結算一部分資金給投資人,將資產重新進行分配。
第二、不少投資人是「便宜貨」鍾愛者,不願意買高凈值基金,基金公司為了吸引這部分投資人,通過分紅降低基金單位凈值,也是一種原因。
第三、分紅可以持續吸引市場的注意力,作為一種營銷方式,也是不錯的。
當然,可能還存在其他原因,但這三點已足以說明基金分紅的原因了。
尤其對基金公司而言,通過分紅降低基金單位凈值,擴大基金的客戶存量和基金規模才是首要目的。
那對基金來說,到底多少次分紅才合適呢。
其實,並不是基金分紅次數越多越好,市場中有一種定期支付現金的基金,類似分紅,這些基金每個月定期支付,並不代表這些基金就會賺錢,很可能他們支付給你的份額,就是來源於你的本金。
我認為如果基金公司分紅,可以按照基金的盈利,比如今年大漲利潤不錯,可以分紅1次。
如果像2018年一樣大跌,完全沒必要再分紅了。
分紅多並不一定代表這隻基金比較好,要看基金分紅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如果某隻基金因為今年利潤大漲而分紅,這當然值得提倡,但如果並沒有很好的收益,卻要給客戶分紅,就需要值得注意了。
舉個例子,比如華夏大盤精選混合,自成立以來累計分紅16次,基本上每年都會分紅一次,這隻基金的總體表現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