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訊 2020年3月1日,西藏民航迎來安全通航55周年。這是自1965年3月1日首條北京—成都—拉薩航線正式開通以來,西藏民航在「世界屋脊」交出的「答卷」。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西藏自治區,位於中國西南部。受地勢和氣候影響,很長一段時間裡,一直被視為「空中禁區」。55年來,一代代西藏民航人保障了一架架民航客機安全起降和進出西藏航路的安全暢通,「空中金橋」也為西藏經濟社會發展添翼助力。
圖為一架民航客機停落在阿里昆莎機場 攝影:次仁存成
圖為1956年「世界屋脊」第一座機場——當雄機場破土動工 圖片由民航西藏區局提供
1956年,建設者們靠著簡陋的設備工具,在海拔4230米的當雄草原上「推」出了一條簡易跑道。經過10年的反覆試驗,1965年3月1日,西藏正式通航,民航拉薩站同時成立。1966年11月23日,西藏民航轉場至拉薩貢嘎機場。
55年里,西藏民航人一直把確保安全作為重中之重,克服高寒缺氧、飛行條件複雜等困難,創造了「在世界平均海拔高度最高、面積最大和最難飛行的地區安全飛行時間最長」的記錄。
據悉,民航拉薩站成立之初,就建立了沿用至今的飛行安全委員會、安全生產講評、首長飛行值班等制度確保安全生產。邁入新時代,民航西藏區局通過出台多個規範化規章制度、引進RNP、ADS-B等先進導航監視、推進應急體系建設等確保安全飛行,形成了可複製、推廣的安全運行經驗,樹立了世界高原機場安全運行的典範。
經過55年發展,西藏的機場從1個增加到5個;航線從1條發展到103條;通航城市從2個發展到51個;進出港航班從每周1架增長到日均150多架次;年旅客吞吐量從0.44萬人次到575萬餘人次。現在,以拉薩貢嘎機場為樞紐,其他機場為支線,輻射國內主要大中城市和援藏省份的航線網絡已初步形成。1日之內,11家執飛西藏的航空公司可以讓旅客全天候暢達全國各地以及周邊諸多國家。
數字變化的背後是無數人生活的改變。一條條航空線的連接,便捷了人們的出行和貨郵的往來;讓危重病人有了「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的高速通道;貢嘎機場的建設發展也讓曾經一片荒涼河灘地的甲竹林村變成繁華的航空港……
圖為拉薩貢嘎機場改擴建工程效果圖圖片由民航西藏區局提供
圖為旅客走下飛機,抵達「天邊阿里」 攝影:次仁存成
未來,西藏將有3個新機場、1條新跑道、1座新候機樓投入運營,各類先進保障設施設備將運用,現有機場的「智慧」化水平將大幅提高,西藏的航空網絡通達性將進一步擴大,輻射區域、惠及人群也將進一步拓展。(中國西藏網 記者/王媛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QwQLlnABgx9BqZZIREai.html